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版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版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3 11:03:58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10WLRJ004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科书
书名:必修1
出版社:人教社
出版日期:
2019年6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物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手提着。接通电源后将纸带释放,重物便拉着纸带下落,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由一段如图所示
(1)图中所示的纸带,哪端与重物相连
(2)怎样计算在纸带上打A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说出你的理由。
2.甲、乙两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说明它们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初速度?
(2)速度的大小变化吗?是加速还是减速?
(3)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
3.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为9m、7m、5m、3m、1m,如图所示,
(1)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在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刚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些,还是略小些?
(2)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课后练习解析与答案:
1.(1)因相等时间间隔内重物下落的位移越来越大,故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2)可测出A点与其右方相邻一点的距离,记为m,对应时间为s,则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m/s。因为s是很小的,所以可以认为A点的速度为0.35m/s。
2.(1)甲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的初速度为0
(2)甲的速度不变,乙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
(3)甲、乙的运动方向都不发生变化
3.(1)前1s的平均速度;略小些;
(2)2m/s
(3)m/s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10WLRJ004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科书
书名:必修1
出版社:人教社
出版日期:
2019年6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目标一:建立速度的概念,认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目标二:通过x-t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目标三:利用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并绘制v-t图像
课前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复习上一节课机械运动、位移的概念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复习如何绘制物体运动的x-t图像
学习任务三:思考并讨论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速度概念的建立
试试比较刘翔和罗伯斯两位运动员在不同阶段运动的快慢
【学习任务二】认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
1.
由老师运动的具体情境出发,计算平均速度
2.
设计方案:如何更为精细的描述物体的运动
3.极限的应用,认识瞬时速度
4.辨析:初高中速度概念的异同
【学习任务三】利用x-t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在x-t图像中如何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在x-t图像中如何描述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学习任务四】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
位置0123x/m?x/m?t/sv/(m
·
s-1)
2.测量瞬时速度
位置0123456x/m?x/m?t/sv/(m
·
s-1)
【学习任务五】
自主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推荐的学习资源
比较生活中具体情境下两物体运动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