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版2.4 自由落体运动(2课时)-任务单+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版2.4 自由落体运动(2课时)-任务单+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3 11:08:36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10WLRJ012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课题
自由落体运动(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6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力大的物体比重力小的物体下落的快
B.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同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D.不同物体从空中同一点自由落下,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同
2.如图所示:在一玻璃管中放中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迅速倒置玻璃管,可以看到,
玻璃球先于羽毛达到底端,这主要是因为(

A.它们的重量不同
B.它们的密度不同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产生的影响不同
答案:1.
BCD
2.D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10WLRJ013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课题
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6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其大小、方向,知道地球上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可能会不同。
2.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在活动中体会使用频闪照片、手机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3.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认识伽利略对物体运动的研究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
课前学习任务
1.阅读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材第二章第4节《自由落体运动》。
思考问题一:对表面各处的重力加速度值与纬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思考问题二:伽利略在速度概念尚不明确且计时工具很粗糙的情况下,是怎样巧妙设计实验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
2.上网搜集伽利略等科学家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体会物理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练一练:利用频闪照片计算自由落体加速度
【学习任务二】
做一做:用手机测自由落体加速度
【学习任务四】
做一做:捏卡片
【学习任务五】
做一做:制作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
【学习任务五】
从实验楼七楼楼顶释放一个铅球,请你们估算:从开始运动起,它在1
s、2
s、3
s内下落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答案:4.9
m,19.6
m,44.1
m

推荐的学习资源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10WLRJ013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课题
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6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
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B立刻握住尺。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A.
20s
B.
0.30s
C.0.10s
D.0.04s
3.为了测定井里水面到井口的深度,在井口释放一个小石子,经过2.6秒听到石子落水的声音,求水面到井口的深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4.A、B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球下落的时间为t,B球下落的时间为t/2,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
(  )
A.
B.
C.
D.
5.跳伞运动员作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
m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开伞后运动员以12.5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
,取g=10
m/s2。求:
(1)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案:
1.
AC
2.
B
3.
解析:设井深为h
,

声音传上来,用时t2
,则
4.
D
5.
解析:运动员跳伞表演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降落伞打开前和打开后.
由于降落伞的作用,在满足最小高度且安全着地的条件下,可认为vm=5
m/s的着地速度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求解过程中只考虑其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即可.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由公式vT2-v02=2as可得
第一阶段:v2=2gh1

第二阶段:v2-vm2=2ah2

又h1+h2=H

解①②③式可得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2=99
m.
设以5
m/s的速度着地相当于从高处自由下落.
则==
m=1.25
m.
(2)由公式s=v0t+at2可得:
第一阶段:h1=gt12

第二阶段:h2=vt2-at22

又t=t1+t2

解④⑤⑥式可得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8.6
s.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10WLRJ012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课题
自由落体运动(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6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
2.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体会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的科学研究方法。
3.经历抽象概括和推理过程,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4.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掌握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
1.阅读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材第二章第4节《自由落体运动》。
思考问题一:亚里士多德是怎样认识物体下落快慢的问题的?
思考问题二:伽利略是怎样用逻辑推理得出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的结论的?
2.观察生活中物体下落运动的情况,猜想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做一做:观察树叶和石头同时下落
【学习任务二】
做一做:观察金属片和纸片同时下落
【学习任务三】
做一做:观察金属片和纸团同时下落
【学习任务四】
做一做:观察纸团和纸片同时下落
【学习任务五】
想一想: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会是什么情况呢?
【学习任务六】
做一做:观察轻重不同物体的下落快慢
【学习任务七】
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学习任务八】
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大小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推荐的学习资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