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必修3):5《指南录 后序》(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必修3):5《指南录 后序》(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23 16: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一、基础积累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荟萃(cuì) 缙绅(jìn) 纾祸(shū) 翌日(yì)
B.遽然(jù) 羁縻(mí) 诟病(ɡòu) 造诣(yì)
C.诋毁(dǐ) 庶几(jǐ) 酋长(qiǘ) 彷徨(pánɡ)
D.愧怍(zuò) 自刭(jǐnɡ) 巡徼(jiào) 檄文(xí)
【解析】选C。“几”读jī,“酋”读qiú。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予自度不得脱 物换星移几度秋
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C.竟使遇哨,无不死 有志者事竟成
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析】选D。D项,微:无、没有。A项,度:估计/量词,表次数。B项,以:率领/凭借……身份。C项,竟:假使/终于,终究。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巡船所物色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解析】选D。无辜:无罪,白白地。古今义相同。A项,物色:(古)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B项,可以:(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C项,遗体:(古)赐予的生命,留给(自己)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或动植物死后的残留物质。








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C.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
D.请罪于母,母不许
【解析】选C。C项,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其他各句均为倒装句。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A.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C.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D.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解析】选B。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用作状语。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6~11题。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解除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估计
C.予更欲一觇北 觇:窥视
D.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遽:立刻
【解析】选A。除:授予官职。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选B。A项,前者连词,表承接;后者连词,表转折。B项,都是介词,凭借……(身份)。C项,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到。D项,前者副词,于是,就;后者副词,却。
8.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其现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C.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D.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解析】选C。都是指假和真,泛指内部情况。








9.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归而求救国之策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C.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D.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解析】选B。“缙”,同“搢”,插。
10.对《指南录后序》一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B.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之意,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之情。
C.由于在这篇序文之前作者已经写过一篇《自序》,所以把这篇序叫做“后序”。
D.本文叙述和抒情相结合,前面四段以叙述为主,间或抒情,第五段以议论为主,又历数了种种危险的遭遇。
【解析】选D。第五段以抒情为主。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想他们杀死我,不再考虑个人的安危。
(2)没有办法,我改名换姓,隐蔽行踪,在荒野里奔走,在露天下歇宿,每天同元军的骑兵在江淮一带你追我躲。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
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解析】选A。对策:奏对策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解析】选D。与:介词,跟,同。A.因:连词,于是/介词,依靠,凭借;B.其:表希望的语气词/代词,他们的;C.以:介词,把/目的连词,来。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
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 ⑤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④
【解析】选B。①写文天祥之忠,③写文天祥尽全力抗敌、赴国难。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原丞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落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军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逃离,最后逃到真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解析】选C。“赴元朝都城”说法不对,应是“赴元军中”,“最后逃到真州”应为“……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庶:希望。“将有闻风而起者”,定语后置)
(2)(张弘范的)侍从命令文天祥跪拜,(文天祥)不跪拜,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注意补出省略的定语、主语)
17.如果文天祥被评为感动中国历史人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颁奖词是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的文字。具有情感性、深刻性、简洁性的特点。写法上大笔写意,人物的事迹点到为止;主题上要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表达上要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语言上言简意丰,自然流畅,富有音韵美。为文天祥写颁奖词要联系文天祥的九死一生忠君爱国的事迹和传颂千古的名言。
答案(示例):他感动苍天,连地名都来帮忙,让那惶恐和零丁都融入了草木山川。他感动世人不只因为他对故国故土故民的无限依恋,还因为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矢志不渝,毫不世俗和功利的不识时务,以及视死如归的浩然气概。一个忠臣孤子的泣血残红,谱写成一首人间绝响的正气歌。
18.生活就是一部哲学史,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阅读下面短文,揭示出其哲学意蕴。
等 车
等了好久,终于有客车过来了。一团人你争我抢地涌上车门。车里,拥挤不堪。
客车摇摇晃晃地走了。
三分钟后,又一趟客车过来了,很空。
那些没挤上、或没坐头趟车的人,从从容容地上了车,大摇大摆坐了座位。十几分钟后,这趟车超过了头趟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理解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析等车时抢着上的人反而落后,而没挤上、或没坐头趟车的人却可以从容地赶上并超过他们反映的生活哲理:抢先的,不一定真能领先;迟后的,也不一定真的落后。后来居上者,需要运气,也需要智慧。
参考答案:生活工作中,抢先,不一定真能领先;迟后,也未必真的落后。后来居上者,需要运气,也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