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课件20页)

文档属性

名称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课件20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6 10:5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人教版
初中化学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探究目的:
1.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比空气大。
2.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
3.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实验1
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
现象
分析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探究实验2
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现象
分析
塑料瓶变瘪了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无色
气态
无味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
于水
不支持
探究实验3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紫色小花变红
紫色小花变红
紫色小花不变色
紫色小花不变色
直接放入CO2中
喷水
喷上稀醋酸
喷水后放入CO2中
稀醋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石蕊是一种指示剂,遇酸变红色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红
将Ⅳ中的小花取出,加热
红色又变成紫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所以红花又变成紫色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现象:将喷水后的小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当加热时,碳酸分解,从溶液中逸出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
CO2

H2O
H2CO3
H2CO3
H2O+
CO2↑
思考: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需在室内生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Ca(OH)2
CaCO3
↓+
H2O
②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CO2
灭火
尿素
纯碱
汽水
工业原料
光合作用
制冷剂
人工降雨
1.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CO2
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
10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人群密集处应注意通风换气
2.对环境的影响
①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CO2、O3、CH4、氟氯代烷(氟氯昂)等。
自然界中二氧
化碳的循环
2.对环境的影响
②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a.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c.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冰川融化
城市淹没
土地沙化
暴雨洪涝
2.对环境的影响
③防治措施
a.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控制二氧化碳,我们在行动
1.制定限制CO2的政府和国际规定,签订公约。
2.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CO2等。
3.倡导“低碳”生活。
一、CO2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二、CO2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参与光合作用
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小结:
基础性练习:
1.通常情况下,CO2为_____色____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溶于水。
2.在一定情况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叫做
_______,它易___________,因此可用于
___________或做制冷剂。
3.下列关于CO2的化学性质描述中错误的是(

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O2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C.CO2有毒可使人死亡
D.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干冰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C
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是因为(

A.CO2使石蕊溶液变红
B.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水与CO2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
D.石蕊溶液使二氧化碳变红
5.二氧化碳能够用来灭火的原因是(

A.CO2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CO2在高温低压下能变成干冰
C.CO2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D.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