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一、基础积累
1.指出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 )
A.暴秦之欲无厌
B.敛赀财以送其行
C.独五人之皦皦
D.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
【解析】选D。A.“厌”同“餍”;B.“赀”同“资”;C.“皦皦”同“皎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治,整理
B.在丙寅三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匿:藏,躲藏
D.按诛五人 按:斩杀
【解析】选D。按:追究,查办。
﹒
﹒
﹒
﹒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解析】选D。得志: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古今义相同。A.“行为”古义为两个词,行,品行,为,成为;今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B.“颜色”古义为“脸色,神色”;今义为“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非常”古义为“非同寻常”;今义为“副词,极,十分”。
﹒
﹒
﹒
﹒
﹒
﹒
﹒
﹒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C.不能容于远近
D.显荣于身后
【解析】选D。状语后置句,“于身后显荣”。其他三项都是被动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五、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诲
B.视五人之死 视:看
C.且矫诏纷出 矫:假托
D.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
【解析】选B。“视”是“比较”的意思。
﹒
﹒
﹒
﹒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选D。安:怎么。A.有的/或许;B.本来/顽固;C.表明/照明。
7.下列句中“于”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B.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C.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D.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解析】选D。于:介词,向。其余三项均为介词,在。
﹒
﹒
﹒
﹒
8.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五人和阉党高官的“辱人贱行”对比,颂扬了五人临刑的慷慨勇毅。
B.作者把五人同周公并列,意在表明:五人同周公一样,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C.作者用假设句,意在从反面说明五义士为周公而死的可贵。
D.选文最后一句,揭示了作记的缘由和目的。
【解析】选C。用假设句是点明五义士为义而死重于泰山。
9.翻译句子。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可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民素德顺昌 德:感激
B.颜色不变 颜色:脸色
C.恳其疏救 疏:给皇帝上奏议
D.鼠辈何敢置喙 置喙:说无用的话
【解析】选D。置喙:插嘴说话。
﹒
﹒
﹒
﹒
﹒
﹒
11.下列加点的字与“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中“属”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析】选D。属,通“嘱”,嘱托。A.属,类;B.属,类;C.属,类似。
﹒
﹒
﹒
﹒
12.下列各句与“将谁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
B.谁为哀者
C.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D.不能容于远近
【解析】选B。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定语后置句;C.状语后置句;D.被动句。
1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选段与《五人墓碑记》都记叙了明天启六年魏忠贤作乱,苏州市民暴动的情况。课文重在赞扬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批判某些缙绅的卑劣行径,从而阐述生死的价值问题。
B.选段重在赞颂周顺昌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品质。
C.课文选取苏州市民斗争的一般情况,突出五人的事迹,点面结合;选段选取周顺昌被逮时的语言神态以及苏州市民斗争的一般情况。
D.课文和选段都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解析】选D。选段没有议论、抒情,只是记叙。
四、语言表达
14.清明时节,学校要在“五人墓”旧址组织一次扫墓活动。请你写一段简短的致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一要紧扣清明扫墓这个场景,表达缅怀之情;二要联系五人为正义勇于献身的精神,表达出敬仰赞美之意;三要注意语言的简短。
答案(示例):(1)又是一年清明节。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我们来缅怀这片黄土下那正义的灵魂。站在这里,我们心中感慨万千。并不是为他们生命的消亡而悲叹,而是被那伟大的生命价值深深震撼。
(2)那“激于义”的奋争,是我们永远的追思;那遥远的献身,是我们永远的国殇。几百年的风雨后,已经不见他们的遗骸,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为正义“蹈死不顾”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3)放眼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凝固了多少岁月不朽的痕迹。今天我们所享有的光明和幸福是一代代追求光明和自由的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立足今天,放眼未来,让我们学习他们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让自己的青春在生命的协奏曲中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15.(2010·启东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别概括出“微博”在信息发布、传播和获取三方面的特点。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发布、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博客适合发布长信息;微博一般有较为严格的字数限制,比如美国的twitter限制为140字符以内;博客内容的传播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微博作者发的每条信息都能即时送到用户的首页,而无需对方主动访问。与QQ相比,QQ的信息只能个人查看,而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QQ信息只是发给某个人或个人群组,而微博上的信息是发送到整个平台的。
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传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获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解析】解答此题要认真分析文段各句话的内容要点,再根据题目的要求从信息发布、传播、获取三方面加以概括。本段文字第一句是给“微博”下定义,第二、三句说明微博的几个特点:字数有限制,信息可搜索,发送到整个平台,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发布:限制字数,发至整个平台
传播:即时送达
获取:自动获取,可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