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必修3):19《鸿门宴》(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必修3):19《鸿门宴》(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23 16: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7张PPT)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毋内诸侯
B.令将军与臣有郤
C.秋豪不敢有所近
D.张良出,要项伯
【解析】选C。A项,“内”同“纳”;B项,“郤”同“隙”;D项,“要”同“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素善留侯张良 (善于)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
C.张良西向侍 (陪坐)
D.道芷阳间行 (暗中)
【解析】选C。A项,善:友善,交好;B项,谢:道歉;D
项,间:从小路。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居山东时
C.所以遣将守关者
D.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解析】选D。A项,古义:意外之事;今义:副词,十分,
极。B项,古义: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
义:指山东省。C项,古义:……的原因;今义:连词,表
因果关系。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军霸上
B.沛公欲王关中
C.范增数目项王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解析】选D。D项为名词的使动用法,A、B、C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贪于财货 B.具告以事
C.长于臣 D.大王来何操
【解析】选D。D项为宾语前置句,A、B、C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6~9题。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B.拔剑切而啗之 啗:吃
C.未有封侯之赏 赏:赏识
D.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两膝着地,上身挺直
【解析】选C。赏:奖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解析】选A。第一个“因”为副词,趁着,第二个“因”为副词,就;B.两个“以”都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来”;C.两个“也”都是表陈述语气的助词,不译;D.两个“者”都是助词,与句末助词“也”构成判断句,表原因。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能言善辩,口齿伶俐,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理有节的,表现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难怪项羽愿听。
【解析】选A。项庄未能刺死刘邦,不是因为他心软、手软,完全是因为有项伯及时保护。
9.翻译下列句子。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是在沛公身上。
(2)那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的人都背叛他。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驻扎
B.汉军乃觉之 觉:发觉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罪:过错
D.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被:介词,表被动
【解析】选D。被:遭受。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解析】选B。B项两个“于”不同,前者是“介词,在”,后者是“介词,对”。A项都是代词“他(他们)”的意思;C项都是“因为”的意思;D项都表修饰关系。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为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C.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重现神威,斩将刈旗,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解析】选B。项羽在垓下时有部下八百余人,过淮河后只剩下一百多人。
1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项王的眼泪一行行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2)凡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而拥有天下。
(3)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心中没有愧疚吗?
四、语言表达
14.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人物或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了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范增气愤地击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范增功败垂成的计划。
(2)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15.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比尔 盖茨19岁时看到了电脑软件行业的巨大商机,便从哈佛辍学,后来成了世界首富。盖茨成了盖茨,我们依旧“微软”。
材料二: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使人类在认识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当时有很多人提出,牛胰岛素的研制者应当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可由于作出此贡献的人很多,国内因为报名争议得很厉害,送给评审委员会的名单多达14人,而诺贝尔奖只奖给有突出贡献的一两个人,最多不超过3个,结果他们与此奖擦肩而过。
材料三:秦末,刘邦、项羽先后进入咸阳,当时项羽力量明显强于刘邦,消灭他易如反掌,在“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谋士范增之言,没有杀掉刘邦,沽名钓誉,听信项伯仁义之说放走刘邦,最终天下被刘邦所夺。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与信息整合的能力。解题时,应将每个材料所阐述的观点提炼出来,然后找出所论述的话题“机遇”,最后用议论性的语言阐释出机遇与成功的关系。
答案:机遇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对成功的影响极大。我们抓住了机遇就有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否则可能会遗憾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