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1《陈情表 》(山东人民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1《陈情表 》(山东人民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23 16: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7张PPT)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 祚薄(zuò)
床蓐(rù) 茕茕孑立(qiónɡ)
B.洗马(xǐ) 逋慢(bū)
拔擢(zhuó) 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 期功(qī)
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
D.伪朝(wèi) 矜悯(jīn)
郎署(shǔ) 猥以微贱(wěi)
















【解析】选A。B项“洗”应读“xiǎn”,这是古代官职名,古音异读;C项“期”应读“jī”;D项“伪”应读
“wěi”。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 (福气浅薄)
B.沐浴清化 (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 (考查)
D.形影相吊 (安慰)
【解析】选C。察,考察后予以推荐。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选D。前一个“以”,连词,来;后一个“以”,介词,因为。A项,均为助词,的;B项,助词,“所”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C项,连词,表转折,相当于“而”。
4.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A.臣欲奉诏奔驰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臣之辛苦 D.臣以供养无主
【解析】选D。A项,古义:急速前往就职;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B项,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国家或某种组织机构的建立。C项,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3~4段,完成5~8题。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蒙矜育 矜:怜悯
B.不矜名节 矜:顾惜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鉴别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胜:禁得住
【解析】选C。鉴:明察。




6.下列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选B。①介词,用;②介词,因为;③副词,交互;④副词,再,复。
7.下列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我想圣明的朝代是以孝治天下的。
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恩宠如此优厚,难道还敢徘徊不前,另有非分的要求吗?
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乌鸦还有感情,我希望让我把祖母奉养到去世。
D.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我生在世上当拼命效力,死在地下当结草报恩。
【解析】选C。应译为:乌鸦都有反哺之情,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
8.对这两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前两段重在叙事中动之以深情,这两段则重在陈情中晓之以大义。
B.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C.融情于理,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
【解析】选D。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说明尽孝之日短,尽忠之日长。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侍奉) ②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承受) ③旦、奭不让燕、鲁之封(谦让)
④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使……有益) ⑤顾西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大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解析】选C。③“让”应解释为“推让”;⑤“臣”应解释为“臣服”。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选A。A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用、凭借/因为;C项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表被动;D项指代自己/指代山洞。
11.下列各句中全表现曹植愿“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的一组是( )
①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②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 ③伏见先武皇帝武臣宿将,年耆即世者有闻矣 ④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灭终身之愧 ⑤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于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 ⑥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⑦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A.①②③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⑦
【解析】选D。③是谈老将越来越少;⑤是说自我推荐为人所耻。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中作者历陈其受国家重恩,主要是为了表达报恩立功的愿望,希望皇帝能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B.第3段中提到“西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透露出作者对皇帝未能统一天下心有不满,敦促皇帝要“混同宇内,以致太和”,这是除了作为皇叔的曹植其他人所不敢说的。
C.第4段中作者对自己报效国家的方式虽未提出什么具体的设想,但他身先士卒,驰骋疆场,死而无憾的愿望是表达得很清楚的。
D.第5段中作者明确表示了自己对那些“自炫自媒”求官者的鄙视、斥责,表明了自己决不效仿他们的决心。
【解析】选A。B项与作者的写作目的不符;C项作者提出了具体设想;D项作者表示宁愿背负做这种丑行的名声也要报效国家。
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事父之道以荣亲为尚,事君之道以兴国为贵
(2)所以君王不能白给臣子官职,臣子不能白受君王的俸禄。白给官职叫做谬举,白受俸禄叫做尸禄。
四、语言表达
14.“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知道感恩,何况有感情的人呢?试运用“对偶”的形式写两则反映孝道的语句。(引用古人论述也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②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2010年4月23日华北网消息 数十年来,华北农业实现了对“南粮北调”局面的扭转,农业的高速发展依赖的正是一口口的机井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官方通报显示,华北地下水超采达1 2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个白洋淀,在华北平原,200万口机井遍布田间地头,正在透支着华北的未来。一位专家介绍说:“真实的情况可能更严重,透支的地下水估计已近2 000亿立方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华北地下水掠夺性开采,透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