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张PPT)
(四)
(100分钟 12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惊悸(jì) 流觞(shānɡ)
遴选(lín) 衮衮(ɡǔn)
B.傩戏(nuó) 长锸(chā)
癸丑(kuǐ) 邈远(miǎo)
C.修禊(qì) 激湍(tuān)
濡养(rú) 驰骋(chěnɡ)
D.嗟悼(dào) 虚诞(yàn)
暧昧(mèi) 赘肉(zhuì)
﹒
﹒
﹒
﹒
﹒
﹒
﹒
﹒
﹒
﹒
﹒
﹒
﹒
﹒
﹒
﹒
【解析】选A。B项,“癸”应读guǐ;C项,“禊”应读xì;D项,“诞”应读dà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毕竟 寒暄 修缮 风调雨顺
B.蛮吓 磨砺 震撼 炯炯有神
C.炫耀 濡养 罗嗦 精神换发
D.虔诚 玉玺 葱茏 颓壁残垣
【解析】选C。“罗嗦”应是“啰嗦”或“啰唆”,“精神换发”应是“精神焕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
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儿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
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
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
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
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
﹒
﹒
﹒
﹒
﹒
﹒
﹒
﹒
﹒
﹒
﹒
﹒
﹒
﹒
﹒
【解析】选C。各尽所能: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用在C项中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B.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
C.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
D.在玄学盛行、崇尚清谈的东晋,王羲之能反对“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可谓独树一帜。
【解析】选D。括号前的逗号放在括号后。
5.选择衔接恰当的语句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能力。解答时注意首先浏览文句,初步感知段意,然后抓住关键词语,理清句间关系,排列序号。
答案:③ ② ⑥ ⑤ ① ④
6.第2段首先概述长城的伟大,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
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7.第2段中画线的“站远了看”和“味道”分别指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站远了看”指从今天看历史;“味道”指保持自然古朴,给人浑厚的感觉。
8.第3段从哪几个方面对都江堰和长城作了比较?(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修建时间、规模、社会功用、文明特点。
9.第5段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的含意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都江堰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10.解释第(4)(6)两段加点词语“现实”和“净”在文章中的丰富含义。(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现实”是指都江堰之水流淌过的这片平凡土地,是都江堰灌溉农田、哺育人类这种最实际的功用。“净”是九寨沟之水清澄透明、纤尘不染的干净,是九寨沟远离尘嚣、静静存在的清净,是这水让人洗却尘俗、坚守贞操的纯净。(意思对即可)
11.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各自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分别对此作了怎样高度概括的评价?(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问:都江堰的水,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九寨沟的水,清纯洁净,启迪人类、净化心灵。
第二问: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大意对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
12.本文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试结合文本内容对本文的结构特点作简要赏析。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总分式结构。开头一段总说,领起下文,第(2)至第(8)段分说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的各自的特点,第(9)至(11)段谈由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获得的人生感悟,最后一段呼应开头。这种结构样式给人以层次清晰、脉络分明、首尾圆合之感。(大意对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
13.读了本文后,你认为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能给人们什么启迪?(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处水,能启迪人们正确认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都江堰的水,让人们懂得必须尽快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九寨沟的水,使人们懂得不能让心灵被尘俗淹没,要在繁杂的现实中保持精神的高洁。
10.通读全文,简要概述鸟们大批移居到城市的原因。(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乡村的老房子越来越少,适合鸟儿生存的地方少了;城里没有弹弓、农药的威胁;森林公园的扩建,使城市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11.结合语境,鉴赏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城市的触角刺痛了乡村的宁静,有点急不可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灰的羽翅,红红的眼珠,黑黑的眼眶,黄黄的喙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句话运用比拟(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破坏了乡村的宁静。
(2)运用排比和叠词,使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色彩丰富,对比鲜明,写出了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12.结尾说“我和树一样无可奈何地步入忧郁伤感的冬天”,应如何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叶子落了,自然的冬天来到了,萧条冷落,树因少了鸟的栖居缺了一些意境;鸟儿不信任和不理解自己的善心,反而因为猜疑离开了自己,因而感到沮丧失望,忧郁伤感。
13.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自己对生活环境的观察,谈谈怎样才能让鸟不再“犹疑”。(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城里草地再大再绿、孤树再高再茂也难留鸟的身影,应尽量多地成片植树(或没有水草的清波,难有鸟的游弋,应多留点湿地,多植点水草,等等);坚决杜绝打射、诱捕禽鸟;长久真诚地对待鸟们。
三、语言运用(15分)
14.山东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所谓“一山一水两圣人”。请你以“泰安—曲阜”旅游专线导游的身份,写一段泰安与曲阜旅游景点之间的连接词。要求语意连贯,富有感染力。(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典型推介语,是与连接词相结合的一道试题。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推广介绍要着眼于泰安与曲阜的共同点,特别是在“文化”方面;二是要有对泰安和曲阜的整体印象,特别是要对其中代表性景点或“文化”特色有所了解;三是要明确两者的不同点,各有侧重;四是语言要有文采,有感染力。
答案(示例):旅客朋友们,从高及云端的玉皇顶到喷薄而出的泰山红日,从最早的舜帝柴望到秦皇汉武的浩荡封禅,从孔子登泰山而小鲁到明清民国无数文人墨客留迹于山间水畔。我们的步履已遍及泰山的山水楼台,参破日月古今变化。走近它,就是朝拜中华文明,让我们一同去朝拜“东方麦加”曲阜吧,因为走近它就是走近儒家文化,走近中华文明。曲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1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世界博览会”下定义。(4分)
①世界博览会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 。
②世界博览会作为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③世界博览会展现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的、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②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为目的,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16.沈德潜在评王羲之的《兰亭诗》时说:“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谭元春也评这两句说:“‘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请认真品读这首诗,
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5分)
兰 亭 诗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大千世界运行的规
律和变化的道理,则可通过人们的观察和感悟来把握和运
用。这些变化,对我来说却每时每刻都是新的。表达了“向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心灵
感触。
四、写作表达(5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俯首”是指低头,“昂首”是指仰起头,这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两个头部动作。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俯首或昂首。
请以“俯首或昂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