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盗跖(zhí) 错勘(kān)
刽(kuài) 子手 亲眷(juàn)
B.湛湛(zhàn) 苌(chánɡ)弘
荒阡(qiān) 罪愆(qiān)
C.二煞(shà) 邹衍(qiān)
古陌(mò) 亢(kànɡ)旱
D.尸骸(hái) 冤枉(wànɡ)
琼浆(jiānɡ) 枷(jiā)锁
﹒
﹒
﹒
﹒
﹒
﹒
﹒
﹒
﹒
﹒
﹒
﹒
﹒
﹒
﹒
﹒
【解析】选B。A项“刽”读ɡuì;C项“煞”读shā,“衍”读yǎn;D项“枉”读wanɡ。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喧 震撼 顷刻 披枷带琐
B.分辨 诀别 造蘖 望帝啼鹃
C.时辰 曲招 嗟怨 一腔怨气
D.怜悯 祭奠 白练 负屈衔冤
【解析】选A。A.喧—暄,琐—锁;B.蘖—孽;C.曲—屈;D项全对。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磨旗(转动) 只合(应该)
生埋怨(深) 枉做天(白白)
B.糊突(混淆) 兀的(这)
葫芦提(糊涂) 则落的(只)
C.错勘(判断) 亢旱(抗旱)
哥哥行(们) 湛湛(清明)
D.典刑(受死刑) 委实(实在)
红尘洒(尘土) 官吏每(同“们”)
【解析】选C。“亢旱”,大旱;“行”,相当于“这边”“那边”或“这里”“那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对窦娥在临刑前发的三桩誓愿表述最准确、排列顺序最符合剧情发展的一项是( )
A.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B.苌弘化碧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C.望帝啼鹃 苌弘化碧 亢旱三年
D.血溅白练 亢旱三年 六月飞雪
【解析】选A。依据课文内容可知:血溅白练,是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了解她的冤情;六月飞雪,是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得到上天的响应,同时也表明自己的清白;亢旱三年,是希望上天能惩治邪恶。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从【耍孩儿】到【煞尾】语段,完成5~8题。
5.窦娥的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6.“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窦娥坚信自己的冤屈定会得以昭雪,表现了她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7.窦娥的三桩誓愿全都应验,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说明了窦娥确实蒙受了千古奇冤;②体现了劳动人民对黑暗统治的憎恨和对不公平社会现实的诅咒;③使剧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8.【煞尾】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凄凉、悲伤。
9.【梅花酒】曲中“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这一句唱词比第三折中的“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这一句揭露得更深刻,试简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这仅是对当时司法黑暗的揭露,“不打不招”这是当时司法审理案件时采用的首要方法,这方法不知使多少人屈打成招,冤死在刑棒下,而“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这一句揭露了官吏们敷衍公事、草菅人命的罪恶。据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可知,昏庸的官吏审理案件往往根据屈打成招的供词就草率判决,而公正的官吏则不轻信这屈打成招的供词,还要进行覆勘才定案。所以后一句比前一句揭露得更深刻。
10.【收江南】曲中“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将俗语“衙门从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改造而成的,前者比后者反映的当时现实更深刻,结合《窦娥冤》简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俗语反映了当时存在官府腐败这一现象,而曲中的这句曲词集中反映了当时官府断案冤案层出不穷,“无个不冤”进一步指出了腐败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
答案:后者仅揭露贪赃枉法的现象。而前者进一步揭露了贪赃枉法造成的严重后果,指出元代黑暗社会无官不贪、无案不冤的社会现象,《窦娥冤》就是典型的一例,它进一步引向对封建吏治的鞭挞与谴责。
11.你如何理解作者借窦娥之口为当时社会开出的药方——“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句话实际上是作者对改变现实的一种期盼,要理解此句,需结合关汉卿的生平及思想,结合《窦娥冤》的写作背景。
答案:这表现了关汉卿对变革黑暗现实、改造吏治的渴望,但却把这一理想寄托在清官身上,表明关汉卿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无法超越历史。
12.【鸳鸯煞尾】曲中“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一次展示了窦娥善良的心灵,请联系窦娥的悲剧简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句展示了窦娥的善良,而善良孝顺的她却被冤杀,这就是悲剧,同学们可以联系本文的主旨和刻画人物的需要进行分析。
答案:这几句唱词,进一步表明了窦娥那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孝顺婆婆至死不变。除了平反冤案外,她想的不是自己的父亲,也不是自己,而是无依无靠的婆婆。这样使窦娥孝顺、善良的品格再一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同时,也加重了窦娥命运的悲剧性。一个具有为他人而甘愿自我牺牲精神的弱妇,却无端地被黑暗势力吞噬,真、善、美被假、恶、丑无情地扼杀掉,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悲剧啊!这大概就是《窦娥冤》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的地方。
四、语言表达
13.把下列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性格”下定义。
①性格中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②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③这种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
④这种特征比较稳定并具有核心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14.在那黑暗的、不公平的社会中,窦娥死去了。她的“悲”穿越时空,她的“冤”感天动地。现在有人为她写了一副挽联的上联,请你补写出下联。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补写下联,一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对仗工整,二要符合窦娥的冤情。
答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