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2020年11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1. B(选项内容强加因果。结合“有态度又实用,有情怀又独特,有质感又新潮,附着在潮流中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群体认同,让这些充满创意的商品与品牌收获了庞大的新生代消费群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成功走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分析,“充满创意的商品与品牌”之所以“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是因为“有态度又实用,有情怀又独特,有质感又新潮,附着在潮流中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群体认同”。)
2. C (“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错误。应该是“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事例论证不能增强文章的权威性。)
3. D(A项,选项内容移花接木。“满足时尚追求、凸显文化内涵的特点”使跨界融合的消费新潮流和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偏好不谋而合;“使中国品牌告别‘土味’‘过时’的标签”,“走出国门、扬帆出海”的是“良好的口碑、稳定的质量和创新的态度”。
B项,强加因果。结合“某种程度上,消费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消费潮流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互通的结果;另一方面,新的消费潮流的兴起也让更多新生代消费者相信,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觉、涵养文化内涵、挖掘文化价值,潮流可以土生土长,时尚也能风起本土”分析,二者是阐释与被阐释的关系,并非因果关系。
C项,“只要……就……”错误,必要条件表述成了充分条件。应为“只有……才……”文中是“需要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市场、用好文化资源”。 只有……才……,是必要条件,也是唯一条件。只能在这个条件下能达到结果,其他的不行。只要……就……,是充分条件,不是唯一条件。只要有此条件就可以,不强调其他的条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5每题3分,6题6分)
4. B (“更具有发展优势”,于文无据;材料一表述为“似乎也是网络阅读有着明显优势。在网络阅读盛行的大潮冲击下,实体书店的低迷似乎已是必然趋势”,“网络阅读”尽管有优势,但文中只谈到实体书店发展形势的低迷,并没有论及网络书店或网上阅读的发展趋势。)
5. C (根据“材料二”中的图表2可见,2013年到2014年是下降的,然后才逐年提升,提升幅度较小, “实体书店的发展也会迎来春天”于文无据。)
6. (1)国家:出台优惠政策,给予相关扶持。(2)经营者:创新经营理念,丰富经营手段。
(3)出版界:运用新兴技术,重视阅读体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7题3分,8-9每题6分)
7. D (“他不愿触及内心伤痛的自卑”分析错误,选文无相关信息,这里表现的是怕找不到工作。)
8. ①人们的生活平常,像孙少平加入找工作大军一样,如此平常,没有人注意。②平凡世界里的人们平常,有善良、关爱,如书记老婆;也有势利、冷漠,如马顺两口子。③平凡的世界也会有“不平凡”的人和事,如孙少平,虽然加入了出卖劳动力的大军,但仍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9. ①突出了孙少平忘情的读书的形象,半月的忙碌让他几乎忘了自己是个识字的人,此刻,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理想世界;②形成了情节的逆转,揭示了孙少平本来的生活面目,给人意料之外的感受;③留下了悬念,这样一个人会有怎样的命运。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0-12每小题3分,13题8分)
10. A 11. D (“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如果没有考中,虽是同年参加科考,也不能互称同年。) 12. B (“宦官滥增工匠人数,他奏请处理,获得旨意,减省了大量的人工开支”分析错误,原文"已得旨,中官复奏寝之",这一次,他的请求没有得到批准。)
13. (1)兵器从外输入大都不合规格,(他)上奏建议按半价收取,并请求减少一半的织造物。
(率,大都;中,符合;直,价值;半收,按半价收取)
(2)即使(“伪儒”)表面上假借名义,与自荐求官、恬不知耻的人相比,谁好些呢?
(阳,表面;假,假借;视,与……相比;愈,较好。)
(二)古代诗歌阅读(14题3分,15题6分)
14. B (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战役迅捷有力。)
15. ①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敌。③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 (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2分,17-18每题2分,19-21每题3分,22题4分,23题5分。其中22题对一给1分,对二给3分,对三给4分;23题对一给1分,对二给3分,对三给5分)
17. B(A、应为cān,缛C应为wò,诩 D应为矜,chuǎn)
18. 应为班超
19. A(“各不相同”错。“生命之仓”中引号表特殊含义;“武汉客厅”中引号表特定称谓;“小别离”中“大团聚”中引号都表示强调;“众志成城、同心抗议”中引号表完全引用。其中有两处引号作用相同。)
20. D (第一空,“起用”多用于人,“启用”一般用于物。语境中的使用对象是“方舱医院”,所以选用“启用”。
第二空,“参差错落”指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语境错误。“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多指静态。语境说的对象是医用帐篷医疗车辆很密很整齐,所以选用“鳞次栉比”。
第三空,“齐整”,重在摆放整齐。“配齐”,指说配备齐全。语境说的是医用设备配备齐全,所以选用“配齐”。
第四空,“井然有序”,有条理,有秩序。“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语境说的是200名轻症患者有条有理地排队等候检测、然后入住,所以选用“有条不紊”。)
21. C(原句错误有二:一是语序不当,“武汉客厅占地约1500亩左右,建筑规模庞大”应改为“武汉客厅建筑规模庞大,占地约1500亩”,这样排除A、D项;二是语序不当,表述不准确性,应把“共分四个馆ABCD”改为“共分ABCD四个馆”;三是语体色彩不当。把口语“建好了”改为书面语“届时”。排除B项。)
22. 答案:(1). 他们出身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 (2). 他们都钟情中国诗词 (3). 成功需要兴趣与努力(成功离不开兴趣与努力)
23. 速度更快,时延更低,功耗更低
四、写作
24.【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一谈论的内容是对“英雄”的看法,审读材料时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提出问题“你认为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引起思考。材料二结合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涌现出的英雄回答了材料一的问题,当今的时代仍有英雄。行文中应先明确这一观点。
本题限定作文谈论的对象是“当今时代的英雄”,不是古代的英雄,不是历史上的英雄,不是泛泛而谈英雄。由此可以立意为:在时代的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与情怀,反思现实中对英雄的态度,在新时代传承英雄精神;时代的英雄精神不应该由所谓的偶像明星来担当,主流价值观始终要回归到为国家社会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
行文中可以分析当代英雄的特质、内涵到底是什么?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对待英雄?新时代怎样继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英雄情怀?可针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如:偶像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崇拜,英雄却在民间默默无闻,时代发展不应该让英雄被遗忘,我们应该把崇拜的目光投到身边的英雄身上。
[译文]
曾同亨,字于野,吉水县人。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礼部,调任吏部文选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员,听任胥吏选拔,曾同亨却全都亲自挑选。隆庆初年,任文选郎中,几乎将旧臣举荐任用完了。晋升为太常少卿,因急事请假离去。
万历初年,出任大理少卿。历任顺天府尹,任右副都御史管辖贵州。御史刘台触犯了张居正。曾同亨是刘台的姐夫,给事中陈三谟想将他们一起驱逐,上奏曾同亨羸弱不胜职。诏令调他到南京,于是称病回乡。万历九年(1581),京城考核纠察官,给事中秦灿、御史钱岱等人又秉承张居正旨意,列上曾同亨的姓名。张居正勒令他休息。
张居正死后,他出任南京太常卿。皇帝召他担任大理卿,调任工部右侍郎。负责督促营建皇帝逝世后的寝宫,节省三十多万两白银。由左侍郎升为尚书。军事器械都从外地输送来,全都不合乎标准,他奏请以半价签收,又请求减少一半的织造额。皇帝都答复可以。汝安王妃请求征收桥税,曾同亨拒绝了。皇帝最终应允了王妃的请求。内府的工匠,隆庆初年人数达到一万五千八百人,不久淘汰了两千五百人,但是宦官却不断增加。曾同亨上奏请求清理、整治。已经得到圣旨,宦官又上奏压制了此事。曾同亨的弟弟曾乾亨奏请裁减冗员使经费宽裕些,京城卫戍部队的诸位武臣声称减少了自己的月薪,一片哗然,窥伺着曾同亨走出朝房就围着他叫嚷。曾同亨再次请求退休,没有结果。九门的工程完工,他被加封为太子少保。极力请求离去,皇帝下诏令他乘驿车回乡。此后很久,再度起用他任原职,他多次推辞之后才就职。税使在当地肆虐百姓,曾同亨极力劝谏。
万历三十三年(1605),全面考核京官,他与考功郎徐必达正直不徇私情。当年,北都考核拂逆了当政者的意愿,宫中传旨保留给事中钱梦皋等人;南都的考核和曾同亨自己的奏疏,也很久不下发。曾同亨恰好因事进京,于是称病。诏令加封他为太子太保,而后退休。
曾同亨初次进入吏部,严嵩是他的同乡,尚书吴鹏与他父亲同年进士,曾同亨没有做私下拜访。曾在署舍住食,整月不回家。尚书杨博痛骂伪儒,曾同亨说:“他们中间多愚昧者,不可以一概斥责。即使表面上借儒学名义,这与卖身进取,恬不知耻的人相比,谁更可恶呢?”他在七十五岁去世。被赠封为少保,谥号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