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B)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留存,答题卡交回。亲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中华民族历来把美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去追求,把美的教育和传续作为民族发展的
重要基石去重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来就不缺对美的发现、体认和表达。中华
美育将天人合一的综合性思维理念落实到个体生命的锤炼和升华过程,将生命感悟与生命终
极意义追索结合起来,在美育中丰富和提升生命的哲学内涵。中华文化审美观不局限于形式
美,更强调美善统一、尽善尽美,只有富于“善”的意味,美才有更高价值。孔子在齐国观
看《韶》后,对乐舞大加赞赏,称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又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与之对应,《式》“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将美与善区别开来,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美
的角度看是完满的东西,从善的角度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虽能给人以感官愉快,但美必须
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
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统一。“尽善尽美”从此成为中华美育的重要精神追求。长期
以来,在中华美育符号体系中,真、善、美相统一,真是善之本,美是善之华,真、善与美
相合相生。尽善尽美,是真善美融合的追求,需要美育力量来支持
摘编自冯双白《立德树人,美育大有可为》)
材料二
中华美育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和层次多样的概念,具有自身的特质,包含下列四种境
以美兴人。这是让个体通过审美与艺术的媒介、符号形式等感染,从自然境界的
顺才顺习”中兴腾起来,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第二,以美化人。这是让个体通过审美与
芑术的形象体验,从功利境界的实际利益羁绊中解脱出来,向往无功利的自由境界。第三,
以美立人,这是让个体通过审美与艺术意蕴的领悟,从一般道德境界的束缚中超脱出来,力
求在超道德境界中返身看待世界和自我,成就真正的完整人。第四,以美和天。这是让个体
从审美与艺术的感发中最终达到与天和地和谐相处的境界。这是要求实现人与天地之间相互
和谐。上面的四种美育境界诚然可以有由低向高之层级差异,也还有程度、品质等分别,但
在实际的美育活动中,其中毎种境界对个体来说也都有其必要性、重要性及独立价值,共同
服务于完整人格的生成
中华美育精神,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方面,对当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高三语文试题(B)第1页(共8页)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35分
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文说“将生命感悟与生命终极意义追索结合起来”,并不意味着“通
体就能找
文说“其中每种境界对个体来说也都有其
性及独
定四种境界在“每个个体中都是独立存在的”;C项
朱光潜发现、提出诗教从属于美育的
诗教从属于美
存在的,并不是
朱光潜说了这句话之后的才有的
项,材
说
调自身的最高境界并
勇于战胜他人和宇宙的自我
涵养顺乎天地并与之和谐札
或共生式人
格
战胜他人和
涵养顺乎天
之和谐相处”就是“天人
所以是正确的)
2.C(C项因果推理错误)
(A项,“以美兴
界的“顺才顺
兴腾起来,产生
的力量,读《水浒传》中鲁达的事迹,能让人兴腾,产生助人的向上的力量。所以是正确
的解
以美化人”是让人从功利境界的实际利益羁绊中解脱出来
无功利
的想象力的自由境界
剧《焦裕禄》,产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感,正是
无功利的自由境界。所以是正确的解读。C项
人”是让人从一般道德境界
束缚中超脱岀来,力求在超道德境界中返身看待世界和自我,读范仲淹的《岳阳楼
发“不以物喜,不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的情感和志向,就是
超越了一般道德境界,进
境界,并以此境界审视世界与自我的关系
解读
确。D项,是错误解读。这四种境界,都有一个前提,即美育的前
体通过审美
术的媒介、符号形式等感染、体验
关停污染严重的
打好蓝天保卫战;搞好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不是审美,也不是美
容,解读错误,是题
材料一交代
美育的基本情况,主要阐明了什么是中华美育;材料二论述了中华美
精神的特点和
要论证了中华美育的价值;材料三阐述了诗教的作用,指
美
或者:全文围绕中华美
则材料分别论证了中华美育是
么要实践中华美育和怎样实行中华美育)(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尽
真、善、美相统一,以美育支持人格的完善。②中华
美育重视兴发感动和感
格涵养,在塑造广大
至成人的美好心灵
具有重要的启
为中华美育途径之
感召作
够提供赏鉴、实现
弥
能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
每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
6.A(“批评当今年轻艺人的不思进取”错
者的忍耐力有了大的提高”错
语文答案
第
绍梨园讲究戒律的情况就是说明伶人过去地位的卑微、命运的悲惨。②介绍梨园讲究
戒律的情况就是说明
尊严所自
梨园讲究戒律
就是对所谓古戏新编
观看秦腔《罗成带箭
点明“枪挑紫金冠”的含义,即对
戏不认真、不严肃会丢丑失态,诠释题目。②文章开头和结尾叙述改编古剧令人羞
应该让他们
行,紧扣题
的后两场演出,作者赞美其严肃、纯粹的演
出,反衬拙劣的古剧改编,从
说明题目的含义。(6
点2分
代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弱冠拜侍御
后临朝,刑政颇峻
左右,多以微谴得罪。忠札
B(“起复”在文中应是“丧期未满期而任职”之义
此事的结果世宗并不满意”错,“差强人意”的意思是比较令人满意
派
骑马疾行去观察
烈分派兵力严加防备,果然像于忠所
的那样。(4分。“驰骑”“分兵严
(2)所以中止这一外任,把朝廷事务交付给你。你应当勤勉肃敬不要懈怠,符合我的
托。(4分。“辍兹”“委
所寄”各1分
先后被两位皇帝赐名。②守丧期未满就官复原职。③皇帝后悔他出任外官,不久
调回身边。④派遣密使特地嘱托。(每点1分,答出三点
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
分)
辛夷花在烛光和霞日的共同映照下”错,“烛
烛照、照亮”之意
者面对辛夷花的盛开和衰败别有感慨,发出谁肯留恋这株辛夷花,为它逗留片刻
的追问,表现出辛夷花无人欣赏的惆怅(3分
达了对自己被闲置东都无人赏识的抑郁与怨愤(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佛狸祠
片神鸦社彭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
3)飞湍瀑流争喧豗,碔崖转石万壑雷
空1分,错字、别字
不规范均不得分
言文
(20分
表示反语,B
表示特殊含义
9.①处是列举峰峦与罗汉两者相似性的表现,目的是穷形尽相地描绘出山峰的形态;虽然运用
排比,但语气舒缓,感情平稳;②处表达的是游黄山最后见到西海门风景的惊异和
用排比,增强气势,使语气炽烈,感情张扬。(4分,每点2分,情感和作用各1分
采用反问句式,强调了天公把西海门收藏得这么深密是有原因的,“想不到”突
叙述角度一致,衔接更紧密,文脉更
(6分,每点
文答案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