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课 老人与海(节选)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3.分析选段的艺术手法,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4.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预读先学
1
板块一 文本常识积累
文本常识积累 · 了解作者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晚年身患重病,精神抑郁,1961年开枪自杀。
文本常识积累 · 作品简介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文本常识积累 · 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文本常识积累 · 创作背景
1950年底,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获得了一致的赞美。
文本常识积累 · 前情回顾
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重点描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文本常识积累 · 冰山理论
冰山原则主要指“更少即是更多”,即删除比添加素材更重要。“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该创作理论首先由海明威提出。
文本常识积累 · 文体特点
小说
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
文本常识积累 · 文体特点
小说分类
篇幅及容量: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表现的内容: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等。
体制: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语言形式: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板块二 语言知识强化
语言知识强化 · 读准字音
豁然 ( )
灰鲭鲨 ( )
蜷曲 ( )
魟鱼 ( )
强劲 ( )
huò
qīng
quán qū
hóng
jìng
攥起手 ( )
戳不进去 ( )
糟蹋 ( )
抡起 ( )
游弋 ( )
zuàn
chuō
zāo tà
lūn
yì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语言知识强化 · 明确词义
意思指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
意思是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意思是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品读研析
2
通读 ·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情节。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
?
?
?
?
数量
?
?
?
?
?
工具
?
?
?
?
?
结局
?
?
?
?
?
通读 ·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情节。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灰鲭鲨
加拉诺鲨
铲鼻鲨
铲鼻鲨
加拉诺鲨
鲨鱼
数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成群结队
工具
鱼叉
绑着刀子的桨
绑着刀子的桨
棍子
棍子、舵把
结局
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星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铲鼻鲨,刀子被折断
鲨鱼受重伤,剩下半条鱼
老人被打败了,大鱼只剩下残骸
延读 · 思维拓展
【梳理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1.本文为什么以“老人与海”为题?“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写的是老人捕获大马林鱼后在海上独自与鲨鱼搏斗的全过程,让我们感受了一场大海与风浪的洗礼,也充分领略到大海中壮阔、美丽、富饶、仁慈、凶险、残忍的种种场景。因此以“老人与海”为题。
作用:以“海”作为背景,更能烘托出老人在厄运险境中的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延读 · 思维拓展
【梳理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2.圣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具有浓厚象征性的硬汉的典型形象,请阅读课文,分析这一形象的特点。
明确:①他具有一般硬汉所具有的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圣地亚哥在接连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困境中,毫不气馁,再度出海。在远海上为制服大马林鱼,与之周旋了几天几夜;归途中又与蚕食自己劳动果实的凶猛鲨鱼展开殊死搏斗……
②超时空的主体情境,赋予了圣地亚哥豪迈的人格力量。海明威笔下的许多硬汉总是活动于具体的时空里,而圣地亚哥不同,他始终是孤零零地漂泊于浩瀚无际的大海上,先后与大马林鱼和鲨鱼展开搏斗。在这种时空中,老人与大海及鱼的关系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性的意义;老人与鱼的较量成了一曲人与自然、命运相抗争的颂歌,因而,老人的失败转化成寓言意义上的胜利,老人也由此获得了豪迈的人格力量。
延读 · 思维拓展
【赏析写作特色,把握文章主旨】1.作者多次对鲨鱼进行描写的目的何在?
明确:写鲨鱼游得快,身子强健,武器好,凶残嗜杀,会去咬桨或船舵,趁海龟在水面上睡觉时就把它们的腿和鳍状肢咬掉。这样描写鲨鱼是为了反衬老人坚强的决心和十足的自信,突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
延读 · 思维拓展
【赏析写作特色,把握文章主旨】2.文中除了描写有关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还有大量老人的内心独白,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内心独白,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是构成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读 · 思维拓展
【赏析写作特色,把握文章主旨】3.分析《老人与海》中的这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天空中的积云堆叠得很高,上方还有相当多的卷云,由此老人知道这风会刮上整整一夜。
明确:这句环境描写,用天空中云块的聚散预示天气的变化,暗示圣地亚哥的处境将变得很严峻,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圣地亚哥由天空中的“积云”和很多的“卷云”判断出“这风会刮上整整一夜”,这表明他具有丰富的出海经验,为下文老人遭遇鲨鱼袭击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硬汉精神”一次次击退鲨鱼的侵犯做了铺垫。
延读 · 思维拓展
【赏析写作特色,把握文章主旨】4.怎样理解“也许杀了这条鱼是一桩罪过。我看是的,尽管是为了养活自己,让好多人有鱼吃”这句话?
明确:老人对鱼是有感情的,当他看到被咬坏的大马林鱼时,心里展开了一场思想斗争,觉得这是一场“罪过”,觉得自己比较自私,虽然他把鱼弄死是“为了养活自己,让好多人有鱼吃”。在他的眼里,鱼也是一条生命,也有它的自由,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热爱大海,热爱生命,无论是那条搞得他疲惫不堪的大马林鱼,还是凶残贪婪的鲨鱼,在他眼里都是美丽动人的。
延读 · 思维拓展
【赏析写作特色,把握文章主旨】5.老人为什么说“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明确:这句话是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圣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方面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延读 · 思维拓展
【赏析写作特色,把握文章主旨】6.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明确: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就是人类与自然、与危险困难的抗争。正如小说的主题:“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老人的生活信条。他正视失败,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奋斗精神。他展现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人类的进取精神。
延读 · 思维拓展
【赏析写作特色,把握文章主旨】7.你如何看待圣地亚哥的结局?
明确: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多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延读 · 思维拓展
【赏析写作特色,把握文章主旨】8.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它随即又落入海水,捕捉到血腥味。然后就顺着小船和鱼的踪迹一路追踪而来。
请简要分析这段话的语言风格。
明确:这段描写充分体现了海明威叙事简约的语言风格,没有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艺术技巧
3
艺术技巧· 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独白式心理描写
小说在行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不仅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心态,而且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战胜对手的自豪、面对困难的坚毅以及无法获得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这是这篇小说的重要特色。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能反映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艺术技巧· 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运用独白式心理描写的三原则:
①应写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定的内心独白。
②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出现时,才伴之以必要的内心独白。
③内心独白,要努力表现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变化过程。
技法点拨· 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迁移运用】
针对生活中的一件事或某种现象,写一段文字,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运用独白式心理描写。
示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迷惑于中国实际运行的应试教育和高举的口头素质教育。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处理这种关系。应试教育的实用主义和功利色彩像幽灵一般拂之不去,对素质教育的憧憬在向我招手,让我心潮澎湃。我失去了教育的理念,我也因此失去了教育的目标取向。如果这个社会将延续应试教育,我有足够的办法帮助孩子通过这一关,如果完全实施素质教育,我也有足够的办法帮助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但我所处的时代不是这样一个时代,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瞬息万变的时代。我茫然了……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