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邹城市古路口中学 倪文生
嫦娥二号卫星升空瞬间:
温故而知新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
通电分解水: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H2O H2 O2
下列哪些物质可能产生氧气?
1、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2、过氧化氢( H2O2)
3、氧化汞 ( HgO )
4、高锰酸钾(KMnO4)
5、氯酸钾(KClO3)
6、甲烷(CH4)
7、水 ( H2O )
(1)KMnO4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在加热时能产生氧气,成本较高。
(2)KClO3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如果混有可燃性杂质可能会发生爆炸。
(3)H2O2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温下就可生成氧气和水,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低廉。
(4)HgO氧化汞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同时产生有毒的物质汞。
(5)H2O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成本高,反应速度太慢。
资料介绍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发现问题:
在常温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过氧化氢反应的速率加快吗?
你的猜想: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
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倒入过氧化氢溶液,仔细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及产生的速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三支试管的试管口,观察哪个能够复燃。
实验探究:
二氧化锰 碎瓷片
选用药品 产生气体
速率 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 过氧化氢
2 过氧化氢
和二氧化锰
3 过氧化氢
和碎瓷片
实验现象
慢
快
较快
否
能
否
获得结论: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小资料
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加快或减慢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催化剂
反应原理
H2O2 H2O O2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锥形瓶 ④ 酒精灯
⑤长颈漏斗
⑦双孔
橡皮塞
⑧玻璃导管
讨论互动:发生装置的选择
⑥单孔
橡皮塞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
空气
向下排空气法
空气
气体
排水法
收集装置的选择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气体不易溶于水,且
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氧气小资料
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 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或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忘长颈漏斗中注水,若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讨论交流:
用下面这套装置制取氧气时,应如何验满呢?
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满了。
1、组装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加入0.5克(约半药
匙)二氧化锰,并塞紧瓶塞;
3、将集气瓶装满水,从侧面轻推盖上毛玻璃片,翻转后,扣在水槽中;
4、向长颈漏斗中倒入过氧化氢溶液;
5、在水底将毛玻璃片盖紧,取出,正放;
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步骤如下:
组装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讨论交流:
如何检验一瓶气体就是氧气呢?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就是氧气。
交流反思
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的解决的?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长颈漏斗应没入液面以下,导管刚露出
橡皮塞即可;
3、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气体;
4、取出后的集气瓶应正放。
拓展延伸
1、实验室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
氯化钾 + 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 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 热
根据反应原理,我们应该怎样组装仪器?
你说我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
1、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能产生氧气。
D.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D
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在空气中能跟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B
3、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A
B
C
D
E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装置编号);
(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收集氨气的集气瓶必须十分干燥,这是因为 。
A
E
氨气极易溶于水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分别为纯净水和双氧水,你能将它们区分开吗?
考考你
课下作业
1.查阅资料或登录互联网进一步了解形形色色的催化剂。
2.完成本课的同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