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2师说 同步课件(共13张PPT)+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6.22.2师说 同步课件(共13张PPT)+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3 16:59:45

文档简介

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高中上6.22.2《师说》
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没有??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
C.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
??
2.下列句中加粗的字与例句中加粗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师说》以贻之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下圣人也远矣
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
4.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过其他的人?
5.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
判断题:
7.《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散文家,明人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既是一场复兴儒学的运动,也是倡导古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运动的理论,对于开创作家自由抒发的文风,拨正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和学问。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10.“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无:无论。
2.B
解析:B句和例句中的“师”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A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C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
3.C
解析:B项中的“也”都是助词,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A:介词,跟/介词,对于;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D: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
4.D
解析:出人:超出一般的人。
5.B
解析:B和例句都是人称代词,他们;A,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大概;C,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D,指示代词,那些。
B
解析:B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是介词结构后置句,C是定语后置句,D是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T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说法正确。
T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说法正确。
F
解析:“六艺”指《诗》《书》《礼》《乐》《艺》《春秋》。
10.T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说法正确。(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授课:古语老师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2009010301RB1062202HRX


学习目标
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鉴赏写作特色。
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鉴赏写作特色。
论证结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有何表达效果?
→“传道受业解惑”
方法对比论述,有破有立;
学者必有师
师之责
从师原因
三组对比
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
从师原则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其身耻师/替子择师
语言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正面例证
:孔子
附记:赞扬李蟠
感情充沛强烈。
作者的赞扬意在针砭时弊,且借此倡导从师之道,回扣中心,照应主题。
适当的修辞方法和表达特点
(2)连珠句的运用。连珠,又称顶针、蝉联,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如开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惑而不从师……”,此类句式的运用,形式和意义上都加强了语句之间的贯通连接,使得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写作特色
(1)排比对偶句的运用。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健著称,多体现在排比对偶句的运用上。“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之类句式的连用,使得形式整齐、气势不凡,增强了表现力。
(3)丰富的语气表达。本文巧妙灵活地运用了种种表语气的句式足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如用“嗟乎”、“呜呼”一类的语气词以加强感叹,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来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语气各不相同的对比来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如“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吾未见其明也”是陈述语气;“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从而使得议论更加生动,说理更深刻。
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小学而大遗
→古:在小的方面学习;今: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吾从而师之
→古:跟从,而且;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字的用法:(1)作名词:①老师。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专门技艺人。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作动词:①学习、效仿。例:吾师道也。
②从师。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以……为师。例:吾从而师之。
文言知识
“之”字的用法:(1)作代词:①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同位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作助词: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③表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
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文言知识
“其”字的用法:(1)作代词: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③作兼语。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④作定语。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作语气副词:①表猜测。例: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表感叹。例:其可怪也欤(程度副词,多么)
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1)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被动句
→不拘于时。
(3)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介宾短语后置句
→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主题归纳
本文是篇千古佳作。作者韩愈首次提出了尊师重道的理念,有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世代流传的现实意蕴。但同时,他所言之“道”,也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指的是“六艺经传”,与我们今天所讲的“道”和“业”是有出入的。另外,他的文辞间也暴露了些许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学习小结
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鉴赏写作特色。

掌握重点文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