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画》:第2课时 课件(共19张)+教案+音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6《画》:第2课时 课件(共19张)+教案+音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7 10:47: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一年级《画》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部编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识字单元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识字写字:复习所有学过的拼音以及之前认识的生字
教材分析:
 1.课文是一首五言绝句谜语诗。四行诗句描述了一幅画呈现的事物景色,形成谜面,形象生动。诗歌语言浅白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识字的兴趣。
  2.课文配有一幅装裱了的中国水墨画,画中描绘的景物与诗句一一对应,在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同事,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意思,发展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3.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偏旁走之底和斜刀旁,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到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现阶段的教学注意不要拔高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
 1.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大多学生基本能拼读和认读音节,但有部分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
  2.虽然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一上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本教学设计不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3.一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外部言语能力为主,内部言语能力开始发展,因此,借助读物插图阅读,既是教学目标,又是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应充分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评价学生是否了解。
评价任务:
正确认读生字和偏旁
正确书写生字
交流诗中景色和谜底
背诵课文
课题

单元
课文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复习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来、不”。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3.背诵课文。
重点
难点
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一.课前准备
(一)上课要求
瞧!黑板上飘来四朵云,哪位小朋友爱观察、勤思考、会分享,那你就能为你的小组争得一片雪花,看看哪一组小雪人的肚子先被雪花填满。
讲授新课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
出示诗和插图
师:昨天我们说到,这首诗是一首谜语诗,那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追问:
你是怎么猜到的?
(引导学生通过图诗对照的方式,尝试抓“山”“水”“花”“鸟”的特点来说话:评价目标二)
2.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师:诗中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你在大自然中见过这些景色吗?是什么样的?
追问: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呢?
师生交流诗意
师:是啊,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
《画》中描述:
生活所见: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人来鸟儿惊。
三.背诵古诗,拓展阅读
1.
背诵古诗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诵。
(正确背诵,停顿正确:评价目标三)
2.
拓展阅读
(1)出示图文结合的古诗《风》(隐藏题目),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3)小组讨论:谜底是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表达:我认为谜底是,
因为
(4)全班交流
四.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水、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1)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提示:都有关键笔画——竖或者竖钩,位于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提示:关键笔画要写的挺直有力,如站的笔直坚挺的人的脊梁
2.教师示范“水、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1)教师范写“水”:先写中间,后写两边;竖钩挺直,站在中线;横撇略低,右撇稍高。
范写“来”:上紧下松,中竖挺直,撇捺舒展,左右对称
范写“不”:首横长,斜撇在左,中竖挺拔,长点收尾
(2)
学生书空,跟着说书写要点
(3)
学生练写5个,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选一个最漂亮的全班点评
(4)
继续学下一个字……
3.指导书写“去”
(1)出示“去”字:仔细观察,怎么样才能写好呢?
(2)学生交流:观察笔画位置,写对笔顺
(3)教师范写指导:上大下小,上下对正
(4)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正确书写生字:评价目标一)
课堂小结
书写生字5个
背诵古诗《画》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你是怎么猜到谜底的呢?
你在大自然中见过这些景色吗?是什么样的?
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呢?
《画》中描述
生活所见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你是怎么猜到谜底的呢?
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我认为谜底是(
),
因为(
)。
小组讨论:谜底是什么?为什么?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关键笔画:竖或竖钩



竖或竖钩
挺直有力
上大下小,
上下对正。
书写生字5个
背诵古诗《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

se
She

shen
sheng

tin
ting

suI
shui

na

JIng
比一比,看看每一组字有什么不同。请给
都组一个词语
云去
近听


连一连,找反义词。
he
远去正上黑好
来发近环下自
he
远去正上黑好
来反近坏下自
-LA
远看//有画
秦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憾。
s
解落三秋叶,
nen
g
e
le
hua
能开二月花
guo
jiang
qian
chi
lar
过江千尺浪,
hu
wan
gan
xie
入竹万竿斜。
与组
.,
4
站立
禁券
写一写
水来不
先写中间,后写两边;上紧下松,
首横宜长
竖钩挺直,站在中线
中坚挺直,
斜撇在左
横撇略低,右撇稍高
撇捺舒展,
中竖挺拔,
左右对称
长点收尾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