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自清
春
七年级语文课件
01
课文导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名作《春》。
前言: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等。
作者简介:
课文导读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李广田
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 ——郁达夫
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杨振声
朱文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瑰丽,炽热,悲壮,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 ——余光中
众人评朱自清散文:
02
字词认识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朗润
钻出
嫩绿
眨眼
酝酿
鸟巢
宛转
蓑衣
稀疏
抖擞
rùn
zuān
nèn
zhǎ
yùn niàng
cháo
wǎn
suō
shū
sǒu
字词认识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字词认识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水涨起来了
他涨红了脸
应和
和平
捉迷藏
宝藏
黄晕
头晕
似的
相似
zhǎng
zhàng
hè
hé
cáng
zàng
yùn
yūn
shì
sì
03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朗
读
技
巧
多
知
道
1.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2.深入理解句子或语段(篇章)的内容、情感等。(朗读的基础)
3.气息处理得当。(难点)
4.掌握一定的节奏技巧: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
做到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你就是最好的朗诵者!
春草图③
春花图④
春风图⑤
春雨图⑥
迎春图⑦
整体勾勒②
⑧~⑩
总写
分写
盼春
绘春
赞春
①
文章结构: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朗读“盼春”部分,品味语言美。
(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人们对春的急切向往之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宣告春天的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这个自然段是宏观勾勒春天。
先用“一切”画出春的轮廓。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运用拟人、排比,展现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景象。
第②段是如何写春天的?
说说你的理解。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春草图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作者是怎样通过感官角度来描绘春风的特征的?
触觉——春风的柔和(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嗅觉——春风的芳香(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视觉、听觉——春风的和悦(鸟鸣、流水、短笛)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春风图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用圈点评注的方法,体会下列句子的作用。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绵长、细密:正面描写
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轻盈、润物:侧面描写
正面、侧面相结合描写春雨
从静景写到动态;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 比喻、排比、拟人
春雨图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一年之计在于春”启迪人们:
抓住大好春光,奋发向上。体现了文章主旨。
描绘了四幅春景图,为何还写“迎春图”?
迎春图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
本文如何写景
课文赏析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课文小结:
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赋予它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心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04
课外拓展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课外拓展
作者:朱自清 七年级语文课件
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并欣赏大自然,截取一处景物进行描写,200字左右。
要求:可以从景物的形、色、味以及你的感受等多方面描写,可以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手法,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