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3 13:0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è
yǐnɡ
xìnɡ
shì
zhí
mín
liánɡ
shi
méi
tàn
yōu
xiù
línɡ
lánɡ
xiē
jiǎo
zuò

shí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摄氏(sè
shè)
繁殖(zí
zhí)
治疗(liáo
niáo)
鱼鳍(qí
jí)
过滤(lǜ
lù)
肺里(fèi
fài)
四、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2.《松鼠》是美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

3.说明文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得知识。(

4.《鲸》这篇习作例文介绍了鲸的特点。(

5.《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

五、填空题。(25分)
1.查字典填空。(3分)
“歇”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歇”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休息;B.停止;很短的一段时间。“歇凉”中的“歇”的意思应选择

2.找出下列词语中对应的近义词和反义词。(6分)
乖巧
讨厌
灵巧
美丽
笨拙
轻快
喜欢
漂亮
敏捷
?清秀
轻巧
粗犷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3.选词填空。(3分)
(1)爷爷七十多岁了,但身体硬朗,走起路来步伐还是那么(强健
矫健)。
(2)我们要善于从实践中(吸收
吸取)经验教训。
(3)敌人的阴谋诡计被(机警
机灵)的边防战士发觉了。
4.
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松鼠有时也捕捉鸟雀。它不是肉食动物。(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2)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大约可以活几十年,有的甚至能活近一百年。(修改病句)
.
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有的甚至能活近一百年。
5.
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松鼠》是从




、和
等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特点的。(3分)
(2)《太阳》一课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远、大、热。远:
.
.
。大:
。热:
。(写出表示特点的句子)(3分)
(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可以像《太阳》一样
,也可以像《松鼠》一样
,还可以像《中国大百科全书》里的内容一样
。(3分)
六、阅读理解。(25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_
___;鸟、?兽?(sòu?shòu)、虫、鱼才能生存、繁?殖?(zhí
z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shū
sū)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tàn
tài),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用“√”标出文段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2分)
2.文段中横线处应填(?
?)。(2分)
A.长叶,开花,发芽,结果
B.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C.结果,发芽,开花,长叶
D.长叶,发芽,开花,结果
3.在文段中的“□”内填上恰当的标点。(3分)
4.文段第1句的括号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2分)
A.虽然……但是…… ????
B.只有……才……
C.如果……就…… 
 ?
D.之所以……是因为……
5.这段话中的第1句为(?
?)。(2分)
A.总起句 ?
B.过渡句 ?
C.总结句 ?
D.分述句
(二)课外阅读。(14分)


湘泓
①2013年秋天,野生胡蜂蜇人夺命事件在我国陕西、四川、重庆、湖北等地频频发生,数百人被蜇伤,数十人不幸殒命。小小的胡蜂为何如此凶悍,竟频频向人发起攻击?
②胡蜂属于胡蜂科,主要吃动物性食物,尤其善于捕食昆虫,甚至还常常捕食蜜蜂,因此也是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胡蜂虽然有时也从各种花卉中吸食花蜜,但它们并不酿蜜,而是只将一小部分花蜜直接喂给幼蜂。有的群居型胡蜂会将小型节肢动物带回蜂巢给幼蜂吃,但大多种类的胡蜂会将卵产在猎物体内,幼虫孵化后便可直接食用猎物。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
③胡蜂虽然体型不大,但它尾部的尖刺却是致命的,一旦刺入人的皮肤,将其体内的淡黄色液体注入,里面潜藏的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致命毒素便可能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胡蜂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个土名——七牛蜂,也就是说,七只胡蜂就能将一头牛活活蜇死。科学家发现,胡蜂的攻击力是有区别的。头部有黑色斑点的胡蜂的攻击性要明显高于其他个体。一般情况下,斑点越多的胡蜂攻击性也越强。如果用空手道来打比方,脑袋上有黑斑的胡蜂就是黑带高手。面对“黑带”胡蜂,不仅人类要保持高度警惕,连它的同类也要礼让三分。
④胡蜂袭人多在秋季。春季,胡蜂个体数量处于越冬后的恢复阶段,一般出现得比较少,所以也很少袭击人;夏季,胡蜂数量虽然比较多,而且群势强壮,但由于植被茂盛,树木枝繁叶茂,便于其在巢穴隐蔽,人类对其干扰和威胁也相对较小。此外,夏季密林中昆虫的数量非常多,胡蜂的食物充足,其护巢的戒备措施也较为松懈,所以它们袭击人的事件也很少;冬季,胡蜂处于越冬期,在北方会完全停止出勤活动,在外界很难发现胡蜂的踪迹,自然也不会攻击人。只有秋季,外界食物较为匮乏,各种小型昆虫种群数量下降,再加上我国北方秋季开始出现植被枯萎,树木落叶,使胡蜂的巢穴更为暴露,这也会让胡蜂进一步加强戒备,人畜稍微靠近蜂巢时,就有可能遭到攻击。
⑤胡蜂是群居的社会性昆虫,有着较为严密的分工,负责御敌和护巢的是工蜂。一个蜂巢内少则有几百只工蜂,多则有上千只。一旦守卫蜂感觉到敌人对其蜂巢有威胁时,就会发起攻击。攻击人的胡蜂会发出尖厉的声音,刺激其他工蜂的攻击性。胡蜂的蜂毒中就有报警激素,具有挥发性。杀死一只胡蜂绝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只垂死的胡蜂同样会散发一种信息素,向它的同伴发出遇到危险的报警信号,因此在几秒钟之内这个闯祸的人就会遭到胡蜂的围攻。
⑥因此,预防胡蜂蜇伤的最有效措施就是要远离蜂巢,避免打扰胡蜂的正常活动。首先,人们要考虑尽量减少胡蜂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和村庄附近的分布,通过修剪树木及翻松土壤,减少胡蜂在树上、泥土中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要避免栽种果实多汁的植物,降低招引胡蜂进入宅院的机会。不要在空旷的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吸引胡蜂。秋季野外活动时,人们最好不要涂抹香水等化妆品,以防胡蜂闻风而至,也尽量不要穿花枝招展的衣裙,携带的甜食及饮料要密封好,以免招来胡蜂。在胡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长衣裤,注意面部、手的防护。其次,要适度摘除胡蜂巢。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选择晚间胡蜂夜肓不能飞翔或下雨天不外出时,采用袋装法、火攻法、水攻法、烟攻法、药攻法、灭火器攻击法等卓有成效的实战方法可以消灭蜂巢。
⑦胡蜂在没有感觉到威胁时,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当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人们不必理会。即使它们落在你的头上、肩上时,你只要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如果不慎遭到胡蜂攻击,被袭者一定要就近钻入灌木丛中潜伏,或面朝下俯卧,提起衣领罩住颈部,或慢慢地移动随身携带的帽子、头巾等遮挡颜面和头颈,屏息静气,纹丝不动。此时,即使狂怒的野蜂团团地围绕着你乱飞乱舞,也要保持镇定,耐心静候10~20分钟,待胡蜂散去后再伺机撤离。切忌扑打胡蜂,更不要拔腿狂奔,因为胡蜂对动态的物体极为敏感,而对静止的物体就较为忽视。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文章为我们介绍了胡蜂哪几方面的知识?(3分)
.
.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6分)
(1)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
,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
.
.
(2)一个蜂巢内少则有几百只工蜂,多则有上千只。一旦守卫蜂感觉到敌人对其蜂巢有威胁时,就会发起攻击。
.
.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胡蜂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个土名——七牛蜂,也就是说,七只胡蜂就能将一头牛活活蜇死。
.
.
.
4.胡蜂袭人为什么多发生在秋季?请简要回答(2分)
.
.
七、习作展示。(30分)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学习用品,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从几个方面加以介绍。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è
yǐnɡ
xìnɡ
shì
zhí
mín
liánɡ
shi
méi
tàn
摄影
姓氏
殖民
粮食
煤炭
yōu
xiù
línɡ
lánɡ
xiē
jiǎo
zuò

shí

优秀
玲琅
歇脚
做窝
拾取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摄氏(sè
shè√)
繁殖(zí
zhí√)
治疗(liáo√
niáo)
鱼鳍(qí√
jí)
过滤(lǜ√
lù)
肺里(fèi√
fài)
四、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2.《松鼠》是美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
3.说明文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得知识。(√)
4.《鲸》这篇习作例文介绍了鲸的特点。(√)
5.《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
五、填空题。(25分)
1.查字典填空。(3分)
“歇”是
左右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9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X
,再查音节
xie
。“歇”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休息;B.停止;很短的一段时间。“歇凉”中的“歇”的意思应选择
A

2.找出下列词语中对应的近义词和反义词。(6分)
乖巧
讨厌
灵巧
美丽
笨拙
轻快
喜欢
漂亮
敏捷
?清秀
轻巧
粗犷
近义词:(乖巧)—(灵巧)(漂亮)—(美丽)(轻快)—(轻巧)
反义词:(喜欢)—(讨厌)(敏捷)—(笨拙)(清秀)—(粗犷)
3.选词填空。(3分)
(1)爷爷七十多岁了,但身体硬朗,走起路来步伐还是那么(强健
矫健√)。
(2)我们要善于从实践中(吸收
吸取√)经验教训。
(3)敌人的阴谋诡计被(机警√
机灵)的边防战士发觉了。
4.
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松鼠有时也捕捉鸟雀。它不是肉食动物。(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松鼠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但是它不是肉食动物。
(2)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大约可以活几十年,有的甚至能活近一百年。(修改病句)
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有的甚至能活近一百年。
5.
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松鼠》是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相等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特点的。(3分)
(2)《太阳》一课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远、大、热。远: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热: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写出表示特点的句子)(3分)
(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可以像《太阳》一样平实,也可以像《松鼠》一样活泼,还可以像《中国大百科全书》里的内容一样简洁明了。(3分)
六、阅读理解。(25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_
___;鸟、?兽?(sòu?shòu)、虫、鱼才能生存、繁?殖?(zhí
z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shū
sū)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tàn
tài),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用“√”标出文段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2分)
shóu√??zhí√??shū√??tàn√
2.文段中横线处应填(?B?)。(2分)
A.长叶,开花,发芽,结果
B.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C.结果,发芽,开花,长叶
D.长叶,发芽,开花,结果
3.在文段中的“□”内填上恰当的标点。(3分)
、、、,、、、,。
4.文段第1句的括号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A?)。(2分)
A.虽然……但是…… ????
B.只有……才……
C.如果……就…… 
 ?
D.之所以……是因为……
5.这段话中的第1句为(?A?)。(2分)
A.总起句 ?
B.过渡句 ?
C.总结句 ?
D.分述句
(二)课外阅读。(14分)


湘泓
①2013年秋天,野生胡蜂蜇人夺命事件在我国陕西、四川、重庆、湖北等地频频发生,数百人被蜇伤,数十人不幸殒命。小小的胡蜂为何如此凶悍,竟频频向人发起攻击?
②胡蜂属于胡蜂科,主要吃动物性食物,尤其善于捕食昆虫,甚至还常常捕食蜜蜂,因此也是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胡蜂虽然有时也从各种花卉中吸食花蜜,但它们并不酿蜜,而是只将一小部分花蜜直接喂给幼蜂。有的群居型胡蜂会将小型节肢动物带回蜂巢给幼蜂吃,但大多种类的胡蜂会将卵产在猎物体内,幼虫孵化后便可直接食用猎物。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
③胡蜂虽然体型不大,但它尾部的尖刺却是致命的,一旦刺入人的皮肤,将其体内的淡黄色液体注入,里面潜藏的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致命毒素便可能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胡蜂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个土名——七牛蜂,也就是说,七只胡蜂就能将一头牛活活蜇死。科学家发现,胡蜂的攻击力是有区别的。头部有黑色斑点的胡蜂的攻击性要明显高于其他个体。一般情况下,斑点越多的胡蜂攻击性也越强。如果用空手道来打比方,脑袋上有黑斑的胡蜂就是黑带高手。面对“黑带”胡蜂,不仅人类要保持高度警惕,连它的同类也要礼让三分。
④胡蜂袭人多在秋季。春季,胡蜂个体数量处于越冬后的恢复阶段,一般出现得比较少,所以也很少袭击人;夏季,胡蜂数量虽然比较多,而且群势强壮,但由于植被茂盛,树木枝繁叶茂,便于其在巢穴隐蔽,人类对其干扰和威胁也相对较小。此外,夏季密林中昆虫的数量非常多,胡蜂的食物充足,其护巢的戒备措施也较为松懈,所以它们袭击人的事件也很少;冬季,胡蜂处于越冬期,在北方会完全停止出勤活动,在外界很难发现胡蜂的踪迹,自然也不会攻击人。只有秋季,外界食物较为匮乏,各种小型昆虫种群数量下降,再加上我国北方秋季开始出现植被枯萎,树木落叶,使胡蜂的巢穴更为暴露,这也会让胡蜂进一步加强戒备,人畜稍微靠近蜂巢时,就有可能遭到攻击。
⑤胡蜂是群居的社会性昆虫,有着较为严密的分工,负责御敌和护巢的是工蜂。一个蜂巢内少则有几百只工蜂,多则有上千只。一旦守卫蜂感觉到敌人对其蜂巢有威胁时,就会发起攻击。攻击人的胡蜂会发出尖厉的声音,刺激其他工蜂的攻击性。胡蜂的蜂毒中就有报警激素,具有挥发性。杀死一只胡蜂绝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只垂死的胡蜂同样会散发一种信息素,向它的同伴发出遇到危险的报警信号,因此在几秒钟之内这个闯祸的人就会遭到胡蜂的围攻。
⑥因此,预防胡蜂蜇伤的最有效措施就是要远离蜂巢,避免打扰胡蜂的正常活动。首先,人们要考虑尽量减少胡蜂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和村庄附近的分布,通过修剪树木及翻松土壤,减少胡蜂在树上、泥土中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要避免栽种果实多汁的植物,降低招引胡蜂进入宅院的机会。不要在空旷的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吸引胡蜂。秋季野外活动时,人们最好不要涂抹香水等化妆品,以防胡蜂闻风而至,也尽量不要穿花枝招展的衣裙,携带的甜食及饮料要密封好,以免招来胡蜂。在胡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长衣裤,注意面部、手的防护。其次,要适度摘除胡蜂巢。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选择晚间胡蜂夜肓不能飞翔或下雨天不外出时,采用袋装法、火攻法、水攻法、烟攻法、药攻法、灭火器攻击法等卓有成效的实战方法可以消灭蜂巢。
⑦胡蜂在没有感觉到威胁时,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当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人们不必理会。即使它们落在你的头上、肩上时,你只要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如果不慎遭到胡蜂攻击,被袭者一定要就近钻入灌木丛中潜伏,或面朝下俯卧,提起衣领罩住颈部,或慢慢地移动随身携带的帽子、头巾等遮挡颜面和头颈,屏息静气,纹丝不动。此时,即使狂怒的野蜂团团地围绕着你乱飞乱舞,也要保持镇定,耐心静候10~20分钟,待胡蜂散去后再伺机撤离。切忌扑打胡蜂,更不要拔腿狂奔,因为胡蜂对动态的物体极为敏感,而对静止的物体就较为忽视。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文章为我们介绍了胡蜂哪几方面的知识?(3分)
逻辑顺序。胡蜂的生活习性,胡蜂的毒性、胡蜂对其它昆虫和人类的攻击力、胡蜂攻击人类的易发季节、胡蜂伤人的原因、预防胡蜂蜇伤的措施等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6分)
(1)胡蜂的工蜂性情暴烈凶狠,螫针明显,排毒量大
,有攻击力,伤人事件便主要是这些工蜂所为。
不能删去。因为“主要”表示范围,说明做出伤人行为的胡蜂大部分是其中的工蜂,但也不排除有其它胡蜂的可能性,如果删去“主要”,就成了“伤人事件全部是这些工蜂所为”,这不符合实际,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一个蜂巢内少则有几百只工蜂,多则有上千只。一旦守卫蜂感觉到敌人对其蜂巢有威胁时,就会发起攻击。
不能删去。因为“几百只”“上千只”表示数量,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说明每个蜂巢内具有的工蜂之多、保卫能力之强,如果删去,就不能具体准确地说明这一点,这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胡蜂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个土名——七牛蜂,也就是说,七只胡蜂就能将一头牛活活蜇死。
作诠释(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七牛蜂的名字来由,便于读者理解;
举例子。以七牛蜂为例,具体说明了胡蜂毒性大的特点,让人信服。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七牛蜂毒性大的特点,给人印象深刻。
4.胡蜂袭人为什么多发生在秋季?请简要回答(2分)
因为①
春季,胡蜂数量少,很少袭击人;②
夏季,胡蜂便于隐蔽,人类对其干扰和威胁小。③夏季,胡蜂戒备松懈。

冬季,胡蜂处于越冬期,不会攻击人。⑤秋季,外界食物较为匮乏,胡蜂的巢穴更为暴露,胡蜂进一步加强戒备,警惕性极高。
七、习作展示。(30分)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学习用品,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从几个方面加以介绍。题目自拟。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