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从进行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包括(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下列有关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醋酸菌和HIV都具有核糖体、DNA和RNA
C.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D.酵母菌有细胞膜,而细菌没有
4.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指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B.生物体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一些元素
C.微量元素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D.Cu、Zn、Mo等元素是细胞内的微量元素
5.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类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了一扇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下列关于“真菌类化合物”的推测错误的一项是( )
A.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B.该化合物不是蛋白质
C.该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
D.该化合物是蛋白质
6.在下列物质中,找出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若这些氨基酸脱水缩合,所形成的物质应是( )
10026650144145① NH2—CH2—CH2OH ② NH2 —CH2—COOH
③ ④
A.二肽 B.三肽 C.四肽 D.蛋白质
7.前几年“三鹿”牌问题奶粉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除了其中的三聚氰胺能引起肾结石外,还会因其缺乏蛋白质,造成婴幼儿发育不良.下列有关蛋白质的作用,正确的是( )
①催化与调节 ②运输物质 ③储存遗传信息 ④免疫
⑤主要能源物质 ⑥信息传递 ⑦构成生物体和细胞的主要物质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 D.②③⑤⑥⑦
8.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9.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 B.2为脱氧核糖
C.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5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10.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从案发现场提取DNA样品,可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 )
A.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
B.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五碳糖和磷酸不同
C.不同人体内的DNA的空间结构不同
D.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11.下列有关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体均为葡萄糖 ②麦芽糖、乳糖、蔗糖的组成中均有葡萄糖 ③葡萄糖、果糖均为还原糖,由二者缩合而成的蔗糖也具有还原性 ④多糖都是动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一头猪在大地震中被埋36天后获救,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网友们为它命名“猪坚强”,这头猪被困期间体重减轻了2/3。那么,减轻的体重主要是哪种物质(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13.下列关于水的含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代谢旺盛的细胞,一般自由水的含量较多
C.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D.衰老的细胞中含水量增多,细胞裂解凋亡
14.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15.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16.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部分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
C.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但只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D.图2中甲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乙是靶细胞
17.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DNA的细胞器有细胞核和线粒体
B.所有细胞的能量代谢都离不开线粒体和叶绿体
C.根尖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也有线粒体
18.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
A.52、52? ? B.50、50? ? C.52、50? ? D.50、49
19.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细胞功能的复杂程度。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人的红细胞中也有分布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有分布
C.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可以合成性激素和纤维素等脂质
D.溶酶体是“消化车间”,正常生理状态下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20.如图方框依次代表细菌、草履虫、玉米、蓝藻,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不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的是( )
A.核糖体 B.脂质 C.DNA D.染色体
21.下列对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
B.细胞质中囊泡与核糖体膜融合
C.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
D.高尔基体膜突出形成囊泡,离开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融合
22.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人体内的②只有一种
C.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D.人体内的③有5种
23.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遗传物质DNA和RNA的载体
C.③与DNA的合成有关
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24.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25.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内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内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26.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细胞核是( )
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7.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 )
A.两种模型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B.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
C.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
D.两种模型都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28.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当温度增加到15 ℃以上,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29.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B.?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教
D.?细胞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30.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二、非择题(共5题,共40分)
31.(10分)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属于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其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A中③的功能是对来自[ ]________的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3)图A中⑥所指的是________,它是细胞合成________的场所。
(4)图B中⑤是线粒体,它是细胞进行________的主要场所。
32. (10分)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细胞器名称)。溶酶体含有多种________酶。
(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甲]________→囊泡→[乙]高尔基体→________→细胞膜外侧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可能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填写基团汉字)。
(3)蛋白质运输到细胞核内的过程一共穿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33.(5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02559055
(1)该图所示化合物名称是 ,化合物中羧基的数量有 个。
(2)图中字母E表示是 ,脱去水分子数量有 个。
(3)该化合物是由 种氨基酸分子通过失去水分子而形成的。
34.(7分)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1)物质利用载体蛋白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________]和[________]。
(2)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________]________?。
(3)①、②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________。
(4)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________
(5)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________膜。
35.(8分)
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已知水分子能透过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甲图中:烧杯中的①溶液和漏斗中的②溶液分别为不同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
13569957213601385570711835
(1)甲图是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________和膜两侧的溶液具有________。
(2)据图乙可知,甲图中①蔗糖溶液浓度________(填“ 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②蔗糖溶液浓度,乙图中①蔗糖溶液浓度________(填“ 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②蔗糖溶液浓度。
(3)丙图中由④⑤⑥共同组成的结构⑦叫做________,可以看做一层选择透过性的膜。
(4)实验室做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时,一般选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其液泡中含有________,便于观察。若把洋葱的外表皮细胞放入________(填“质量分数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或“清水”)中,它将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然后,放入________(填“质量分数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或“清水”)中,它将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B
D
A
B
B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B
B
A
D
C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A
D
B
D
C
D
A
B
二、非择题(共40分)
31.(每空1分,共10分)
(1)动物;无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有中心体
(2)⑨;内质网;加工;分类;包装
(3)核糖体;蛋白质
(4)有氧呼吸
32.(每空1分,共10分)
(1)高尔基体;水解
(2)内质网;囊泡;羧基
(3)0;内质网
(4)流动性;受体;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3.(每空1分,共5分)
(1)三肽;2
(2)肽键;2
(3)2
34.(每空1分,共7分)
(1)①;③
(2)③;主动运输
(3)被动运输
(4)糖蛋白
(5)选择透过性
35.(每空1分,共8分)
(1)半透膜;浓度差
(2)小于;小于
(3)原生质层
(4)色素(或花青素);质量分数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