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3 15:19:23

文档简介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案
1.D
解析:A张冠李戴。据材料一“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明确了“在汉末魏晋之间”,故应表述为“尚未融入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B偷换概念。据材料二“由于它不表形只表音,由表音到表意便需要经过翻译、分析,是一种间接的转译符号”,可知将“由表音到表意”偷换成“转换为汉字”错。C变可能为肯定。据材料二“中国文字思维将会怎样地营养和影响人类,完全可以预期。也许这才是‘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故知表述不能少了“也许”的限制。
2.A
解析:根据材料一“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可知传统意义上的书法是“用毛笔书写的”。
3.D
解析:举例吻合材料三主体表达内容。A所论与材料一观点相符;B所述与材料二的观点相符;C谈的是书法作品的创作。
4.①从论点提出看,开门见山,表明中心论点为“中国书法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基础”。②从论证层次看,采用并列式结构对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结构清晰。③从论证手法看,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④从论证语言看,准确严密,有说服力。(1要点2分)
5.机遇与挑战同在,信心与忧虑并存。①从自身特色看,汉字音形意结合的特殊性,中国书法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②从世界文化交流现状看,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书法将会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③从社会发展特点看,由于受到新媒体出现、书写工具变化等因素影响,中国书法发展面临着考验。(1要点2分)
6.C
解析:女学生将铅笔盒送给香雪,是一番善意,并非施舍。香雪执意将鸡蛋留下,是出于不肯让人吃亏的纯朴心理。说“不轻易接受他人施舍”,不妥当。
7.B
解析:香雪是台儿沟姑娘们最突出的代表,凤娇有代表性,但不是最突出的。
8.满月照亮山谷且光亮着落在铅笔盒上,使香雪内心充实不再害怕走夜路,表现了香雪转向光明的微妙心理变化,推动了情节朝着人生的跨越运行,也让香雪确认出养育她成人山谷的美好。(1要点2分)
9.铅笔盒是香雪心中的宝盒子,象征了人对知识的渴求。香雪最初执意要得到它,暗示她开始的满足和觉醒;铅笔盒伴随她山谷夜行一路走来,暗示她全新的追求和跨越;香雪高举铅笔盒奔跑且决心用好它上大学,表明她的成长,精神世界正在蜕变。(1要点2分)
10.D
解析:加上标点符号为: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11.A
解析:城郭,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故有内城外郭之说。
12.A
解析:《汉书?郊祀志》:“稍,渐也。”“稍”解为“即刻”,错。
13.(1)孔子欣然地笑了,说:“他形容我的相貌(像前贤),不是的吧(真不敢当);但说我像丧家狗,是呀!是呀!”(形状、末、全句)
(2)孔子正拄着拐杖徬徨在门口,说:“赐,你为什么来得这样迟啊?”(负杖、逍遥、全句)
14.颜渊死后,子路又死,说明孔子晚年迭遭打击以致重病辞世。(2分)从中可见孔子大道不行的绝望和孔门师徒的情重。(1分)
[参考译文]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叔梁纥与颜家女子不依礼仪结合生了孔子,据说他们曾到尼丘山祷告。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觉得他与一般人不同。
鲁国人南宫敬叔(前518年鲁国司空、三桓之一的孟僖子临终前,让孟懿子、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孔子曾带南宫敬叔到周朝王城洛邑向老聃问礼)对鲁昭公说:“请让我与孔子一起前往周京洛邑。”鲁昭公给了他一辆车子、两匹马,一名童仆,一同前往周国请教礼仪,据说见到了老子。告辞时,老子送他们时说:“我听说富贵的人是用重财送人,仁义的人用好言送人。我不是富贵的人,窃用了仁义的人的名号,用好言送你,话说:‘太过聪明洞察的人常受到死亡威胁,是因为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特别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是因为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不要有自己的存在。做君臣下不要有自己的存在。’”孔子从周京洛邑回到鲁国,投到他门下的弟子渐渐多起来了。
孔子前往郑国,与弟子们走散,孔子独自站在外城东门。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颡sǎng)像唐尧,脖子像皋陶(gāo
yáo),肩膀像郑子产,可自腰部往下比夏禹短三寸。他疲累的样子活像丧家狗。”子贡如实转告了孔子。孔子欣然地笑了,说:“他形容我的相貌(像前贤),不是的吧(真不敢当);但说我像条丧家狗,是呀!是呀!”
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在大野这个地方狩猎。叔孙氏车夫商鉏捕获一只奇兽,他们以为不吉祥。孔子看了,说:“这是麒麟。”将它要了回来。孔子说:“黄河不现河图,洛水不现洛书,我快要完啦!”颜回死的时候,孔子说:“这是上天要灭我呀!”等到他西边大野狩猎见到麒麟(死了),说:“我的大道到尽头了!”
鲁哀公十五年,子路死在卫国。孔子生病了,子贡请求看望他。孔子正拄着拐杖徬徨在门口,说:“赐,你为什么来得这样迟啊?”他随即感叹,唱道:“泰山崩塌了,梁柱折断了,哲人要死了!”伴着歌声眼泪流下。他又对子贡说:“天下不循大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推崇我的大道。夏人死了停放灵柩在朝堂东边主阶,周人死了停放灵柩在朝堂西边宾阶,殷人死了停放灵柩在朝堂两柱之间。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我原本是殷商后裔啊。”过了七天孔子死了。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的己丑日。
15.D
解析:据诗句“莲叶何田田”,所见应为莲叶,而非莲蓬。
16.①《江南》后四句采用重复的修辞手法,仅换“东南西北”四字,(3分)描绘出鱼儿感知采莲人的到来,在莲叶间往来嬉游的情景,令人想象江南采莲的优美意境。(3分)
17.
(1)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2分)
(2)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2分)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2分)
18.A
解析: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解释说明、表示内容补充、表示意思转折、表示话题转换、表示意思跃进、表示加强重点、表示总结上文、表示语音延长等。语段中“竟然在我国三次登陆——这情形在历史上较为少见”,破折号作用,兼有轻转和补充性说明。A兼有轻转和补充性说明。B表示原因的补充说明。C表示话题的转换。D表示假设前提的补充说明。
19.C
解析:原句“台风携带的充沛水汽,可缓解旱情,带来降水;风力发电企业也可利用台风大范围、长时间释放能量等,进行风力发电作业,当然要抓住有利时间窗口”有三处语病。①主语应保持一致,“台风携带的充沛水汽”改为“台风携带充沛水汽”;②语序应合乎事理,“缓解旱情,带来降水”改为“带来降水,缓解旱情”;③语言要讲逻辑,“进行风力发电作业,当然要抓住有利时间窗口”改为“抓住有利时间窗口,进行风力发电作业”。
20.①句中把未来移动的台风比作被不同方向的力拉扯胳膊和腿的人,②这就喻示了台风移动的难以预见,也就带来台风预报的极大难度。(4分)
21.参考答案:①难以达成的目标的实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有了卓越领导人物的带领,这目标就能实现。②卓越领导人物带领一个平庸的团队,也能轻而易举地达成目标吗?
22.参考答案:一类集博与专于一身的新型人才,“T”表示其知识技能构成特点,(2分)“—”表示其横向的广博理论知识(或:表示其理论知识的广博面),(2分)“|”表示其纵向的精深专业技能(或:表示其专业技能的精深度)。(2分)(意思对即可)
23.[审题参考]
鼓励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并绽放鲜明个性色彩,习近平这样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毫无疑问,青春可以是火红的、洁白的、金色的,当然,也可以是本色,翠绿的。无论怎样异彩缤纷,都有一个底色在,那就是奋斗。
奋斗,无疑是2020年的热词。青春活力、青春梦想、青春华彩,都无一例外源自青春奋斗。伟大祖国为一代青年提供了大舞台,而要凝聚中华精神、壮大中华力量,还在广大青年理想坚定,信念执着,顽强奋斗,此种奋斗不达于成绝不放弃。奋斗又有各自色彩的呈现,这是本题审题的关键。
这次肆虐中华大地的疫情,共和国这一代青年义无反顾地逆行,成为了一个值得剖析的样本。一代青年的杰出表现,诚所谓异彩纷呈。
青春,洁白的,代表纯洁与无私奉献。以90后白衣天使为代表,洁白的纸张记录生命的托付,洁白的牙齿展露天使的微笑,洁白的哈达传民族的情谊……
青春,火红的,代表热烈与勇于牺牲。以青年战士为代表,青春像蓝天飘拂的军旗,像大地燃烧的烈焰,像身体奔流的热血,更像护卫共和国的勇士通体都是红色……
青春,金黄的,代表辉煌与卓越成就。以历代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代表,青春可以焕发金色的光芒,可以创造辉煌的功业,可以收获金灿灿的果实……
青春,翠绿的,生命本色。一如正在成长的树,风雪压不垮,雷电摧不折,即便青涩,只为人民的立场守望,只为在时代的长廊培育生命的绿意。
缤纷的七彩当然出色,青春无悔!美中倾诉书者的内心世界。这种表意文宇导致中国人形象、悟象、灵象思维的异常发达,并构成了
整个思维的东方色彩
拼音文宇则更傾向于听觉,这使西方社会更看重听觉艺术,如音乐。文宇和口语的同音,使两
者难以分离,难以像我们那样产生与生活口语相分离的、只用于书写的书面语言或文言文。由于
它不表形只表音、由表音到表意便需要经过翻译、分析,是一种间接的转译符号。这使得使用拼音
文字的民族,逻辑的、实证的思维更为发达。
今天,世界文化已经进入当代的综合发展阶段。世界和中国,都有强烈的双向交流需求,都希
望在交流中互适互惠。这种愿望,不只表现在世界市场和社会一体化进程所澈发的人才、知识、经
济和资本的交流共进,更表现在文化和思维对交流共进的迫切渴望。随着世界正在出现的学习中
文和中国书法初热期的持续,中国文字思维将会怎样地营养和影响人类,完全可以预期。也许这
才是“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
第二,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变异性,在世界华语地区和一些周边国家扩散出两个泛汉语、泛
汉文、泛书法图,为中国文宇和书法走向世界架了桥,提供了经验,
由城外上亿人构成的世界华人和华裔的汉语社区,是中国文字和书法向世界播扬的桥头堡,
早就存在了几百年。华人华裔圈的汉语、汉文和汉字书法,为了适应各自的文化环境,都程度不同
有所变异,这种变异了的汉文、汉语和汉字书法,形成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走向世界的第一个泛汉
语、泛书法图。
另外在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内,汉字及其书写曾经是东亚地区的国际通用文字。在东亚汉
文化圈内,汉字和记录日本语、朝鲜语等的准汉宇和非汉字,以及契丹文、西夏文、方块苗字、日本
假名等20多个借源汉字创造出来的多民族文宇,形成了“一文多语”“一母多文”的文宇传播圈。
在这个传播圈内,中国书法艺术一直程度不同的以变异形态存在着、发展着。其中日本、韩国、新
加坡保存得较好,中国书法在那里至今仍极有活力。这种以汉语、汉文为基础、为核心的“一文多
语”文化圈,是汉文、汉语和汉宇书法走向世界的第二个泛汉语、泛书法圈。
(摘编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材料三:
近代以降,特别是进入当下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中国书法受社会大变革、技术大发展、知识
大爆炸、风尚大迁移的深刻影响,发展业绩显著,但发展瓶颈也明显,挑战与机遇同在。西学的进
入,书写工具的变化,一度文化无用论特别是国学无用论、传统文化无用论及浮华、浮躁、肤浅学风
书风的盛行,商品化和市场机制的风行,加之对中国书法中以文人书法为主体的文化书法这一主
线疏于研究、认知缺失,所有这些,都在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和当下书法发展。而后者格外突出,因
而也格外重要。其重要性在于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优秀的符号,成为中华
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和提升中华文
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因此,文化书法的复兴,就成为书法界、文化界不得不直面的时
代课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摘编自孙月沐《中国文化书法的复兴之价值意义》)
A.汉字产生之初,在结构、笔画等方面已经具有了书法的某些特点,早就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
思维和精神。
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