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
学案
课题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
章
4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2.说出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列举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出尿的形成过程。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三大营养物质的利用过程学习,学会归纳及绘制流程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卫生知识,提高自身保健能力,珍惜自身的每一器官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肾单位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
【课前预习】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1.人体内的物质不断进行着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的________和_______。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2.三大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吸收、血液运输后最终进入人体细胞内,部分物质在细胞中合成了人体所需要的________,部分物质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二、泌尿系统3.废物通过一定的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叫_______。4.泌尿系统由_______、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_______是主要的排泄器官。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5.尿液的形成主要通过肾单位的_______和________来完成,尿的排出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6.尿液的排出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人体是怎样通过相应调节来实现体内各种物质的动态平衡,从而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提供保障的呢?
【合作探究】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1.糖类的吸收如何?糖类的利用如何?2.脂肪的吸收如何?脂肪的利用如何?3.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如何?4.体内的能量代谢如何?二、泌尿系统5.什么是排泄?代谢废物有哪些?6.排泄的途径有哪些?7.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8.肾脏的结构如何?所连有哪些管道?9.肾单位是如何构成的?10.谈一谈肾单位附近的血液成分变化情况?11.肾小球是如何过滤形成原尿的?12.肾小管是如何重吸收形成尿液的?13.尿液的排出过程如何?14.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区别成分血浆原尿尿液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尿素15.当肾功能发生某些障碍时,会有何后果?如果医治?16.练一练:(1)(2017·辽宁鞍山)泌尿系统中,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结构是(
)A.肾小管
B.集合管
C.输尿管
D.尿道(2)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来自食物中的糖类B.人体中的蛋白质无法完全由糖类和脂肪转化而来C.血糖全部用于供能,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D.脂肪、糖类彻底氧化分解得到二氧化碳和水(3)(2018·四川遂宁)下列有关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液的形成与排出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B.人体只通过尿液和汗液两种形式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C.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D.人体的一部分代谢废物(如尿素、无机盐等)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排出体外,所以适量饮水有利于健康(4)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甲处滤过并形成尿液B.乙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结构C.尿素是在丙处形成的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在丁处被重吸收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三大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糖类提供的B.在人体内,肝脏和肌肉都能够合成糖元C.人体内的脂肪完全来自食物中的脂肪D.在一般情况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同样,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成糖类2.早晚空腹喝牛奶,不如喝牛奶时吃一些馒头等食品吸收率高,原因是前者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主要被用于(
)A.氧化分解
B.合成新的自身蛋白质C.合成脂肪
D.以上三项都不是3.北京鸭在育肥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
)A.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糖类可以转化为糖元C.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
D.糖类可以转化为能量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缺乏锻炼等因素的影响,肥胖已渐渐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如何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当前医学保健的重要课题。你认为以下措施中属于科学减肥的是(
)A.节食
B.吃减肥药
C.针灸减肥
D.适当的体育锻炼5.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肾单位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构成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构成6.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排尿
B.排便
C.呼出二氧化碳
D.排汗7.人体所有有生命的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排出大量废物,若不能及时清除这些“体内垃圾”,就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正常情况下,“体内垃圾”排出依赖的器官有(
)①肺
②肝脏
③肾脏
④皮肤
⑤大肠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8.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肾小球是个血管球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尿液9.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图中的①②③代表肾单位的三个结构,依次是(
)A.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
B.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C.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
D.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10.正常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仅为1~1.5升,这是由于(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1.(2017·安徽桐城)下表为血浆、肾小囊腔内和输尿管内液体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度。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丙分别是(
)物质血浆(克/100毫升)肾小囊腔内液体(克/100毫升)输尿管内液体(克/100毫升)甲0.030.032.00乙7.000.000.00丙0.100.100.00A.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
B.葡萄糖、尿素、大分子蛋白质C.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12.喜食肉类的某同学最近因身体质量增加太快而苦恼。他认为是因为过多地食用猪肉等高蛋白质的食物而导致身体质量增加太快,于是他想“为了减轻身体质量,应当少吃猪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而应多吃米饭等含糖类丰富的食物”。随后他就主要摄入富含糖类的食物,而基本不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且每天摄入食物的质量与以前相同。下表是他在改变主吃食物前后一段时间内的数据,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时间开始2个月后4个月后6个月后8个月后主要摄入富含蛋白质食物时的身体质量(千克)606161.56263主要摄入富含糖类食物时的身体质量(千克)6365687071(1)该同学的假设是否正确?___________(2)你得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必须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___________(3)根据上述数据,如果该同学要减轻身体质量,在饮食方面你的建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C表示人体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则B代表的血管是________;流经C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这时C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3)如果C代表肾脏,当血液流经每一个肾单位时,经过_____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4)一位同学外出旅游时不慎被蛇咬伤,咬伤部位在手臂的C处,防止蛇毒随血液经心脏扩散到全身,紧急处理时,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伤口的________(填“m”或“n”)端。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答案】贮存
释放
2.【答案】有机物
3.【答案】排泄
4.【答案】肾脏
肾脏
肾单位
5.【答案】滤过
重吸收
6.【答案】肾脏(产尿)→输尿管(输尿)→膀胱(暂时贮尿)→尿道(排尿)
合作探究: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课堂练习: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1)
不正确
(2)
每两个月的身体质量以主要摄入富含糖类食物时增加更快
(3)
应减少富含糖类食物的摄入量,要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适当减少食物的总摄入量。
13.【答案】(1)
肺动脉
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或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氧气的含量增加)
(2)
小肠
(3)
肾小球的滤过
(4)
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人体是怎样通过相应调节来实现体内各种物质的动态平衡,从而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提供保障的呢?
营养物质和氧气不断地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体细胞,而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等不断地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尿素等代谢废物,需要排出体外。
合作探究
摄入人体的糖类(主要是淀粉)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葡萄糖后,被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1.糖类的吸收和利用(糖类代谢)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1)吸收
①血糖一部分被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
(2)利用
②一部分在肝脏与肌肉等组织细胞中以糖元的形式贮存起来
③还有一部分多余的血糖转变为脂肪贮存起来
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
糖元
合作探究
肝糖元的分解及蛋白质、脂肪的转化
糖类的吸收和利用情况
思考与讨论
葡萄糖作为人体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除来自食物的消化、吸收外,还可以来自哪里?
食物的消化吸收
肝糖元的分解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血糖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元贮存
转变为脂肪贮存
细胞中
合作探究
2.脂肪的吸收和利用(脂肪代谢)
(1)吸收
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①部分可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2)利用
②另一部分脂肪贮存起来备用,当人体中的糖类供能不足时,贮存的脂肪可以被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食物的消化吸收
血糖转化
体内脂肪分解
合成脂肪,贮存能量
氧化分解供能
甘油和脂肪酸
合作探究
②可以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供能,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如尿素等
3.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蛋白质代谢)
(1)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氨基酸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①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可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
③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2)利用
食物的消化吸收
体内蛋白质分解
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类和脂肪
氨基酸
合作探究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不断地进行着合成与分解,新旧物质的不断更替,伴随着能量的贮存和释放
人体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氧气来氧化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以产生足够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蛋白质
食物消化吸收
脂肪
相互转化
血糖
肝糖元
合成
分解
转化
转化
合作探究
人的体重增加
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有机物减少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有机物积累
思考与讨论
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
会使获得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这样就会分解体内原有的有机物,使体内贮存的有机物减少,长期这样会造成营养不良、消瘦、体质下降等
4.体内的能量代谢
人的体重减少
合作探究
二、泌尿系统
合作探究
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氧化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对人体有害或多余的物质
1.排泄
(1)概念
人体的代谢废物通过一定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2)代谢废物
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无机盐等
(3)排泄的途径
排泄途径
排出的废物
废物排出的形式
呼吸系统
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水蒸气)
气体
皮肤
一小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
汗液
泌尿系统
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
尿液
合作探究
指将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尿酸,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经过循环系统的运输,通过皮肤、肺、肾脏等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指没有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在消化道内形成粪便并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
注意
排泄与排遗
排泄
排遗
合作探究
运送尿液到膀胱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输尿管
泌尿系统
读图
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形成尿液
把血液从肾脏运送回大静脉
把血液从大动脉运送至肾脏
尿液由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
暂时贮存尿液
肾脏
膀胱
尿道
动脉
静脉
肾动脉
肾静脉
合作探究
外周,毛细血管丰富,颜色深
(1)肾脏的结构
肾
肾盂
髓质
皮质
肾脏外三根管道
内侧,颜色浅
肾脏中央的空腔,汇集尿液
肾动脉、肾静脉和输尿管
肾皮质
肾髓质
肾盂
肾动脉
肾静脉
输尿管
合作探究
(2)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毛细血管网
肾小管
肾皮质
肾髓质
集合管
合作探究
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
每个肾脏含有100多万个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
是一种双层壁的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连
细长曲折,分布在肾皮质和肾髓质中,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合作探究
一方面由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部分转化成原尿,血液量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增大肾小球内的压力,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动脉
动脉血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静脉
静脉血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细原因?
合作探究
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都能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3.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由动脉而来的血
血液在此过滤
有用的物质及大部分的水分被重吸收回血液中
血液流回静脉
尿液流往肾盂
再通往输尿管
合作探究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出球小动脉
滤过
毛细血管
入球小动脉
肾小管
尿
原尿
肾小囊
重吸收
血液
肾小球
集合管
含有废物的血液
已净化的血液
静脉
动脉
尿液
输尿管
合作探究
膀胱的贮尿量是有一定限度,应该及时排尿
肾的过滤过程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排出尿液
暂存尿液
4.尿液的排出
合作探究
肾小管
5.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区别
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大分子蛋白质
有
没有
没有
葡萄糖
有
有
没有
氨基酸
有
有
没有
无机盐
有
有
有
尿素
有
有
有
方法技巧
有大分子蛋白质的是血浆,有葡萄糖而无大分子蛋白质的是原尿,无葡萄糖的是尿液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或血细胞,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肾小球
肾功能障碍
当肾功能衰竭时,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
病人为什么要做透析?
大家认识图中仪器吗?
肾衰竭时除了做透析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人工肾详见165页
透析机
(人工肾)
肾移植
课堂练习
1.(2017·辽宁鞍山)泌尿系统中,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结构是(
)
A.肾小管
B.集合管
C.输尿管
D.尿道
2.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来自食物中的糖类
B.人体中的蛋白质无法完全由糖类和脂肪转化而来
C.血糖全部用于供能,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D.脂肪、糖类彻底氧化分解得到二氧化碳和水
C
C
课堂练习
3.(2018·四川遂宁)下列有关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尿液的形成与排出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B.人体只通过尿液和汗液两种形式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C.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
D.人体的一部分代谢废物(如尿素、无机盐等)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排出体外,所以适量饮水有利于健康
4.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甲处滤过并形成尿液
B.乙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结构
C.尿素是在丙处形成的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在丁处被重吸收
A
B
课堂总结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1.糖类
葡萄糖
2.脂肪
脂肪酸
甘油
3.蛋白质
氨基酸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元贮存
转变为脂肪贮存
合成脂脑,贮存能量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类和脂肪
课堂总结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组成
尿液的形成
血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尿
尿液的排出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导尿液
膀胱:暂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二、泌尿系统
教学板书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1.糖类
葡萄糖
2.脂肪
脂肪酸
甘油
3.蛋白质
氨基酸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元贮存
转变为脂肪贮存
合成脂脑,贮存能量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类和脂肪
教学板书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组成
尿液的形成
血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尿
尿液的排出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导尿液
膀胱:暂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二、泌尿系统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q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
教案
课题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
章
4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
2.说出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列举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出尿的形成过程。
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三大营养物质的利用过程学习,学会归纳及绘制流程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卫生知识,提高自身保健能力,珍惜自身的每一器官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肾单位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营养物质和氧气不断地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体细胞,而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等不断地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尿素等代谢废物,需要排出体外。
人体是怎样通过相应调节来实现体内各种物质的动态平衡,从而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提供保障的呢?
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从食物中获得的各种营养物质进入体内后,会通过各种途径而被利用,除用来氧化供能外,还用来构成我们的身体。
1.糖类的吸收和利用(糖类代谢)
(1)吸收:摄入人体的糖类(主要是淀粉)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葡萄糖后,被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2)利用:①血糖一部分被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②一部分在肝脏与肌肉等组织细胞中以糖元的形式贮存起来;③还有一部分多余的血糖转变为脂肪贮存起来。
糖元
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
葡萄糖作为人体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除来自食物的消化、吸收外,还可以来自哪里?
【肝糖元的分解及蛋白质、脂肪的转化】
2.脂肪的吸收和利用(脂肪代谢)
(1)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利用:①部分可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②另一部分脂肪贮存起来备用,当人体中的糖类供能不足时,贮存的脂肪可以被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3.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蛋白质代谢)
(1)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成为氨基酸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利用:①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可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②可以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供能,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如尿素等;③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4.体内的能量代谢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不断地进行着合成与分解,新旧物质的不断更替,伴随着能量的贮存和释放。因为能量贮存在有机物内,所以人体内物质的增减与能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有机物积累(人的体重增加)
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有机物减少(人的体重减少)
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
【会使获得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这样就会分解体内原有的有机物,使体内贮存的有机物减少,长期这样会造成营养不良、消瘦、体质下降等】
二、泌尿系统
视频: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尿的形成和排出
1.排泄
(1)概念:人体的代谢废物通过一定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2)代谢废物:是指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氧化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对人体有害或多余的物质,包括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无机盐等。
(3)排泄的途径
排泄途径排出的废物废物排出的形式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水蒸气)气体皮肤一小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汗液泌尿系统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尿液
注意
排泄与排遗
排泄是指将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尿酸,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经过循环系统的运输,通过皮肤、肺、肾脏等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是指没有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在消化道内形成粪便并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
2泌尿系统的组成
从图中可以看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输尿管是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道;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尿道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
(1)肾脏的结构
肾脏包括三个部分,自外向内依次是肾皮质(颜色较深)肾髓质(颜色较浅)以及肾髓质里呈漏斗状的部分肾盂(与输尿管连通)
肾脏的外面连着三根管道:肾动脉、肾静脉和输尿管。
(2)肾单位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含有100多万个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其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肾小体。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是一种双层壁的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连。肾小管细长曲折,分布在肾皮质和肾髓质中,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动的都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细,一方面由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部分转化成原尿,血液量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增大肾小球内的压力,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方法技巧
(1)对于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只手握拳相当于肾小球,另一只手拿一个较大的气球,如果将握拳的手慢慢地向气球按压,气球就会内陷把拳头包住,这时,紧贴着拳头的气球壁相当于肾小囊内壁,外面的气球壁相当于肾小囊外壁,两者之间的空腔相当于肾小囊腔。
(2)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是由入球小动脉产生的分支形成的,另一端汇聚成出球小动脉。与体内的其他毛细血管不同,肾小球的两端都连通着小动脉。出球小动脉的前端连通着肾小球,后端发出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肾小管的周围,因此,出球小动脉前后连通的都是毛细血管
3.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由于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血管球,通透性较强,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都能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肾小囊中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
注意
①虽然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是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主要原因是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膀胱的贮尿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一旦有了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若膀胱积尿过多,则会使膀胱过度膨胀而影响其正常功能。
②某人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发生病变的部位最有可能是肾小管。
4.尿液的排出
尿液先进入肾盂汇集,再经输尿管运送到膀胱暂时贮存,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5.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区别
成分血浆原尿尿液大分子蛋白质有没有没有葡萄糖有有没有氨基酸有有没有无机盐有有有尿素有有有
注意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没有发生物质交换,只是血浆中的一些物质转移了位置,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和出球小动脉里流动的都是动脉血;血液流经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时发生物质交换,血液也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肾脏内血液流动的途径:肾动脉→肾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小静脉→肾静脉。
方法技巧
区分血浆、原尿、尿液这三种液体要牢记三句话:有大分子蛋白质的是血浆,有葡萄糖而无大分子蛋白质的是原尿,无葡萄糖的是尿液。
提示
当肾功能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代谢废物就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症,病情严重时,会因中毒而死亡。
知道糖类的吸收
知道糖类的利用
知道脂肪的吸收和利用
知道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知道体内的能量代谢
知道什么是排泄和代谢废物
了解排泄的途径
区别排泄与排遗
识图知泌尿系统的组成
了解肾脏的结构
知道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肾小球处血管的特殊性
知道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知道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了解排尿的间歇性
知道尿液的排出过程
比较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区别
了解肾脏内血液流动的途径
介绍糖类的吸收
介绍糖类的利用
介绍脂肪的吸收和利用
介绍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介绍体内的能量代谢
介绍排泄和代谢废物
介绍排泄的途径
引导区别排泄与排遗
通过识图知泌尿系统的组成
介绍肾脏的结构
介绍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拓展:肾小球处血管的特殊性
介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介绍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注意排尿的间歇性
介绍尿液的排出过程
引导比较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区别
介绍肾脏内血液流动的途径
【课堂练习】
(1)(2017·辽宁鞍山)泌尿系统中,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结构是(
C
)
A.肾小管
B.集合管
C.输尿管
D.尿道
(2)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来自食物中的糖类
B.人体中的蛋白质无法完全由糖类和脂肪转化而来
C.血糖全部用于供能,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D.脂肪、糖类彻底氧化分解得到二氧化碳和水
(3)(2018·四川遂宁)下列有关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尿液的形成与排出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B.人体只通过尿液和汗液两种形式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C.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
D.人体的一部分代谢废物(如尿素、无机盐等)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排出体外,所以适量饮水有利于健康
(4)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甲处滤过并形成尿液
B.乙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结构
C.尿素是在丙处形成的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在丁处被重吸收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总结】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