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课堂电子教案
课题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备课责任人
邱向楠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数
备课组长签批
教研组长签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化学方程式,理解其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器材、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提纲导学:(情景导入、出示导纲、自学设疑)
导入:展示烧烤图片
同学们有过烧烤或吃烧烤的经历吗?要想成功地享用烤熟的美味,有种东西是必不可少的—木炭。那大家知道木炭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吗?其实,在化学课上我们都做过这个实验。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图,你能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上述变化吗?但是文字表示起来很麻烦,能否用化学式表示呢?
合作互动:(小组讨论、展示评价、教师精讲、质疑解难)
一、化学方程式
问题1.下列用化学式表示的式子叫什么?写出下列各部分在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名称或涵义。
2H2O通电2H2↑+O2↑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学生总结出来,教师板书)
问题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下面的一行数字表示什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相对原子质量:P-31
O-16)
4P
+
5O2
点燃
2P2O5
124
160
284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板书)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比)
问题3.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4P
+
5O2
点燃
2P2O5
124
160
284
学生回答:1.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
2.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基本原则,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这两个基本原则,首先我们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好,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两个基本原则。
(学生活动)1、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教师活动)板书:一、书写原则。好,我们来判断下列方程式的正误,若不正确,违背了哪些原则?
(1)H2+O2
点燃
H2O2
(2)H2+O2
点燃H2O
(3)2H2+O2
点燃
2H2O
(学生活动)小组抢答。(1)错误。不符合客观事实,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而不是过氧化氢。(2)错误。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氧原子的数目不相等。(3)正确。
(教师活动)看(3)为何要在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呢?播放“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视频”讲解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师活动)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等号左右两边各原子的数目相等,这一过程就叫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那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呢?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种常用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我们以磷与氧气的反应为例。
(学生活动)与老师互动,写出P+O2—P2O5
(教师活动)最小公倍数法:找出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的元素作为配平起点,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原子个数,得出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然后再配平其它元素。(一般先配氧元素)
本题以氧原子为配平起点,式子左边的氧原子数为2,右边的氧原子数为5,2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0,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原子个数,故在O2前面配上5,P2O5前面配上2,然后在配磷元素,此时式子P+5O2—2P2O5右边的磷原子数是4,左边的磷原子数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现在式子4P+5O2—2P2O5
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相等了,就算配平了,我们把短线变成等号。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的讲解互动。
(教师活动)接下来我们练习一下,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以下式子,
Mg
+
O2
—MgO
Fe
+
O2
—
Fe3O4
HgO
—
Hg
+
O2
H2O
—
H2
+
O2
(学生活动)做练习
(教师活动)完成了吗?好,那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派代表上台完成并讲解。
(学生活动)某小组代表上台完成并讲解。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教师活动)好,学完方程式的配平,接下来我们就整体来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请哪位同学上台讲解一下
书写化学方程式步骤可归纳为:一写、二配、三注、四查(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1.写
根据化学反应的事实在式子的左边写出
反应物
的化学式,右边写出
生成物
的化学式,中间画一条短线,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
例如H2
+
O2
H2O
2.配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前面配上适当的
化学计量数
,使左、右两边同一种元素
的
原子个数
相等。例如
2H2
+
O2
—
2H2O
3.注
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如把
加热(常用“△”表示)、点燃、催化剂
等,写在等号的上方。标出生成物的状态,如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出现了气体,须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
↑
;溶液中的反应若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出现了固体,须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
↓
。
例如
2H2+O22H2O
4.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状态标注是否标了,标的是否恰当。
(教师活动)重新理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重点讲步骤三:注。一是注明反应的条件,注意点燃≠加热≠高温,点燃是指物质在燃烧时所必需的温度条件,一旦反应物被点着了就不用再加热了。如果把“点燃”写成”燃烧”就错了,因为“点燃”是反应条件,“燃烧”是实验现象。比如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高温是指当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不足以使反应发生时,需要用温度更高的酒精喷灯或煤气灯
(800℃以上),这时的反应条件写“高温”。
二是标注生成物的状态,如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出现了气体,须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
↑
;例如课本100页的2KMnO4K2MnO4+MnO2+O2↑。溶液中的反应若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出现了固体,须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
↓
。例如课本100页的2NaOH+CuSO4=Cu(OH)2↓+Na2SO4。我们把它总结为有气生气不标气
,无气生气要标气
,有固生固不标固
,无固生固要标固
。注意此处的固体指的是在溶液中的反应。
最后一步“查”,我们要检查以上三项是否正确。这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步骤。我们可以总结一个书写秘笈:左反右生等号线,配平条件带箭头。
三、导学归纳: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方法?
四、拓展运用(练习或编题自练)
1、
X
+
3O2
===
2CO2
+
2H2O
X的化学式为
。
2、根据化学方程式
2Mg
+O2
==
2MgO
计算此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
。
练习3、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中,H2O、H2、O2的质量比为(
)
A.9:1:16
B.9:1:8
C.9:2:8
D.10:1:9
五、作业布置:
名师学案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二、书写步骤:写、配、注、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