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程标准
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
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含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取得的,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情况,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认识
教学重难点 人文主义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法、问答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导学案;教师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搜集、教学社计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
教师提问:
1、1世纪时建立了基督教的人物是谁?该宗教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西欧中世纪时期是教皇的权利大还是国王的权利大?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重点知识,也为即将学习的内容做知识铺垫。
●情境导入:
展示中世纪年代尺:为什么称中世纪的欧洲为黑暗的中世纪?中世纪欧洲的黑暗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通过已学知识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过渡)中世纪的欧洲是由神来主宰世界的,那在欧洲对人的作用的认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带着问题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4课。
●(二)学习目标
(1)能说出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国 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识记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及实质。
(3)正确分析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
●(三)自学引领
1、课件展示下列问题: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文艺复兴开始的时间是 ,最早兴起于 (国家)
(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 。
(3)文艺复兴的典型代表人物有 、 、 。
(4)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品有 、 、和 、 、 。
活动:由学生代表完成选词填空,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当堂记忆:给学生2——3分钟时间记忆。
活动:由两名学生上台完成竞赛游戏“下列哪些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和作品”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学习。
补充:文艺复兴文学三杰和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四)专家解疑
1、课件展示问题
(1)为什么会兴起文艺复兴运动?
(2)什么是人文主义?
(3)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4)通过专家讲解,你对文艺复兴的人物和作品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视频播放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并做好相关记录。
3、通过微课视频解读上述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认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核心思想和实质等疑难问题,抓住本课重点,突破难点知识。
活动:回归现实 课件展示中国当前关注民生的相关图片,明确中国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史料析史
1、观察并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手中拿着的书应该是什么?
(2)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图一中的人物。
(3)左图中的世界名画叫什么?作者是谁? 该名画体现了什么精神?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材料二:文艺复兴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欧洲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三:文艺复兴使欧洲冲破了中世纪巨大束缚,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课文分析文艺复兴的影响。
师生互动: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史料分析的内容,教师深入小组指导检查。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培养学生识读分析史料及从材料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活动:中外对比,课件展示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真理标准大讨论等图文资料,认识历史事件,并分析这些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中外对比的横向联系的历史观,得出最终结论:思想解放运动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深化思想解放。
●(六)课堂小结
活动:当堂记忆4——5分钟后由两名学生上台完成小游戏:森林运动会、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引导学生将课文知识系统化,结构化;通过当堂记忆和小游戏巩固本课知识点,检测目标达成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