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内容。从“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这个视角,讲述了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以及细胞核在生物的发育、遗传和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等内容。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以后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抽象、难度较大,采用问题导学法设计容易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分析思考来解决问题,实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建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基于问题情境,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教师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推理、分析,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层层深入地理解概念,建构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②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③描述细胞核在生物的发育、遗传和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细胞膜的功能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②通过对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认识,提高类比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②逐步树立“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②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教学难点:
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②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③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四、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思路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的材料。播放“人造皮肤与细胞培养”视频。 观看视频,思考:
推测应向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什么物质?这些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的? 情景展示,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
【一】建
构
概
念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问题一:细胞需要哪些物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呢?
(一)探究:细胞中的物质
①水果中含有哪些物质?
②花生中含有哪些物质?
③肉类食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黄豆种子的燃烧实验]
现象分析:黄豆种子燃烧过程中,燃烧掉的物质的是有机物,剩下的物质是无机盐。在黄豆晒干的过程中蒸发掉的是水。不能燃烧的水和无机盐都是无机物。 ①分析回答各种生物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②观察动画,思考分析黄豆能否燃烧并释放热量?烧掉的物质是什么?燃烧后,留下的物质是什么?
通过观察实验过程、现象。得出讨论:细胞中有许多物质,如水、糖类、无机盐、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根据老师的分析,总结出构成细胞的这些物质主要分成两大类:有机物和无机物。
激起学习兴趣和培养发展性思维。
小结: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如水、无机盐和氧等,一般不含碳,统称为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一般含有碳,统称为有机物。
问题二: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它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是如何进入细胞的呢?物质进出细胞是由谁控制的?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展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讨论。 阅读课本P51(1分钟);
研讨分析,得出结论:细胞膜不是封闭的膜,它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可以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其他的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结: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问题三:细胞生活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的呢?
(三)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1.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物质进入细胞后的作用是什么?(构建细胞和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分析生活中能量的类型及转化实例。
3.出示细胞能量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总结植物体和动物体的能量来源及转化。 1.提出问题:太阳的能量是怎样转换给植物的;植物又是怎样转换给自己利用的;而动物是怎样将食物中的能量转换给自己利用的?动物的食物中的能量从何而来?
2.观看示意图,倾听老师讲解。
3.学生总结: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
1.通过生活现象来学习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知识。
2.深入生活,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类比推理能力。
小结: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能够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在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二、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问题四: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是非常复杂的,这些变化又是受谁控制的呢?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一种遗传现象,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遗传信息。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一个受精卵能够发育成我们现在的身体,说明人的受精卵具有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那么遗传信息在哪里呢?
1.分析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的控制中心在哪里?
2.分析克隆羊的身世;
3.分析细胞核、DNA和基因的关系。 阅读课本“资料分析”(1分钟);
结合资料分析,回答出“多莉的长相为什么既不像C羊,也不像A羊,而与B羊十分相像”的原因。
理解:细胞核、DNA和基因的关系。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小结:细胞核中的DNA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二】概念归纳
通过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的探究过程,与教师一起总结课标的达成情况。
得出结论: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通过总结,梳理课堂达成的教学目标。
【三】课堂检测 出示检测本堂课学习效果的习题。 做出选择,说明原因。 加强理解,巩固新知。
【四】情感升华 播放自制的“细胞的生活之歌”,感受生物的无穷魅力。 音乐欣赏,体验在生活中无处不充满学习生物的乐趣。 提高学习生物的乐趣。
作业 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本章围绕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讲述了“细胞的生活”。在这节课里,教师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教学:一是让学生了解细胞是怎样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能够说出细胞里含有的物质;二是知道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三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描述细胞质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起什么作用;四是通过资料分析“小羊多莉的身世”,让学生了解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由于本章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距离较远,教学难度较大。因此,我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实例进行知识迁移,教学方法尽量多样化,避免单纯的讲授。
理论依据:
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一直是近年来我市生物教研开展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有效教学”的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减轻负担,二是提高效率。
②生命化课堂教学理论:而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我供职于培正以来我校新课程改革一直提倡的教学方法。“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延续的地方。换句话说,让课堂有生命,就要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有快乐,就让课堂有情感,让课堂生命延续。” ---吕超(培正中学校长)
虽然名称不同,但结合在一起分析。但是我觉得两种理论是不矛盾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让课堂有生命,让课堂有快乐,创造生命化课堂。让课堂有生命是有效教学的体现,也是生命化课堂的目标。所以,在准备这次公开课时,我积极探索和尝试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融洽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使我们的教学课堂生动活泼、充满激情与生命力。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