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材的地位
本节课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三角形的性质的呈现。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映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的边角关系,并且是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直观反映(三线合一)。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相关性质。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等腰三角形内角以及边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
难点:等腰三角形中关于底和腰,底角和顶角的计算问题。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初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具直观教学法,联想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际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复习提问:向同学们出示精美的建筑物图片(展示多媒体)
问 题: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片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入新课:再次通过精美的建筑物图片,找出里面的等腰三角形。
相关概念:
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边: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
提出问题: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b.等腰三角形具备哪些性质?
2、合作探究
①动动手:让同学们制作一张等腰三角形的纸片,每个人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合在一起,同学们通过观察,能得到什么结论?(看谁得到的结论多)
②分组讨论。(把全班同学分成每四人分一组讨论得出结论,看哪一组气氛最活跃,结论又对又多.)
③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④讲评归纳: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在△ABC中,
∵ AC=AB( 已知 )
∴ ∠B=∠C (等边对等角 )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在△ABC中,AB =AC, 点 D在BC上
1、∵AD ⊥ BC
∴∠ 1 = ∠ 2 ,_BD___= DC 。
2、∵AD是中线,
∴ AD ⊥ BC ,∠ 1 =∠ 2 。
3、∵AD是角平分线,
∴ AD ⊥ BC , BD = DC 。
3、性质的应用(例题评讲)
例一:在等腰△ABC中,AB =AC, ∠A = 50°, 则∠B =_____,
∠C=______
变式练习:1、在等腰中,∠A =50°, 则∠B =___,∠C=___
2、在等腰中,∠A =100°, 则 ∠B =___,∠C=___
(变式1①) (变式1②) (变式1③)
例二:在等腰△ABC中,AB =5,AC = 6,则 △ABC的周长=_______
变式练习:在等腰△ABC中,AB =5,AC = 12,则 △ABC的周长=______
例三:在△ABC中,点D在BC上,给出4个条件:①AB=AC ②∠BAD=∠BAC ③AD⊥BC ④BD=CD,以其中2个条件作题设,另外2个条件作结论,可写出几个正确命题?(分组讨论抢答)
4、巩固提高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为 度。
(2).如图,AOB是一钢架,且∠AOB=10°,为使钢架更加坚固,需在其内部添一些钢管EF、FG、GH……,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 根。
(3)如图,已知AB=AC,BD⊥AC。 求证:∠DBC=∠A
5.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在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6.布置作业
五、教后反思
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让他们展开联想的思维,培养其能力为主旨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