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物理
年级/册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只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而物体状态的改变伴随着体积的改变。
难点分析
首先学生对密度这一物理概念理解不到位,其次学生对状态的改变及密度随之发生的变化判断不准确。
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让学生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掌握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度知识有哪些应用吗?
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PPT展示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PPT展示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密度与温度:
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即: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物质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热胀冷缩导致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
(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水的反常膨胀:
4℃以上
热胀冷缩
0℃
—
4℃
热缩冷胀
密度与物质鉴别:
原理:
实例讲解:
有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分析:a.可以求出这个球的密度,把它与铜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此球是实心的;
b.先假设它是实心的,再根据给出的铜球体积,计算出它的质量应当是多大,把计算出的值与原球的质量进行比较,如果计算结果大于原球质量,则原球是空心的;
c.先假设它是实心的,再根据给出的铜球质量,计算出它的体积应该是多少,把计算出的值与原球的体积对比,如果计算结果小于原球体积,则原球是空心的。
解法一:密度法
∵ρ球
<
ρ铜
∴
该铜球是空心的。
解法二:质量法
假设该铜球是实心的,则有:
∵m实
>
m球
∴
该铜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体积法
假设该铜球是实心的,则有:
∵
V铜
<
V球
∴
该铜球是空心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常的饼干相比,主要的优点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压缩饼干的(
)
A.密度大、体积大
B.密度小、体积小
C.密度大、体积小
D.密度一样、体积小
小结
1、密度与温度关系: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2、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3、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4.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