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21.大自然的声音
课文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在文中找出来。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概括全文,总领全文
找找大自然中的音乐家,
比比谁的音乐更美妙!!
完成音乐档案
大自然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从
唱
到
音乐家
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比喻
中心句
大自然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微风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狂风
雄伟的乐曲
从
唱
到
音乐家
美妙的声音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两种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大自然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微风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狂风
雄伟的乐曲
从
唱
到
音乐家
美妙的声音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拟人
比喻
拟声词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淙淙
潺潺
哗哗
这里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小溪汇成河流,
河流流向大海,又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微风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狂风
雄伟的乐曲
小雨滴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河流潺潺
大海哗哗
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从
唱
到
音乐家
美妙的声音
小溪淙淙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
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大自然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微风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狂风
雄伟的乐曲
下雨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河流潺潺
大海哗哗
叽叽喳喳的鸟叫
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
青蛙的歌唱
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从
唱
到
音乐家
美妙的声音
小溪淙淙
小练笔
你听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
”“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本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之情。
风的声音
声音
动物的声音
热爱
水的
主旨概括
读一读叶圣陶先生的《瀑布》,想象诗中的风景。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瀑布的声音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远望瀑布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近看瀑布《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9个字,读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第3自然段。
3、能找到第2、第3、第4自然段的关键词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
提取关键语句和词语,完成思维导图(即音乐档案)。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思维导图学习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听声音,自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第21课的生字,理解了词语,熟读了课文,还听了许多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做了这么多准备,这节课我们就正是走进课文,去看看作者写了哪些大自然中的声音,去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齐读课题)
二、入境想象,品读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在文中找出来。
课件出示: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思考:这一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概括全文,总起全文。)
或者我们可以说课文是围绕着这句话里的两个词语写的。是哪两个词语?(生:许多和美妙的)
过渡:那我们就到课文中找一找许多美妙的声音有什么,完成这份音乐档案。
2.精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音乐家”?
(1)师:“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他能演奏出许多的声音,找一找,你从哪歌词能感觉出声音多?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生:各种
不同
不一样
师:是呀,从这几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风的声音真多呀,尤其是重复出现了四次的“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声音有多美妙呢?我们接着看课文。
(2)课件出示: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说一说什么时候感受过微风,是什么感觉;何时感受过狂风,是什么感觉。
师:微风和狂风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能有感情朗读?
(4)指名读。
(5)教师指导朗读:读时注意将微风的轻柔读得轻、缓,将狂风的雄伟读得急、猛,感受风声的美妙。
(6)再指名2~3人有感情地朗读。
(7)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教师适时用手势划出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8)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9)学生背诵。
(10)师小结:真是一位可与贝多芬媲美的音乐家呀!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曲,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
3.小组合作,完成音乐档案。
过渡:利用提取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学习,完成音乐档案的剩余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小组汇报。
4.精讲第3自然段
(1)小雨滴:滴滴答答、叮叮咚咚。课件出示: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从上面的这一段话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一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预设:我听到了小雨滴落的声音,这一段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说一场音乐会开始了,敲敲打打、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声音多好听啊!连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这些描写事物声音的词,它有个名字叫“拟声词”。想象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不能也说几个?(劈劈啪啪……)
(2)小溪、河流、大海的声音。课件出示: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这么热闹的音乐会,还有哪些声音?
(小溪淙淙,小河潺潺,大海哗啦啦)
预设:我能从“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这两个词语中感受到水声越来越大。朗读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把声音的变化读出来,语调依次渐高,情感也要依次加强。
(3)指名学生读。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
师生小组合作朗读。1组读小溪,2组读河流,3.4组词大海,老师读最后一句话。(从体会“淙淙、潺潺、汹涌澎湃”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小雨滴又会演奏,又会唱歌,可真了不起!让咱们一起随着小雨滴的伴奏一起唱歌吧!(全班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
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
4.精读第4自然段。
过渡:大自然中怎么能少得了动物的声音呢!小组汇报音乐档案第三部分。
课件出示: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轻声读: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声音?
(叽叽喳喳的鸟叫,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青蛙的歌唱)
(2)谁想试着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出相应动物的叫声。)大自然中,还会有哪些动物的叫声?请学生挑战难关,说说像课文中这样的词,学着叫一叫。
①小组交流。
②学生表演。
(狗:汪汪;猫:喵喵;羊:咩咩;青蛙:呱呱……)
(3)情境互动。
师:小鸟(小虫、青蛙),你在唱什么呀?
出示句子:“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教师范读句子。
师:真是太快乐了,你们自己也读读吧。
(4)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设计意图:
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大自然的三种声音,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与自己的生活关联,通过生活体验读懂文章语言。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借助媒体手段创设情景体验,更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三、回归全文,积累语言。
1.积累语言。
预设:我喜欢“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几句,写出了小雨滴落下的各种声音。
2.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我不禁油然而生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感受。这样吧,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全班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播放钢琴伴奏曲)
音乐能陶冶情操,钢琴伴奏使学生们感受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中,朗读的同时,使学生们受到美的熏陶。
四、想象拓展,课外延伸。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试着用“总—分”的结构写几句话。如: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
小范文:
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你听,稻田里,青蛙正在开音乐会,“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好像在告诉人们“来听呀——来听呀——来听呀”,又像是给夏姑娘演奏动听的催眠曲。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在本课学习了中心句的用法,学习了“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后,让学生留心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通过小练笔,来展现自己的收获,巩固自己的所得。
课堂小结。
完成思维导图,可以去课文中提取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
2、本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布置作业。
1、根据本节课完成的思维导图,也就是音乐档案,背诵课文的第2、第3自然段。
2、自主阅读叶圣陶先生的《瀑布》。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
风
水
热爱之情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