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4 19:1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揭阳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H 1 S 32 C 12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19·浙江4月选考·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2C(?) 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
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热量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热量Q2,Q2不等于Q1
2.(2016·四川·6)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ΔH>0
B.图中Z的大小为a>3>b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 (CH4)减小
3.(2015·上海·20)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4.(2014·安徽·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规律 结论
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CH4沸点低于C2H6
D 活泼金属做原电池的负极 Mg-Al—NaOH构成原电池,Mg做负极
5.(2013·全国I)反应X(g)+Y(g)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6.(2012·全国I·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
步反应为CO(g)+ H2O(g) CO2(g) + H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 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7.(2013·安徽)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选项 x y
A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B CO的物质的量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C SO2的浓度 平衡常数K
D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CO的转化率
MgSO4(s)+CO(g)MgO(s)+CO2(g)+SO2(g) Δ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
图0
8.(2011·重庆·7)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10 的是(  )
A.CO2(g)+2NH3(g)CO(NH2)2(s)+H2O(g); △H<0
B.CO2(g)+H2(g)CO(g)+H2O(g); △H>0
C.CH3CH2OH (g)CH2=CH2(g)+H2O(g); △H>0
D.2C6H5CH2CH3(g)+O2(g)2 C6H5CH=CH2(g)+2H2O(g); △H<0
9.( 2016·海南)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为( )
A.3.8×104kJ·mol-1 B.-3.8×104kJ·mol-1
C.3.4×104kJ·mol-1 D.-3.4×104kJ·mol-1
10.( 2015·北京)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未选均不得分。)
11.(2014·海南)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 kJ/mol,463 kJ/mol,495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1/2O2(g) △H =-485 kJ/mol
B、H2O(g)=H2(g)+1/2O2(g) △H = + 485 kJ/mol
C、2 H2(g) + O2(g)=2 H2O(g) △H = + 485 kJ/mol
D、2 H2(g) + O2(g)=2 H2O(g) △H =-485 kJ/mol
12(2012·全国I)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 >0) ②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则x为( )
13如图所示,可逆反应:2A(g)+B(g) 2C(g) △H<0的图像正确的是( )
14.食品化学家研究得出,当豆油被加热到油炸温度时会产生如图所示的高毒性物质,许多疾病都与这种有毒物质有关,如帕金森综合征。下列关于该有毒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15O2
C.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D.该物质属于烃的衍生物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O2、O3、O2-、O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乙烯和乙炔互为同系物
③35Cl、37Cl互为同位素
④乙酸()和羟基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已知的键线式可写作,某有机物的键线式为,其名称正确的是(  )
A.5?乙基?2?己烯    B.2?甲基庚烯
C.3?甲基?5?庚烯 D.5?甲基?2?庚烯
三、非选择题(共56分)
17.(16分)(2010·天津·10)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 CH3OH(g);ΔH = -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 -23.5 kJ·mol-1
③ CO(g) + H2O(g) CO2(g) + H2(g);ΔH= -41.3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O2 (g)的ΔH= ___________;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⑷ 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①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______ v逆 (填“>”、“<”或“=”)。
② 若加入CH3OH后,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 = 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__________。
18.(12分)(2014·海南·15)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9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c(A)= mol·L-1,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19(9分)(2014·北京·26)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下图所示。
(1)I中NH3 和O2在加热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II中,2NO(g)+O2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3)III分两步进行,先将NO2()转化为N2O4(),再制备浓硝酸。
已知:2NO2() N2O4()△H1 2NO2() N2O4() △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
A  B C
20.(19分)(2014·广东·33)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①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③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右图的装置示意图。
参照下表格式,完善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物理量 V[0.1mol?L-1Fe2(SO4)3]/mL V[30%H2O2]/mL V[ H2O]
/mL V[O2]
/mL ③
1 a b ① d t1
2 a c b ② t2
(3)利用图21(a)和21(b)中的信息,按图21(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揭阳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题:(44分)1-10,每小题2分,共20分,11-16,每小题4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B A B C D B A A D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D A B D D

二 非选择题(共56分)
17(16分).(1) C+H2O(g)CO+H2(3分)
(2) Na2CO3+H2S==NaHCO3+NaHS(3分)
(3) -246.4kJ· mol -1 c、e (每空2分)
(4) ①> ②0.04 mol·L-1 0.16 mol·L-1·min-1 (每空2分)
【解析】
(4)此时的浓度商Q==1.86<400,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逆;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为0.6+x,则甲醇的浓度为(0.44-2x)有:400=,解得x=0.2 mol·L-1,故0.44 mol·L-1-2x=0.04 mol·L-1。
由表可知,甲醇的起始浓度度为(0.44+1.2) mol·L-1=1.64 mol·L-1,其平衡浓度为0.04 mol·L-1,10min变化的浓度为1.6 mol·L-1,故(CH3OH)=0.16 mol·L-1·min-1。
18.(12分)【答案】(1)(1分) < (1分)
(2)0.022 mol·L-1 0.09mol 80% (每空2分)
(3)c (每空2分) (4) 2.5 (每空2分)
【解析】(2)υ(A)=0.003 mol·L-1·s-1,则6s后A减少的浓度c(A)= υ(A)t=0.018 mol·L-1,故剩余的A的浓度为-0.018 mol·L-1=0.022 mol·L-1;A减少的物质的量为0.018 mol·L-1×5L=0.09mol,根据方程式的系数关系,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也为0.09mol。
由于容器的体积是固定的,通入氩气后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仍然是80%。
(3)由于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容器中压强、气体的密度都永远不变,故a、b错;c(A)随反应的进行要减小,故c可以;不论是否达平衡,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永远相等,故d错。
反应“ C(g)+D(g)A(g)+B(g)”与“A(g)+B(g)C(g)+D(g)”互为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1200℃时,C(g)+D(g)A(g)+B(g)的K==2.5。
19.(9分)【答案】(1)4NH3+5O2 4NO+6H2O(3分)
(2)①P1 ②变小 (2分)
(3)A (2分)
(19分)【答案】(1)(5分) ②收集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2分)
③(3分)
c (1分) d(1分) 收集d mL O2所需时间t/s (2分)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0.1mol?L-1Fe2(SO4)3]/mL V[30% H2O2]/mL V[ H2O]/mL V[O2]
/mL 收集d mL O2所需时间t/s
1 a b c d t1
2 a c b d t2
(3)深(2分)。由图21(a)可知H2O2分解为放热反应,H2O2分解使B瓶中温度升高,再由图21(b)可知反应2NO2(g) N2O4(g),也是放热反应,升温使平衡向左移动,增大,颜色加深(3分)
【解析】②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所以要测定不同浓度的H2O2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可以比较收集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或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③收集并测量气体的体积,我们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但要用量筒代替集气瓶,这样便于测量其体积,或者用注射器来测量体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