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第 8 周资料动点问题探究
制作人:谢同欣审核人:谢同欣
一、解答题
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 A 表示的数为 6,点 B 表示的数为﹣4,点 C 是 AB 的中点,动点 P 从点 B 出发,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x 秒(x>0).
当 x= 秒时,点 P 到达点 A.
运动过程中点 P 表示的数是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当 P,C 之间的距离为 2 个单位长度时,求 x 的值.
727710109220
727710195580如图,A、B 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 点对应的数为﹣20,B 点对应的数为 100.
请写出与 A、B 两点距离相等的点 M 所对应的数;
现有一只电子蚂蚁 P 从 B 点出发,以 6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 Q 恰好从 A 点出发,以 4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 C 点相遇,你知道 C 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吗?
若当电子蚂蚁 P 从 B 点出发时,以 6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 Q 恰好从 A 点出发,以 4 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请问:当它们运动多少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 20 个单位长度?
3.如图,点 A、B 都在数轴上,O 为原点.
点 B 表示的数是 ;
若点 B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则 2 秒后点 B 表示的数是 ;
若点 A、B 分别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而点 O 不动,t 秒后,A、
727710281940B、O 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求 t 的值.
727710499745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例如:若数轴上数 2 表示的点与数﹣2 表示的点重合,则数轴上数﹣4 表示的点与数 4 表示的点重合,根据你对例题的理解,解答下列问题:
若数轴上数﹣3 表示的点与数 1 表示的点重合.(根据此情境解决下列问题)
①则数轴上数 3 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②若点 A 到原点的距离是 5 个单位长度,并且 A、B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 B 点表示的数是 .
③若数轴上 M、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2018,并且 M、N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
如果 M 点表示的数比 N 点表示的数大,则 M 点表示的数是 .则 N 点表示的数是 .
已知数轴上 A,B 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 和 5,P 为数轴上一点,对应数为 x.
若 P 为线段 AB 的三等分点(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相等的三部分的两个点),求 P 点对应的数.
数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 P 点到 A 点,B 点距离和为 10?若存在,求出 x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若点 A,点 B 和点 P(P 点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 1,6,3 个长度单位/分,则第几分钟时,A,B,P 三点中,其中一点是另外两点连成的线段的中点?
6.如图在数轴上 A 点表示数 a,B 点表示数 b,a、b 满足|a+2|+|b﹣4|=0;
点 A 表示的数为 ;点 B 表示的数为 ;
若在原点 O 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 A 处以 1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 B 处以 2 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秒),
①当 t=1 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 当 t=3 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
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直接写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
7.已知数轴上有 A、B、C 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 P 从 A 出发,沿 AC 方向,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 C 运动,设点 P 运动时间为 t 秒.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点 P 到点 A、C 的距离,PA= ;PC= .
当点 P 运动到点 B 时,点 Q 从 C 点出发,沿 CA 方向,以每秒 3 个单位的速度向 A 点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①当 t= ,点 P、Q 相遇,此时点 Q 运动了 秒.
②请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出在 P、Q 同时运动的过程中 PQ 的长.
746760147955
8.如图 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
点 B 在点 A 右边距 A 点 4 个单位长度,求点 B 所对应的数;
在(1)的条件下,点 A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 B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点 A 运动到﹣6 所在的点处时,求 A,B 两点间距离.
727710529590在(2)的条件下,现 A 点静止不动,B 点沿数轴向左运动时,经过多长时间 A,B 两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
参考答案
一、解答题
1.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 A 表示的数为 6,点 B 表示的数为﹣4,点 C 是 AB 的中点,动点 P 从点 B 出发,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x 秒(x>0).
当 x= 5 秒时,点 P 到达点 A.
运动过程中点 P 表示的数是 2x﹣4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当 P,C 之间的距离为 2 个单位长度时,求 x 的值.
727710111125
【分析】(1)直接得出 AB 的长,进而利用 P 点运动速度得出答案;
根据题意得出 P 点运动的距离减去 4 即可得出答案;
利用当点 P 运动到点 C 左侧 2 个单位长度时,当点 P 运动到点 C 右侧 2 个单位长度时,分别得出答案.
【解答】解:(1)∵数轴上的点 A 表示的数为 6,点 B 表示的数为﹣4,
∴AB=10,
∵动点 P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
∴运动时间为 10÷2=5(秒),
故答案为:5;
(2)∵动点 P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
∴运动过程中点 P 表示的数是:2x﹣4;
故答案为:2x﹣4;
(3)点 C 表示的数为:[6+(﹣4)]÷2=1, 当点 P 运动到点 C 左侧 2 个单位长度时, 2x﹣4=1﹣2
解得:x=1.5,
当点 P 运动到点 C 右侧 2 个单位长度时, 2x﹣4=1+2
解得:x=3.5
综上所述,x=1.5 或 3.5.
7277105016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正确分类讨论得出 PC 的长是解题关键. 2.如图,A、B 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 点对应的数为﹣20,B 点对应的数为 100.
请写出与 A、B 两点距离相等的点 M 所对应的数;
现有一只电子蚂蚁 P 从 B 点出发,以 6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 Q 恰好从 A
点出发,以 4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 C 点相遇,你知道 C 点对应的数是
多少吗?
若当电子蚂蚁 P 从 B 点出发时,以 6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 Q 恰好从 A 点
出发,以 4 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请问:当它们运动多少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 20 个单位长度?
【分析】(1)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解;
此题是相遇问题,先求出相遇所需的时间,再求出点 Q 走的路程,根据左减右加的原则,可求出﹣ 20 向右运动到相遇地点所对应的数;
此题是追及问题,分相遇前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 20 个单位长度,相遇后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 20 个单位长度,列出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1)M 点对应的数是(﹣20+100)÷2=40;
(2)它们的相遇时间是 120÷(6+4)=12(秒),即相同时间 Q 点运动路程为:12×4=48(个单位),即从数﹣20 向右运动 48 个单位到数 28;
(3)相遇前:(100+20﹣20)÷(6﹣4)=50(秒),相遇后:(100+20+20)÷(6﹣4)=70(秒).
故当它们运动 50 秒或 70 秒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 20 个单位长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数轴上点的运动,还有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注意用到了路程=速度×时间. 3.如图,点 A、B 都在数轴上,O 为原点.
点 B 表示的数是 ﹣4 ;
若点 B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则 2 秒后点 B 表示的数是 0 ;
若点 A、B 分别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而点 O 不动,t 秒后,A、
727710281305B、O 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求 t 的值.
【分析】(1)根据数轴即可求解;
根据﹣4+点 B 运动的速度×t=经过 t 秒后点 B 表示的数,即可得出结论;
找出 t 秒后点 A、B 表示的数,分①点 O 为线段 AB 的中点,②当点 B 是线段 OA 的中点,③点 A 是线段 OB 的中点,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出此时的 t 值.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点 B 表示的数是﹣4;
(2)2 秒后点 B 表示的数是﹣4+2×2=0;
(3)①当点 O 是线段 AB 的中点时,OB=OA, 4﹣3t=2+t,
解得 t=0.5;
②当点 B 是线段 OA 的中点时,OA=2OB, 2+t=2(3t﹣4),
解得 t=2;
③当点 A 是线段 OB 的中点时,OB=2 OA,
3t﹣4=2(2+t),
解得 t=8.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 t 的值是 0.5,2 或 8.
故答案为:﹣4;0.
7277101053465【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以及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结合点 B 初始位置找出经过 t 秒后点 B 表示的数;(3)分三种情况考虑. 4.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例如:若数轴上数 2 表示的点与数﹣2 表示的点重合,则数轴上数﹣4 表示的点与数 4 表示的点重合,根据你对例题的理解,解答下列问题:
若数轴上数﹣3 表示的点与数 1 表示的点重合.(根据此情境解决下列问题)
①则数轴上数 3 表示的点与数 ﹣5 表示的点重合.
②若点 A 到原点的距离是 5 个单位长度,并且 A、B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 B 点表示的数是 ﹣7 或 3 .
③若数轴上 M、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2018,并且 M、N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
如果 M 点表示的数比 N 点表示的数大,则 M 点表示的数是 1008 .则 N 点表示的数是 ﹣1010 .
【分析】①数轴上数﹣3 表示的点与数 1 表示的点关于点﹣1 对称,1﹣(﹣3)=4,而﹣1﹣4=﹣5,可得数轴上数 3 表示的点与数﹣5 表示的点重合;
②点 A 到原点的距离是 5 个单位长度,则点 A 表示的数为 5 或﹣5,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 B 点表示的数是﹣7 或 3;
③依据 M、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2018,并且 M、N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M 点表示的数比 N 点表示的数大,即可得到 M 点表示的数是 1008,N 点表示的数是﹣1010.
【解答】解:①∵数轴上数﹣3 表示的点与数 1 表示的点关于点﹣1 对称,1﹣(﹣3)=4,而﹣1﹣4=﹣ 5,所以数轴上数 3 表示的点与数﹣5 表示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5;
②点 A 到原点的距离是 5 个单位长度,则点 A 表示的数为 5 或﹣5,
∵A、B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
∴当点 A 表示﹣5 时,﹣1﹣(﹣5)=4,﹣1+4=﹣3, 当点 A 表示 5 时,5﹣(﹣1)=6,﹣1﹣6=﹣7,
∴B 点表示的数是﹣7 或 3;
故答案为:﹣7 或 3;
③M、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2018,并且 M、N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
∴﹣1+ 1 ×2018=1008,﹣1- 1 ×2018=﹣1010,
2 2
又∵M 点表示的数比 N 点表示的数大,
∴M 点表示的数是 1008,N 点表示的数是﹣1010,
故答案为:1008,﹣10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轴的认识,掌握数轴的定义和点的对称性是解题的关键.
5.已知数轴上 A,B 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 和 5,P 为数轴上一点,对应数为 x.
若 P 为线段 AB 的三等分点(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相等的三部分的两个点),求 P 点对应的数.
数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 P 点到 A 点,B 点距离和为 10?若存在,求出 x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若点 A,点 B 和点 P(P 点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 1,6,3 个长度单位/分,则第几分钟时,A,B,P 三点中,其中一点是另外两点连成的线段的中点?
【分析】(1)先求出 AB 之间的距离,再根据 P 点的位置,求出它对应的数.
因分情况进行讨论 P 点在 A 点左侧,AB 中间和 B 点右侧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可列出方程求出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1)因数轴上 A、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2 和 5,所以 AB=7,
又因 P 为线段 AB 的三等分点,
所以 AP=7÷3= 7 或 AP=7÷3×2= 14 ,
3 3
所以 P 点对应的数为 1 或 8 ;
3 3
(2)若 P 在 A 点左侧,则﹣2﹣x+5﹣x=10, 解得:x= ? 7 ;
2
若 P 在 A 点、B 中间,
∵AB=7,
∴不存在这样的点 P;
若 P 在 B 点右侧,则 x﹣5+x+2=10,
解得:x= 13 ;
2
(3)设第 x 分钟时,点 A 的位置为:﹣2﹣x,点 B 的位置为:5﹣6x,点 P 的位置为:﹣3x,
①当 P 为 AB 的中点,则5﹣6x+(﹣2﹣x)=2×(﹣3x),解得:x=3;
②当 A 为 BP 中点时,则2×(﹣2﹣x)=5﹣6x﹣3x,
解得:x= 9 ,
7
③当 B 为 AP 中点时,则2×(5﹣6x)=﹣2﹣x﹣3x,
解得:x= 3 ,
2
答:第 9 分钟时,A 为 BP 的中点;第 3 分钟时,B 为 AP 的中点;第 3 分钟时,P 为 AB 的中点.
7 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轴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轴和路程问题,列出一元一
次方程求解,注意分情况讨论,不要漏解.
6.如图在数轴上 A 点表示数 a,B 点表示数 b,a、b 满足|a+2|+|b﹣4|=0;
点 A 表示的数为 ﹣2 ;点 B 表示的数为 4 ;
若在原点 O 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 A 处以 1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 B 处以 2 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秒),
①当 t=1 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3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2 ; 当 t=3 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5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2 ;
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直接写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
【分析】(1)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确定出 a,b 即可;
(2)①根据运动确定出运动的单位数,即可得出结论.
②根据(I)0<t≤2,(Ⅱ)t>2,根据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列出关于 t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1)∵|a+2|+|b﹣4|=0;
∴a=﹣2,b=4,
∴点 A 表示的数为﹣2,点 B 表示的数为 4,
故答案为:﹣2,4;
(2)①当 t=1 时,
∵一小球甲从点 A 处以 1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
∴甲小球 1 秒钟向左运动 1 个单位,此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3,
∵一小球乙从点 B 处以 2 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
∴乙小球 1 秒钟向左运动 2 个单位,此时,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4﹣2=2,
故答案为:3,2; 当 t=3 时,
∵一小球甲从点 A 处以 1 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
∴甲小球 3 秒钟向左运动 3 个单位,此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5,
∵一小球乙从点 B 处以 2 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
∴乙小球 2 秒钟向左运动 2 个单位,此时,刚好碰到挡板,改变方向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 1 秒钟,运动
个单位,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2.
②当 0<t≤2 时,得 t+2=4﹣2t,
解得 t= 2 ;
3
当 t>2 时,得 t+2=2t﹣4, 解得 t=6.
故当 t= 2 秒或 t=6 秒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
故答案为:5,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点的运动特点,解本题的关键是抓住运动特点确定出结论.
7.已知数轴上有 A、B、C 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 P 从 A 出发,沿 AC 方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 C 运动,设点 P 运动时间为 t 秒.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点 P 到点 A、C 的距离,PA= t ;PC= 36﹣t .
当点 P 运动到点 B 时,点 Q 从 C 点出发,沿 CA 方向,以每秒 3 个单位的速度向 A 点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①当 t= 21 ,点 P、Q 相遇,此时点 Q 运动了 5 秒.
②请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出在 P、Q 同时运动的过程中 PQ 的长.
746760146685
【分析】(1)根据题意容易得出结果;
(2)①根据路程和=20,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②根据两点间的距离,要对 t 分类讨论,t 不同范围,可得不同 PQ.
【解答】解:(1)PA=t;PC=36﹣t;
(2)①有依题意有t+3(t﹣16)﹣16=20, 解 得 :t=21, t﹣16=21﹣16=5.
故当 t=21,点 P、Q 相遇,此时点 Q 运动了 5 秒. 答案为:24 或 30;
②当 16≤t≤21 时 PQ=36﹣t﹣3(t﹣16)=84﹣4t; 当 21<t≤28 时 PQ=3(t﹣16)+t﹣36=4t﹣84. 故答案为:t,36﹣t;21,5.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2)②题,对 t 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8.如图 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
点 B 在点 A 右边距 A 点 4 个单位长度,求点 B 所对应的数;
在(1)的条件下,点 A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 B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点 A 运动到﹣6 所在的点处时,求 A,B 两点间距离.
727710529590在(2)的条件下,现 A 点静止不动,B 点沿数轴向左运动时,经过多长时间 A,B 两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
【分析】(1)根据左减右加可求点 B 所对应的数;
先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运动时间,再根据列出=速度×时间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运动后的 B 点在 A 点右边 4 个单位长度;运动后的 B 点在 A 点左边 4 个单位长度;列
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1)﹣2+4=2.
故点 B 所对应的数;
(2)(﹣2+6)÷2=2(秒), 4+(2+2)×2=12(个单位长度). 故 A,B 两点间距离是 12 个单位长度.
运动后的 B 点在 A 点右边 4 个单位长度,
设经过 x 秒长时间 A,B 两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2x=12﹣4,
解得 x=4;
运动后的 B 点在 A 点左边 4 个单位长度,
设经过 x 秒长时间 A,B 两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2x=12+4,
解得 x=8.
故经过 4 秒或 8 秒长时间 A,B 两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根据行程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