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百年的美丽》(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百年的美丽》(课件)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23 20: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梁衡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作品有《梁衡文集》和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政论集《继承与超越》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四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和师范教材。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伟人在社会上在人民群众中的作用已经很大很大了,但这主要是靠他们的伟业、理论。人们接受的是他们的结果,是被舍弃了过程之后的结果,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在许多地方他们与读者并没有沟通。文学就是要把这个结果之前的过程揭示出来,就是要有血有肉,沟通情理,让读者觉得可亲可信,所以我不想再重复那些结果,而是努力‘顺藤摸瓜’,去找那些碧绿的叶子和芬芳的花朵,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果之初、果之前的样子。
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 贝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906年皮埃尔 居里不幸被马车撞死,但居里夫人并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继续研究,于1910年与德比恩一起分离出纯净的金属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
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几个月,她的女儿依伦和女婿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宣布发现人工放射性(他们俩因此而荣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的研究工作的杰出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感知课文 了解大意
朗读全文
思考:
培根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可为什么作者却认为居里夫人的美可以跨越百年呢?
1、如何理解居里夫人的“美” ?
她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美
2、课文是怎样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
品析全文 理解人品
外在美:
正面叙述
侧面描写
正面叙述
漂亮的外貌已足以使她讨得周围所有人的喜欢。
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
侧面描写
男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倾慕者
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居里夫人的美貌
内在美的表现:
(1)治学严谨 积极探索
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2)艰苦奋斗
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玛利终日的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社会环境恶劣——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3)忘我执着
居里夫人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碴,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4)有自制力
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
(5)自信
她对哥哥说:‘毫无疑问,我们家里的人有天赋,必须使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
(6)献身精神
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无力。
(7)淡泊名利
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整体理解 全面把握
你如何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呢?
作为外在美而言:美丽之所以可以跨越百年是因为居里夫人在科学上作出的伟大贡献和种种崇高的品格,正是她的品格使居里夫人美丽的容颜在人们的心中定格,在人们心中延续。
作为内在美而言:居里夫人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
第二课时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居里夫人是一位伟人,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她所取得的科学成果,还包括她那跨越百年的美丽。作者就是想要通过他的文笔,将居里夫人同我们的距离拉进。
请同学们纵览课文,看看作者是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让我们更为全面的认识居里夫人的?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如何表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2、如何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在美。
直接的外貌描写
1、漂亮的外貌已足以使她讨得周围所有人的喜欢
2、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
侧面描写(衬托)
男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倾慕者
比喻
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将尖端的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浅白、明了,同时说明她治学严禁,积极探索)
引用
1、莫泊桑在他的名著《项链》中说:“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宗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以此作为反面论据,对其作出了反思和议论,指出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狠漂亮的女子,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
(自立、自强)
2、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引用哲人的话从变与不变两个角度总结了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和她这一成就的不朽价值。既增强了文学性,同时也使文章浑然天成。
3、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对道德的高度评价,有说服力。
比较
1、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动心;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理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划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而在地球那一边的法国,一个波兰女子也这样心静,这样执着,这样的耐得苦寒。她以25岁的妙龄,面对追求者如潮而不心动。
结合中国人所熟知的著名人物,巧妙地赞美居里夫人,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2、 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佗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革命,科学革命。
以类比的方式给予了居里夫人的发现以高度的评价。
与诸葛亮。毛泽东进行类比。
行为 语言
排比 比喻
思考
作者通过这样多种手法,生动、形象地让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了居里夫人的美。那么在这些美中,那种才是作者所要重点颂扬的呢?(内在美)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其美貌呢?
提示:
说明那么漂亮的女子,不被其美貌所干扰牵制,在艰苦的环境下干大事业是不易的,突出了其内在美,表现了居里夫人不被外在美干扰,专注科学,坚定、刚毅,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拓展延伸
数年前一位母亲对我说她刚上初中的女儿成绩下降,为什么?答曰:“知道爱美了,上课总用铅笔杆做她的卷卷头。”美对人来说是一种附加,就像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
这是针对社会上不少少女青年吃“青春饭”的问题。我们班的女同学们能够坐在这里,都是有着自己远大志向的,我并不担心大家会去走吃青春饭这条路。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那么大家如何理解作者“美对人来说是一种附加,就像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这句话呢。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