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乾隆帝
(1711-1799)
华盛顿
(1732-1799)
中国与世界
中国古代史人物
世界近代史人物
19世纪初以前,中国经济总量仍雄居世界榜首。1700年,中国、西欧的GDP在世界的占比分别为22.3%和22.5%,1820年则分别为32.9%和23.6%。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落后?!
这又如何解释?
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要理解中国的衰落,就必须懂得中国早先取得的成就。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程标准与学习内容:
阅读教材,回答:中国的“领先”,得益于经济发展的哪些表现?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
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壹
1.农业的发展
①明朝中期,美洲高产作物玉米、甘薯引进中国,在全国推广(生长能力强、对土地条件要求低)
,大幅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地区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加工、副业)
明清粮食生产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明清时期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官营手工业受到冲击,推动着私营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壹
2.手工业领域的新变化
明朝后期,在南方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开设工场,自由雇佣劳动力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请阅读教科书P97的“史料阅读”
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壹
3.商业的繁荣
①白银成为普遍货币,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商业资本集聚
②地域性商帮:徽商
晋商
③一批工商业市镇兴起
明·仇英《南都繁会图》
从右图中,你能得出有关明代商业的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阅读材料,请大家思考,明清时期的“商业革命”与西方相比有何不同?
材料 相对应于16~18世纪的欧洲商业革命,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以及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其发展同样受到强大的阻碍,最终难以长成一支独立的力量。
——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提示:
西方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商品的种类数量增多,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推动了欧洲由传统的中世纪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中国的商业革命指:规模性的商业经济区域形成,商帮为兴起,长途贩运出现,商品经济繁荣,商业市镇增多,农产品商品化水平提高,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但传统的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使得明清经济在生机中潜伏着危机。
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壹
4.繁荣下暗藏的危机
国家太平日久,人口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为商为贾,奔走四方;又百工技术,吴人为众,而常若不足。
——乾隆《吴县志》
明初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后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矣。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记》
有明一代,时值
“明清小冰期”,气候趋于寒冷干燥。是时,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灾荒严重。……江南表面看似活跃的商业活动及手工业生产实则后继无力,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
——赵玉田《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人地危机
经济危机
环境危机
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壹
4.繁荣下暗藏的危机
此时的中国与世界
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贰
1.陆王心学:王守仁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贰
2.李贽:离经叛道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明清之际……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时代,八股取士陈腐不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使得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贰
3.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共同之处: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1)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2)顾炎武: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王夫之: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贰
【思考】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思想领域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层面: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阶级层面:市民阶层壮大,个性解放诉求强烈
思想层面:理学僵化,知识界空疏学风,因循守旧
政治层面: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压抑人性
影响: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有利于人性解放;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带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但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自身缺陷,并未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小说与戏曲
叁
作者
作品
特征
小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长篇白话小说
章回体
元末明初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
吴承恩
《西游记》
神话小说
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
清
曹雪芹
《红楼梦》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
戏曲
汤显祖
《牡丹亭》
追求爱情
传奇剧本
孔尚任
《桃花扇》
现实历史剧
晚明以来,一方面是充斥于正史、方志中无数贞节烈女的事迹,另一方面,却涌现了大量以情欲为主题的市井小说,专以叙床第之事为能事,这正反应了晚明男女关系渐趋松弛,人性觉醒,世风为之一巨变。
——葛剑雄
清代沈容圃《同光名伶十三絕》畫像,标志着京剧艺术走向成熟。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小说与戏曲
叁
【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繁荣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②印刷术和出版业的发展。
③小说戏曲多推崇人性解放,适应了多数人的文化需求。
④社会矛盾尖锐,文人批判现实。
⑤继承发展了历代的文学。
科技
肆
领域
作品
作者
医学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农学
《农政全书》
徐光启
工艺学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地理学
《徐霞客游记》
徐宏祖
1.传统科技:成就总结阶段,未转化为近代科学
科技
肆
介绍西方工业技术的徐光启、王征诸人,都是儒生士大夫,平日与一般工匠并无直接的接触,以致外来的新知未能传递于实际从事生产的产业界。简言之,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与生产事业脱节...
——《万古江河》
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
科技
肆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被一些保守的士大夫斥为“邪说惑众”,攻击说“直欺以其目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听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
2.明朝后期,欧洲传教士传播西方科技知识
欧洲的许多变化,不论是建立民族国家,还是由启蒙运动引发的种种思潮,其立场都是反对罗马教廷的,天主教教士因其地位,不会以同情的心态,向中国人揭示欧洲正在进行中的变化。
——《万古江河》
利玛窦与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
利玛窦等教士陆续来华,介绍西方文化
明末
时
间
从传教士学习数学、历法、机械等知识
清·康熙
“礼仪之争”,传教工作被禁,西方学术传播通道受限
康熙
五十六年
(罗马教廷:禁止祭孔祭祖)
受阉割的“西学东渐”
“脱节”!
生产领域与学术成果
主流思想与通俗文化
古代中国与近代世界
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要理解中国的衰落,就必须懂得中国早先取得的成就。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自然经济占据压倒性优势
日益僵化的君主专制政体
儒学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闭关自守、“天朝上国”
“领先”?
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