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本大题共
DCA
题
6.(1)冬至(1分)晨(1分
(2)E(1分
分)16(2分)
(4)该日,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1分);该日到次年春分期间,昼短夜长但昼渐长
渐短(2分);春分,昼夜等长(1分)
分),河流侵蚀作用强(1分),河床较深(1分)
水沉积(1分)形成
长江挟带着泥沙到达入海囗附近,河道展宽,加之海洋
潮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缓,河流挟
沙便会沉积下来
3)长江水
转
分),向右偏
分),水流侵蚀
挟带的泥沙在北岸堆积(1分),最终与北岸
(1)冷锋(2分
蒙
利亚(亚洲高压)(2分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冷暖气团相遇(1分
团前缘插入暖
分),使暖气团被迫抬升(1分),暖气团在抬升过程
(气温降低)(1分),其
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2分)未来
京晴转多云,风向偏北并逐渐增强(2分);次
右出现雨
分);其后
气压升
(1)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3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夏季炎热多雨,盛行东南风(偏南风);冬季温和
兩,盛行西北风(偏北风)。(4分)
(3)树木种类多样,森林高大茂密,植被分层分布
其中2点得4分
案
第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B)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90°W
0
0
B
2.下图分别示意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乙),甲图M点的
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
8371670
速度/kmh
月份
A.30°1月
B.60°7月
C.60°1月
D.30°7月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绘成
简图(如图).据此完成3~4题。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方向
高二地理试题(B)第1页(共8页)
3.①地的纬度是
B.23°26′S
C.23026N
D.66°34′N
4.影响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的是
A.地球自转速度
B.地球公转速度
C.日地距离
黄赤交角
下图示意山东省某中学2019年11月9日某时刻一间朝南教室一隅的太阳光照情况。据此
完成5~6题。
照片的拍摄时间大约是
A.6:00
B.10:00
D.18:00
6.2019年11月期间,每天同一时刻黑板上的光照面积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许多山脉的核心部分都是花岗岩。下图分别示意花岗岩和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7
9题。
甲-乙
变质岩
丙
高二地理试题(B)第2页(共8页)
7.下列对花岗岩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浆快速冷却②岩浆较慢冷却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B.①④
D.②④
8.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花岗岩形成过程的序号是
A.①
B.②
④
9.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代表的物质是
A.岩浆
B.沉积岩
C.岩浆岩
D.沉积物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0~11题。
甲}
10.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11.有关褶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断层分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
B.从形态上看,向斜一般是岩石向上拱起
C.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D.在地貌上,背斜都发育成山岭
12.青藏高原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B.②⑤⑥
C.④4⑤
D.③④⑥
高二地理试题(B)第3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