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学期富顺一中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元素优质课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下学期富顺一中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元素优质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0-24 14:44:05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C

12.01
H

1.0008
30 Zn

65.41
Fe

55.85
Ca

40.08
课题 2 元 素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P

30.97
Na

22.99
富顺一中 刘立建
进入广告
我有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质子
中子
电子
我也有8个质子 ,但有10个中子,8个电子
我也有8个质子,但有9个中子,8个电子
因为我们的质子数都是8所以统称氧元素
质子
中子
电子
6个质子,6个中子,6个电子。
6个质子,7个中子,6个电子。
6个质子,8个中子,6个电子。
我是碳原子
我也是碳原子
我也是碳原子
它们总称为什么元素
碳元素
我们来总结:什么是元素?
注:
一、元素: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一类原子的总称”:
微观概念的集合,是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元素常用于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
例如:二氧化碳由 组成。
碳元素和氧元素
2、原子和元素的区别和联系
原 子 元 素


联系
1、是化学变化中的 粒子。是微观概念。
1、是一类原子(核电荷数相同)的总称。是 概念
原子与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的 (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从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物质的构成
3、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
2、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 ,
如:氧分子由 构成
金属铁由 构成
如:氧气由 组成
最小
宏观
氧原子
铁原子
氧元素
核电荷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1)、水(H2O)是由 组成,由 构成。
一个水分子由 构成。
2)、有关二氧化硫(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硫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二氧化硫分子里含有1个硫元素和2个氧元素;
④每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
×
① ④
氢、氧元素
水分子
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
3、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
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元素的种类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我来归纳: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信不信由你】李洪志说,他在适当的时候发功,能将水变成汽油?(汽油里主要含有碳、氢元素。)
一起探究
水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
通电
O
O
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通电
H
H
H
H
O
H
H
O
H
H
H
H
H
H
O
O
氢原子 氧原子
+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钅”及汞
固态非金属元素 “石”
气态非金属元素“气”
液态非金属元素“氵”
稀有气体元素
如:氦、氖、氩
4、元素的分类(只有一百多种):
如:铁、铜
如:氢、氧
如:溴
如:碳、磷


5、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
(1)、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是 。
②思考:为什么农业上要给农作物施氮肥、磷肥等化学肥料?



土壤中缺乏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元素
前四位:氧、硅、铝、铁
(2)、生物细胞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氧 65 氮 3 钾 0.35 镁 0.05
碳 18 钙 1.5 硫 0.25 铜锌硒钼氟氯碘钴锰铁 0.7
氢 10 磷 1.0 钠 0.15 其他 微量
5、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②思考:为什么营养专家呼吁青少年不能偏食,要合理膳食?
(1)、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氧、硅、铝、铁


人体需要多种元素,青少年时期需要量更大。所以要合理膳食补充各种营养元素。
1、元素符号及书写
镁 mg 氯 cL 汞 HG
下列元素符号对吗?
镁 Mg
氯 Cl
汞 Hg
二、元素符号:
注: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一大二小)
写一写:
铜 银 碘 氢
Cu A I H
g
氧元素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中的一个原子
一个氧原子
只能表示 2个氧原子
注:前面有化学计量数的,只具有微观意义:表示几个某原子
2、元素符号的意义
2O呢?
宏观意义
微观意义
你想想:
H、2H表示什么?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中的一个原子
注:前面有化学计量数的,只具有微观意义:表示几个某原子
2、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意义
微观意义
1)、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5个钾原子: 磷元素:
5K
Cl:
2Mg:
nS:
氯元素或一个氯原子
2个镁原子
n个硫原子
P
二、元素符号
(一大二小)
2、 元素符号
1、元素
概念
含量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的分类
书写方法
元素符号意义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C
(2)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②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
①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
练一练
(3).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铁、镁、锌、钙”是指 (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非金属
(4).地壳里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由低到高依次是( )
A、 氧、硅、铝、铁 B、 氧、硅、铁、铝
C、 铁、铝、硅、氧 D 、铝、铁、硅、氧
C
C
营养成分 铁 镁 锌 钙
含量
㎎/g
4.5~5 90~
100
3~4 280~
300
练一练
(5)、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6)、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5个氧原子: 1个铜原子: 锌元素 :
5O
Cu
Zn
N :
3Ca:
氮元素或一个氮原子
三个钙原子
练一练
PK
【规则】
在两队分别选一位代表,同时判断相应元素的元素符号是否正确。判断得又快又准的队获胜!
氢 H
氟 F
钠 Na
氦 Ar
铝 Cl
铁 Fe
钙 Ba
铜 Cu
氧 O
磷 P
镁 Mn
氯 Al
硅 Si
锌 Zn
锰 Mg
银 Hg
He
Al
Ca
Mg
Cl
Mn
Ag《课题2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富顺一中 刘立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内涵;
2.熟记常见元素的符号;
3.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元素的概念,以及元素与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3.通过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对元素符号的认识和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强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的认识;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记忆
三、教学过程:
【引人】
播放视频,从身边事物引出元素
【新授】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 (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 的 。
注:⑴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 ,不讲 。
⑵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 决定,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不同。
⑶元素常用于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例如:二氧化碳由 组成。
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 子 元 素
区别 1、是化学变化中的 粒子。是微观概念 是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的总称。是 概念
2、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物质的构成如:氧分子由 构成;铁由 构成 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例如:氧气由 组成。
联系 原子与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的 (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变化?元素呢?
在化学变化前后, 起了变化。元素的种类 。
4、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如:铁、铜)“钅”包括汞
气态非金属元素(如:氧、氮)“气”
元素 非金属元素 液态非金属元素(如:溴)“氵”
固态非金属元素(如:磷、硅)“石”
稀有气体元素 (如:氦、氖、氩)
5、自然界中元素的分布:
⑴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是 。
②思考:为什么农业上要给农作物施氮肥、磷肥等化学肥料?
⑵生物细胞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氧 65 氮 3 钾 0.35 镁 0.05
碳 18 钙 1.5 硫 0.25 铜锌硒钼氟氯碘钴锰铁 0.7
氢 10 磷 1.0 钠 0.15 其他 微量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②思考:为什么营养专家呼吁青少年不能偏食,要合理膳食?
(二)元素符号:
1、国际上统一用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当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铜 银 碘 氢
2、书写:“一大”“二小”。写一写老师要求的元素符号:
3、意义:
⑴表示 ⑵表示
思考:如何表示多个原子?
【小结】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
【布置作业】 1、学案后的练习 2、记忆巩固75页表中的元素符号
《课题2 元素》第一课时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内涵;
2.熟记常见元素的符号;
3.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记忆
三、学习要点: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 (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 的 。
⑴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 决定,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不同。
⑵元素是一个 概念。原子是一个 概念。(填“宏观”或“微观”)
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 子 元 素
区别 1、是化学变化中的 粒子。是微观概念 是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的总称。是 概念
2、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物质的构成如:氧分子由 构成;铁由 构成 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例如:氧气由 组成。
联系 原子与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的 (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变化?元素呢?
在化学变化前后, 起了变化。元素的种类 。
4、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如:铁、铜)“钅”包括汞
气态非金属元素(如:氧、氮)“气”
元素 非金属元素 液态非金属元素(如:溴)“氵”
固态非金属元素(如:磷、硅)“石”
稀有气体元素 (如:氦、氖、氩)
5、自然界中元素的分布:
⑴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是 。
②思考:为什么农业上要给农作物施氮肥、磷肥等化学肥料?
⑵生物细胞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氧 65 氮 3 钾 0.35 镁 0.05
碳 18 钙 1.5 硫 0.25 铜锌硒钼氟氯碘钴锰铁 0.7
氢 10 磷 1.0 钠 0.15 其他 微量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②思考:为什么营养专家呼吁青少年不能偏食,要合理膳食?
(二)元素符号:
1、国际上统一用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当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铜 银 碘 氢
2、书写:“一大”“二小”。写一写老师要求的元素符号:
3、意义:
⑴表示 ⑵表示
思考:如何表示多个原子?
【练习】
1、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 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D.“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
2、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B. 二氧化碳由1个碳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
C. 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3、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对健康不利,原是因油炸食品中含有有害物质丙烯醛(C3H40),丙烯醛由 组成,一个丙烯醛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4、葡萄糖是人的能量来源之一,在人体内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量。请回答:葡萄糖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可能还有哪些元素?
5、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H 、
2N Fe 、
6、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
碳元素______, 钠元素_______, 3个锰原子_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 4个银原子_______。
一个铁原子 三个硫原子 四个汞原子
7、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硫,④五氧化二磷,⑤高锰酸,⑥氯酸钾,⑦氯化钾,⑧河水,⑨糖水,⑩汽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含有氧元素的是_________;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