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9.2阿基米德原理(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9.2阿基米德原理(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4 22:2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阿基米德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小凯进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正确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图中



分别表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还需要测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并用到液体的密度
B.
表明物块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C.
物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D.

,则说明本次实验结果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2.
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丁、甲、乙、丙
D.
乙、甲、丁、丙
3.
甲、乙、丙、丁是四个形状、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体,图中表示它们在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其中受浮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4.
有一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牛,把它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
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
A.
一定为

B.
可能为

C.
一定为

D.
可能为

5.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有如图所示的四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④③
6.
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丁、甲、乙、丙
7.
某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之间的大小关系
?
A.

B.
C.
D.
8.
将重
牛的金属实心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杯中,若溢出的水重
牛,小球所受的浮力为
?
A.

B.

C.

D.

9.
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
、高为
,体积为
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
A.
B.
C.
D.
10.
将重为
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
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
A.
一定为
B.
一定为
C.
可能为
D.
可能为
11.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
;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B.
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C.
铁块受到的浮力
D.
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12.
预计
年通车的雨城区“大兴二桥”在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如图甲所示,假设一正方体构件从江面被匀速吊入江水中,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逐渐增大,构件所受浮力
、钢绳拉力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构件的边长为
B.
构件的密度为
C.
浮力

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①图线
D.
当构件的下表面距江而
深时,构件上表面受到江水的压强为
13.
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碎石子,则人感觉
?
A.
脚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
B.
脚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
脚疼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D.
脚疼越来越轻,因为水对人的压力越来越大
14.

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最大浮力为
?
A.
一定小于

B.
一定大于

C.
一定等于

D.
可以大于

15.
已知空气的密度等于
,一个成年人在空气中所受到的浮力最接近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40分)
16.
中国国家跳伞队的
名运动员在闸北大宁灵石公园上方的千米高空跳起了“空中芭蕾”空中跳伞表演,给节日的闸北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包括装备)的体积为

,则他受到空气的浮力为
?牛。(已知
千克/米
)。
17.
浸在液体或
?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
?,浮力的大小等于
?。
18.
洋山深水港中一艘引航船,它的排水量为
吨,它所受的浮力为
?牛,如果港水的密度近似等于淡水,则引航船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
19.
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当物体
?或
?浸在液体中时,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表达式为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
?。
20.
体积相同的木球和铝球,放入水中,如图所示,木球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铝球受到的浮力。
21.
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公式
?来表示,从这个公式中可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
?,另一个是
?。
22.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小婷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图甲、乙两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石块受到的
?,图丙、丁两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和操作方便,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23.
如图所示是“验证
?原理”实验的示意图,量筒中液面的两次示数差()表示
?。若实验所用液体为水,用
表示水的密度,通过实验可以发现
?和
?的值是相等的。(最后两空均用符号表示)
三、计算题(共1小题;共15分)
24.
据图完成题目要求。
(1)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用弹簧秤称物体
重力,得
的重力为
?

()将物体
部分浸入水中,弹簧秤示数为
?
,由此可知物体
受到的浮力为
?

()将物体
全部浸入水中,弹簧秤示数为
?
,由此可知物体
受到的浮力为
?

()将物体
全部浸入水中更深处,弹簧秤示数仍为
?
,说明
?;
()将物体
全部浸入盐水中,弹簧秤示数为
?
,由此可知物体
受到的浮力为
?
;物体
受到的浮力
?(填“增大”或“减小”)了,说明
?;
(2)求出物体
、盐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取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A、物体重力是
,物体放入水后弹簧测力计显示物体的重力是
,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
,利用称重法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不需要测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并用到液体的密度,故A错误;
B、本实验中物体的重力是不变的,示数变化是因为受到了浮力;故B错误;
C、由丙可知,物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故C正确;
D、若
,则表明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说明本次实验结果符合阿基米德原理,故D错误。
故选:C。
2.
C
3.
A
4.
B
5.
D
【解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是: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固体的重

C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将固体慢慢浸入水中,记下拉力,固体受到的浮力为
;同时使溢出的水流入小桶;
D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溢出的水的总重
,所以排出的水重为
。所以固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6.
D
【解析】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是: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再把空桶置于溢水杯口的正下方;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乙、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丙、测出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故选:D。
7.
B
8.
B
9.
B
【解析】,,故选B。
10.
D
【解析】把物体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若溢水杯中的水是满的,则排开水的重与溢出水的重相等,
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
若溢水杯中的水不是满的,则排开水的重力大于溢出水的重,
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
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可能为

11.
D
【解析】A.甲乙液面相平,且液体均为水,根据
可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相等;
B.物体浸没入水后,液面高度不变,压强不变,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
为物块浸入水前的拉力,
为物块浸入水后的拉力,由于物体受到浮力,在此过程中拉力逐渐减小,拉力减小量即物体所受浮力,即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12.
B
【解析】A.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当构件完全淹没时的高度为
,则构件边长为
,故A错误;
B.构件体积

构件完全淹没时,,,
则有
,,
代入数值可得


,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构件在浸入水中的过程是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当构件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因此浮力

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②,故C错误;
D.当
时,构件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
,故D错误。
故选B。
13.
C
【解析】河底对人的支持力
,人越向深处,排开的水就越多,浮力就越大,支持力就越小。
14.
B
15.
C
第二部分
16.
17.
气体;上;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所受的重力
18.

19.
全部;部分;竖直向上;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气体
20.
小于
21.
;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
22.
浮力;排开水(液体)的重力;甲乙丙丁(丙甲乙丁)
23.
阿基米德;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第三部分
24.
(1)
();();;();;();物体浸没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浸入的深度无关;();;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解析】()由图
A
知,A
测力计的示数为
,所以A
的重力:;
()由图()A
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
,由此可知物体
A受到的浮力:;
()由图()A
部分全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
,由此可知物体
A受到的浮力:;
()由图()A全部浸入水中更深处,弹簧秤示数仍为
,所以A受到浮力仍为
.由()()可知,物体浸没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浸入的深度无关;
()由图()A
部分全部浸入盐水中,弹簧测力计
,由此可知物体
A
受到的浮力:;
比较可知,A
浸没在盐水中比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些,说明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2)
物体
的密度为
;盐水的密度为

【解析】当A浸没在水中时,根据

物体A的体积

所以物体A的密度:;
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时,,

第7页(共1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