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云鬓(bìn)花颜
九重城阙(quē)
渔阳鼙(pí)鼓
B.鸟萃(pínɡ)中
流水潺(chán)湲
桂栋兰橑(lǎo)
C.玉盘珍馐(xiū)
镜中衰(suāi)鬓
惟有鹧鸪(ɡū)
D.红藕(ǒu)香残
未雨绸缪(móu)
吞声踯(zhí)躅
【解析】 A阙:què;B:pín;D衰:shuā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停杯投著 长风破浪 酌酒自宽
B.金屋妆成
池苑依旧
仙袂飘飘
C.楼阁玲珑
宛转峨眉
云栈萦纡
D.虚无缥渺
为连理枝
芷葺荷屋
【解析】 A著—箸;C峨—娥;D渺—缈。
3.对下列诗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出“愤”字。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微露满意和欣慰。
C.“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写诗人饮酒而内心得到宽慰,举起酒杯表示以后再也不歌行路之难。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解析】 C项,诗句是诗人借酒浇愁。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C )
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近体诗是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高适、王维等。
D.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中的“国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它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
【解析】 C项中高适属于边塞诗派,而非山水田园诗派。
二、(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
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其中暗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
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
C.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
D.最后两句是说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
【解析】 D项说“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错误。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思君之情如同滔滔汶水,浩浩荡荡地随你南行”。并不是“跟随”。
6.下列诗句中与“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C )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B.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李白《行路难》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解析】 A、B、D是反问,例句与C项是设问。
7.对下面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秋 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A.这首诗表现了一位失意宫女生活的悠闲舒适和心情的孤独凄凉。
B.第一句写秋夜微弱的烛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幽冷的色调,“冷”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C.古诗常用秋扇比喻弃妇。这里“轻罗小扇”也象征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D.这首诗采用景物烘托的手法,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来表现宫女的心情。
【解析】 A项说法矛盾:这首诗如果表现失意的宫女心情孤独凄凉,那么她的生活就不会“悠闲舒适”。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②不应。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③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 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③頮:(huì),洒。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是子天才英特 英特:才智超群
B.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沮止:阻止
C.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
转侧:翻来覆去
D.白浮游四方
浮游:漫游
【解析】 转侧:来往,辗转迁移。
9.下列句中的“之”全指李白的一项是(3分)( B )
①白之生,母梦长庚星
②因以命之
③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④见郭子仪,奇之
⑤力士素贵,耻之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解析】 ①取消句子独立性;④代郭子仪;⑤代脱靴之事。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是(3分)( C )
①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②为任侠,轻财重施
③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④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⑤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
⑥益骜放不自修
⑦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⑧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④⑥⑧
D.①⑥⑧
【解析】 全都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译文:稍微加以学习,可以比得上司马相如。
(2)子,谪仙人也。
译文:你是谪降人世的神仙啊。
(3)益骜放不自修。
译文:更加傲慢放任,桀骜不群,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子。他的祖先隋末因为犯罪迁徙到西域,神龙初才回来,客居在巴西。李白出生时,他的母亲梦到长庚星,因此用来给他命名。十岁,通读诗书。长大后隐居在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是益州长史,见到李白,十分惊讶,说:“这孩子天生的才智出众,小的时候稍微加以学习,长大比得上司马相如了。”但是他却喜欢交际,击剑,轻财重施。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和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徕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您是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一天)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写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馀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不修养自己的品德了。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矶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当斩。当初,李白游并州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寻阳。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 ①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五、七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②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的故乡江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C )
A.首联“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
B.颔联晚眺远景,点明了登楼时间和环境氛围。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
C.颈联从声色的角度描摹了山雨将到之时鸟雀仓皇逃入遍地绿芜中、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中的情景。
D.此诗通过云起日沉、雨来风满的层层推进,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体现出诗人丰富的生活经验。
【解析】 C项,“声色的角度”错,应是“虚实结合的角度”。“鸟下绿芜”“蝉鸣黄叶”是诗人看到的景色,是实写;“秦苑夕”“汉宫秋”是联想,是虚写。
(2)作者登上高楼,为什么产生“万里愁”?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4分)
【答案】 诗人宦游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扣思乡)颔联写晚眺远景,夕照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达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为国家局势而愁。(扣忧国)颈联中,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鸟,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沧桑变化,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扣吊古)
【诗歌翻译】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汀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在枯黄叶间鸣叫。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_沉舟侧畔千帆过__,_病树前头万木春__”蕴含着新事物层出不穷,终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舳舻千里__,_旌旗蔽空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3)《送东阳马生序》中“_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__”一句,通过描写人物与周围的环境写出了作者求学之路的艰难困苦。
五、(2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11分)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②嘶。
【注】 ①老僧,指奉闲。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②蹇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B )
A.这是苏轼应和弟弟苏辙的一首诗,苏辙感怀曾在渑池的一段经历,诗歌基调是感慨怀旧,而苏轼的诗则更富人生哲理。
B.诗人在诗中感叹人生无定,充满偶然,具有不可知性,曾经的一切都将雪化鸿飞,留不下印痕,说不上意义。
C.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两联,起笔宏阔而落笔飘逸,但三四联是感慨的基础,正是人事、景象的变迁引发了作者的思考。
D.诗歌用语生动,对仗工稳,既有对人生的感喟和议论,也有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和眷念,前半深蕴哲理,而后半饱富深情。
【解析】 人生的痕迹虽然大多磨灭,但不等于不存在,是具有意义的。
15.这首谈人生的哲理诗生动可感,请从形象使用的角度赏析这一点。(6分)
【答案】 ①这首诗从人生写起没有虚谈人生,而是马上用一个新奇的比喻将人生比作是鸿雁飞行,雪泥比作具体环境,具体可感;②大雁在雪地留下的爪印是人生过往中留在世界的印迹,大雁时而驻足,迅疾又逝就像人生没有永恒,充满偶然和变化;③颈联中的老僧、新塔等给作者感怀人生设定了具体的对象,而尾联中的蹇驴、崎岖之路即是往昔渑池之行的具体写照,也是作者对自己人生之路的形象认知,这些形象让本诗的哲理蕴之于形象之中,故而生动可感。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6~17题。(11分)
鹧鸪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①玉瀣:“玉瀣”是一种美酒的名称。②黄庭:“黄庭”是道经的名称。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D )
A.上片第一句以自豪的口吻赞美了居住地的环境,暗示纷繁的人世无法比拟。
B.下片头三句表明诗人就是要理直气壮贪图这种自在的生活,即使身体“衰残”也不放弃。
C.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创作的本意,“心肠别”戳穿了最高统治者的嘴脸。
D.全词写闲居生活的感受,但基调苍凉悲壮,直陈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
【解析】 本词将隐居之闲适表现到了极致,但最后两句却与全词形成强烈的反差,由这种反差和“造物”一词的运用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婉转地表达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而不是“直陈”。
17.分析“家住苍烟落照间”一句的意境,试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诗句对照分析。(6分)
【答案】 “家住苍烟落照间”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都写出了自己居住环境的优美纯净。“苍烟”如青烟,“落照”虽没有出现颜色,但其中暗含色彩,都表达了作者对居住环境的喜爱之情。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写自己居处的环境,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
译文:
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事一样。
六、(15分)
18.下面是某房地产公司春节贺词草稿中的一段话,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4分)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对全体员工在过去一年里所付出的绵薄之力表示慰问和感谢!过去的一年,由于我们的鼎力相助,千万个家庭有了自己的寒舍。展望未来的一年,新起点,新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认真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确保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开展,同心协力抓市场保增长、抓建设促发展,推动贵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答案】 ①_“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__改为_“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改成其他描写春节的诗句亦可)__;
②_“绵薄之力”__改为_“辛勤努力”__;
③_“鼎力相助”__改为_“大力相助”或“全力相助”__;
④_“寒舍”__改为_“居所”__;
⑤_“贵公司”__改为_“我公司”__。
【解析】 ①“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出自唐代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是写中秋节的,用在此处不得体,应改为描写春节的诗句。②“绵薄之力”指微不足道的力量,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用在“全体员工”身上不得体,可改为“辛勤努力”。③“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此处不得体,可改为“大力相助”或“全力相助”。④“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用在这里不得体,可改为“居所”之类的词语。⑤“贵公司”是敬辞,指对方的公司,此处应用“我公司”。
19.下面是某市小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初审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5分)
【答案】 申请人提交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凭证,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告知理由。经过审查,提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审核决定,审核不合格的告知理由,合格的将审核报告报卫生监督局备案,至此办结。(意思对即可)
20.(2020·高考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__①__。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人体不能__②__,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__③__,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我们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
【答案】 ①都要消耗能量__②直接吸收利用__③食物热效应
【解析】 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第①空,前句为“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
。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下文为“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可见运动需要消耗能量,据此可知此处应补写“都要消耗能量”。第②空,前文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人体不能”,后文为“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分析可知此处应补写“直接吸收利用”。第③空,根据前文“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和“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说明该句是下定义的句子,再根据“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可知,此处应补写“食物热效应”。
七、写作(60分)
21.(2020·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先看材料,“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说明还需要借助他人,即“镜子”全面地认识自我。要写好这篇作文,最重要的是紧扣材料中的“镜子”。镜子有平面镜、曲面镜乃至哈哈镜之分,既可以直观呈现原初的模样,也可以曲线反映客观场景,核心不仅在于镜子本身的质地,更取决于自我本身的认识与善于甄别的眼光。“镜子”可以理解为为后浪起示范、榜样、引领作用的偶像、英雄,反观出自我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可以理解为与自己一起激扬文字、同窗苦读、相伴成长的平辈,映射出自我的劣势与优势;还可以是那些蝇营狗苟、苟活偷生的奸佞之徒,警醒自己不要做怎样的人。
题目要求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考生作为高三学生写信给高一新生,书信方式是一个限制,书信体也因书信主体和书信对象之间的关系而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性。写作的内容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要思考“如何”和“画好”,要切中“为自己”。考生需要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思考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要求考生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人生经历,比如高中三年生活怎样度过,如何在高中三年中过好学习生活,把你的成功经验、教训传递给高一学生。
参考立意:
1.“内省”+“外省”=最好的自己;
2.在最好的年纪,请选择奋斗;
3.选好“镜子”,画出最好的自己。
【范例佳作】
画出最好的自己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问:如何为自己画好像,我想,其实一个人是怎样的,过去我认为别人的问答足够客观,我们应当相信;后来我明白,一个人是什么样的,终究还是自己说了算。
学弟学妹们,有一句话说得好,“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确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里,你们的自画像,该由你们自己画。
你们会绘出更好的理想中的自己。我们的价值如何实现?我们可以绘出那个理想的自我吗?当然,这个时代赐予我们无数资源,我们亦可循着找到自己的光芒。写作、绘画、舞蹈,我们可尽情去学习。无数人的价值正被看到与发掘,袁隆平扎根田间为苍生福祉,钟南山逆行武汉护国人,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为云南山区的女孩带去希望……。你们会以此为镜,绘出那个你理想中的自己。如果没有实现,那也多问自己:“我还需要做些什么?现在的我是我想要的样子吗?”答案其实就在你心底。
你们会绘出更好的现实中的自己。你们会在即将到来的高一遇见友谊、师生情。我希望你以他们为镜,找出自己的不足。你或许更喜欢看网上周立波的那段“你的青春被狗吃了么”的激昂言论,你或许更喜欢看网上关于某省高考状元从来不上课外补习班的报道,你或许看着班级后黑板上的倒计时,还在默默安慰自己“没事,高考还早”……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高考状元或许比你少了那两三个小时的课外补习,但他们比你多的,是高效的学习策略、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自己默默的用功努力?你有没有担心过或许就是那句安慰性的“没事,高考还早”,让你略过你不想做的那道函数放缩,而你放弃的这道题,可能就是6月你哭都哭不回来的14分……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人总是在他人身上才能够准确地认识自己,我希望在即将到来的高一,你能找到自己的镜子,比照他们,画出更好的自己。
你们会在祖国的大背景中画出最好的自己。今年,将完成全面小康的目标,而祖国的明天,将由你们来绘制。在今年,我们遭遇到了疫情,但是我们亦不畏惧,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漫长的冬天也会过去,而祖国的明天,就在你我手中。习近平总书记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愿我们接继奋斗,共绘美丽中国,也在为祖国的奋斗中,画出最好的自己。
学弟学妹们,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掌握,是老话,也是至理,以后,当你们遇见挫折,当你迷茫时,一定要回头望,问自己,“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多找出适合自己的“镜子”,不断参照,不断反思。唯有如此,才能画好自己的像。
《大秦帝国》里有句话:“敬那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希望我的话,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在这个奔腾的时代里,愿你们,能绘出自己最好的自画像。
谢谢大家地聆听。
高三学姐
2020年7月7日
PAGE
-
11
-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云鬓(bìn)花颜
九重城阙(quē)
渔阳鼙(pí)鼓
B.鸟萃(pínɡ)中
流水潺(chán)湲
桂栋兰橑(lǎo)
C.玉盘珍馐(xiū)
镜中衰(suāi)鬓
惟有鹧鸪(ɡū)
D.红藕(ǒu)香残
未雨绸缪(móu)
吞声踯(zhí)躅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停杯投著 长风破浪 酌酒自宽
B.金屋妆成
池苑依旧
仙袂飘飘
C.楼阁玲珑
宛转峨眉
云栈萦纡
D.虚无缥渺
为连理枝
芷葺荷屋
3.对下列诗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出“愤”字。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微露满意和欣慰。
C.“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写诗人饮酒而内心得到宽慰,举起酒杯表示以后再也不歌行路之难。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近体诗是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高适、王维等。
D.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中的“国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它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
二、(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
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其中暗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
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
C.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
D.最后两句是说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
6.下列诗句中与“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B.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李白《行路难》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对下面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秋 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A.这首诗表现了一位失意宫女生活的悠闲舒适和心情的孤独凄凉。
B.第一句写秋夜微弱的烛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幽冷的色调,“冷”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C.古诗常用秋扇比喻弃妇。这里“轻罗小扇”也象征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D.这首诗采用景物烘托的手法,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来表现宫女的心情。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②不应。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③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 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③頮:(huì),洒。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是子天才英特 英特:才智超群
B.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沮止:阻止
C.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
转侧:翻来覆去
D.白浮游四方
浮游:漫游
9.下列句中的“之”全指李白的一项是(3分)( )
①白之生,母梦长庚星
②因以命之
③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④见郭子仪,奇之
⑤力士素贵,耻之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是(3分)( )
①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②为任侠,轻财重施
③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④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⑤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
⑥益骜放不自修
⑦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⑧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④⑥⑧
D.①⑥⑧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译文:
(2)子,谪仙人也。
译文:
(3)益骜放不自修。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 ①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五、七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②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的故乡江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首联“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
B.颔联晚眺远景,点明了登楼时间和环境氛围。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
C.颈联从声色的角度描摹了山雨将到之时鸟雀仓皇逃入遍地绿芜中、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中的情景。
D.此诗通过云起日沉、雨来风满的层层推进,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体现出诗人丰富的生活经验。
(2)作者登上高楼,为什么产生“万里愁”?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_(
)__,_(
)__”蕴含着新事物层出不穷,终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
)_,_(
)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3)《送东阳马生序》中“_(
)__”一句,通过描写人物与周围的环境写出了作者求学之路的艰难困苦。
五、(2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11分)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②嘶。
【注】 ①老僧,指奉闲。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②蹇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这是苏轼应和弟弟苏辙的一首诗,苏辙感怀曾在渑池的一段经历,诗歌基调是感慨怀旧,而苏轼的诗则更富人生哲理。
B.诗人在诗中感叹人生无定,充满偶然,具有不可知性,曾经的一切都将雪化鸿飞,留不下印痕,说不上意义。
C.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两联,起笔宏阔而落笔飘逸,但三四联是感慨的基础,正是人事、景象的变迁引发了作者的思考。
D.诗歌用语生动,对仗工稳,既有对人生的感喟和议论,也有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和眷念,前半深蕴哲理,而后半饱富深情。
15.这首谈人生的哲理诗生动可感,请从形象使用的角度赏析这一点。(6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6~17题。(11分)
鹧鸪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①玉瀣:“玉瀣”是一种美酒的名称。②黄庭:“黄庭”是道经的名称。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上片第一句以自豪的口吻赞美了居住地的环境,暗示纷繁的人世无法比拟。
B.下片头三句表明诗人就是要理直气壮贪图这种自在的生活,即使身体“衰残”也不放弃。
C.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创作的本意,“心肠别”戳穿了最高统治者的嘴脸。
D.全词写闲居生活的感受,但基调苍凉悲壮,直陈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
17.分析“家住苍烟落照间”一句的意境,试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诗句对照分析。(6分)
六、(15分)
18.下面是某房地产公司春节贺词草稿中的一段话,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4分)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对全体员工在过去一年里所付出的绵薄之力表示慰问和感谢!过去的一年,由于我们的鼎力相助,千万个家庭有了自己的寒舍。展望未来的一年,新起点,新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认真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确保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开展,同心协力抓市场保增长、抓建设促发展,推动贵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19.下面是某市小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初审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5分)
20.(2020·高考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__①__。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人体不能__②__,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__③__,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我们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
七、写作(60分)
21.(2020·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PAGE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