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4 21:12:29

文档简介





课题
课题1
空气
课时
1
班别


时间




知识与技能
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难点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导入:
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是对的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中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1)汞+氧气氧化汞
(2)氧化汞汞+氧气
实验现象分析:实验(1)中的现象是银白色的液体变成了红色的粉末。
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消耗掉的是氧气;容器里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实验(2)中的现象是红色的粉末变成了银白色的液体。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提出问题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存在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从实验时间的长短,操作是否简单、易操作,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考虑。)
讨论交流
阅读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
1.实验一(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现象】一部分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实验原理】汞+氧气
氧化汞。
【实验结论】容器里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研究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认为这些都是氮气。
2.实验二
【实验步骤】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验原理】氧化汞汞十氧气。
【实验结论】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气体的体积。
3.通过上述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归纳总结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优点:科学家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反复的实验。缺点:实验时间的较长,操作装置比较复杂,且实验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
知识拓展
拉瓦锡不是最早发现氧气的科学家,发现氧气的科学家是舍勒和普利斯特里。
目标导学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分析]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红磷:P、五氧化二磷:P2O5。
[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只说明这是一种表示物质的符号就可以了]
[提问]根据理解,你能举出一些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评价]
[讲解并板书]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练习]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补充]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
典例剖析: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新鲜空气
B.矿泉水
C.澄清的石灰水
D.冰水共存物
【解析】根据概念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为同种物质则为纯净物,否则为混合物。
【答案】D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的组成,通过学习,对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课后大家及时复习。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1.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氧气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稀有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
2.下列对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氮气约占4/5
B.除了氮气和氧气外,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0.03%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
矿泉水
4.下列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蔗糖
C.加碘盐
D.食醋
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B.氮气
C.食醋
D.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课题1 空 气
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探究
2.混合物与纯净物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教



课题
课题1
空气
课时
2
班别


时间




知识与技能
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难点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什么是纯净物?
什么是混合物?
导入:
空气不仅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而且还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同学们看看外面的天空,我们如何去爱护它?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阅读课本,共同交流下列问题:
1、讨论:空气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3、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氮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4、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用氮气作保护气,都是利用了氮气性质稳定这一性质。除此之外,氮气还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主要用途](1)重要化工原料 (2)保护气 (3)提供低温环境
师:从氮气可作保护气这一事实可知,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你能从下面的讨论中获得氮气的性质吗?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
[结论](1)能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却不能在氮气中燃烧)。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3.稀有气体
师: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就是稀有气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稀有气体的有关知识。
[分析]稀有气体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由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人们在发现它们的时侯普遍认为这些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有些惰性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于是又把它们改叫为稀有气体。在空气的成分中,稀有气体所占比率虽然不大,但却很重要。
通过阅读,让学生总结稀有气体的用途。
[主要用途](1)保护气(2)电光源(3)激光技术(4)制造低温环境(5)麻醉剂
目标导学二:保护空气
提出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我们知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呢?
交流讨论
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归纳。
归纳总结
1.空气的污染物: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2.污染源:化石燃料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
3.危害: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4.防治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改善环境状况;
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的组成,通过学习,对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课后大家及时复习。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1.小明用图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2.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里,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

①悬浮颗粒(粉尘)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一氧化碳
⑤氮气
⑥二氧化硫
⑦稀有气体
⑧氮氧化物(二氧化氮)
A.①④⑥⑧B.②④⑦⑧C.③④⑥⑦D.①②③④
3.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
矿泉水
4.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自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5.组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可用漫画、短文、框图、或以“我想说……”为题等,总结知识或告诫世人爱护环境均可




课题1空气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2)氮气(3)稀有气体(4)物理性质
2.空气的保护
(1)污染物质
(2)保护空气的措施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