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年
参考答案、提示及
图中等高距是2
溪流最高点海拔约
60m,最低点海拔
以最可能是40m,B对
圳便于灌溉,A对。c、d、e三处的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大,不适宜开垦为农田,B
热带季风气候,乙岛
邱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说明是冬季风
结果,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
判断图中虚线是晨线。从图中可看出晨线经过
和(0
地方时相差20分钟,当
地方时为6:20
题可知,此时是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
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该地先是受到
活动,然后
露地表,经外力的风化、侵蚀而形成
B读图可知
垂直自然带基带为半荒漠,降水量只有
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基带与当
平自然带一致的一般规律,可判断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我国
区。根据
渗
用消耗的。这是因为小流域海拔为
分布广,森林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水分较多
对,A、C
域海拔
属于冰雪带,降水不会大量转化为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位于我国西
海拔较高,位
位于山地针叶林带下方
水量23
原带,B对;荒漠带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00mm以下,甲降水较多,不可能
形成荒漠带,D
9.C①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环流影响;②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受副热带高
C根据陆地轮廓判断,③地位于澳大利
部,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北半
求东北信风越过赤
影响形成西北风
B“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
被带到绿洲、湖泊
热
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的热力性质差
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
丙三地的绿洲面积
效应”不明显
位于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
候类型为热
现为东西窄、南北长
寒流的影
风带的控
选项中A为热带雨林气候,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位
信风由海洋
次向陆地;沿岸暖流增温増湿;纬度低,气温高。而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主要原
道低气压带
D该
气温高于7月气温,可知位于南半球
求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可排除A、C项;甲地全
温,分明显的干湿
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
候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
球,根据图
降水量线可知
备水
递减,B项正确
变化比乙地大,C项错
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
线箭头的方向与拉布拉多寒流的流向基本一致,可将
区的冰山搬
A读图可知赤道经过该大洲中部
线经过该大洲(20°E经线经过的大洲有欧
洲和
洲),故该大洲为非洲,而非洲是典型的高原大陆。故A选项正确
读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说明该
热带高气压带的干燥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少,排除Δ选项;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
黄,排除B选项;丁海区受副热带
控制,盛行
除C选项;丙
燥
风的影响,降水
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
两地都属
温度有差异,里斯本气温低于雅典,这是由于里斯本受沿岸寒
同纬度的雅典。故选D
降水量有差异,雅典降水量低于里斯本,这
雅典离
较远,受西风影响较弱,从
洋上带来的水汽较少,所以雅典年降
选
D读图
气系统过
较高,过境时有降
境
晴朗,气温下降,影响
段天气状况的天气系统是冷锋。暖锋过
升高。准
现连续降水天气
2月北方仍是冬季,该天气系
寒潮。我国冬季不受台风影
有降雪天气,不会发
冷锋过境有大风天气,且降水天气空
核少,不易形成雾
)副热带
4分)夏(2分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炎热干燥
大陆西岸。(6
东南(4分)
分)
)③②①(6分
沙尘暴(2分)
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
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
气温降低,天气转
旋(低压)系统
多阴雨天气。(6分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題)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題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
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妥命题范围:湘教版自然地理必修①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也兼有泄洪
的功能。右图示意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1~
题
1.a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
A.20m
B.40m
C.60m
D.80m
2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下列四条水-120-等高线/m
溪流或水圳
浅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A.
b
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读图
完成3~4题
3.此日,图中甲港的日出地方时为
A.6:20
C.5:40
【高三期中·地理第1页(共6页)】
4此日,乙岛居民观察到日出时太阳的方位是
D.西南
A.东南
东北
C.正北
读我国内蒙古境
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图。完成
5~6题。
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分其岩石属于
A.玄武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6.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一岩浆活动一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一岩浆活动一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一地壳上升一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一地壳下降一风化、堆积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
域水量平街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
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完成7~8题
海拔(m
冰雪冻原
<400
山地针叶林330530
2400
甲230-330
半荒漠160230
7.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8.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读“世界两区域简图”,完成9~10题。
9.下面关于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气候形成的大气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受刷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地终年受西风影响
C.①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受季风环流影响
D.②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高三期中·地理第2页(共6页)】
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