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新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14 18:4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 练习使用显微镜。
4. 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二、过程与方法
1. 观看照片和课件。
2.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
2. 爱护显微镜。
3. 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1.显微镜,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等实验用品。
2.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或课件。
师:展示精美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的图片,提问:猜猜都是什么生物?
(使学生体会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的美妙,引发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强烈兴趣。)

师:利用显微镜实物讲解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引导学生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生:参照教材上显微镜的图,与实物对照,准确说出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
师:从外形上如何区别低倍镜和高倍镜?它们放大倍数分别是多少?如果用这台显微镜观察物象,它会被放大多少倍?怎样使镜筒上升和下降?
(作为过程评价,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1.教师分步讲解并示范显微镜的规范操作,学生同步模仿操作。
2.对学生提出要求后,学生练习操作,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同时教师巡视,纠正不规范操作。记录普遍存在问题,统一纠偏。
3.反馈:提供一些不规范操作造成后果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原因,如何操作可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分三个层次练习使用显微镜,并分析讨论遇到的问题的原因,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设置课堂练习:
1.显微镜放大100倍和放大400倍时,哪个物镜下看到的物体最多?
2.显微镜放大100倍和放大400倍时,哪个物镜镜头长?
3.如果标本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你要往哪个方向移动标本,才能移到视野中心。
4.“上”字在显微镜下呈现的是什么?
(通过反馈练习,巩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来评价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二)对光
(三)放置标本
(四)调焦观察
(五)善后整理
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题
本节课以学生对显微镜的实际使用和操作为主,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显微镜结构的认识,先采用简单记忆后的提问方式加深对构造名词的印象,由其他学生判断答案的正误,增加学习的参与度。教师对构造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以便在操作时更加准确。在对显微镜使用的讲授上,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步骤后,教师最好予以演示,并在演示时故意设置几处操作上的错误,让学生观察和查找错误,这样是为了避免学生使用显微镜时出现常见错误或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可以两人一组互相观察对方的操作,并以简单的口诀做提示辅助操作,遇到问题及时记录并讨论分析,最后通过使用显微镜和观察玻片的.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的总结出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都是倒像,对显微镜的使用也可以了然于胸,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应尽量减少教师的讲述,避免课堂过于死板,在教师的理论知识讲授安排的紧凑一些,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和解诀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