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5 09:1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练习题
选择题
1.电影《我的1919》讲述了中国外交家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在此次会议上,顾维钧有理有据地向与会各国阐明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这些合理要求包括(
)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收回香港主权 ④收回青岛主权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民主、科学
3.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

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
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4.五四运动最初的发生地是哪里(

A.北京????????B.西安?????
C.天津???????
D.上海
5.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
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顽强的斗志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7.某作品收录了33位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五四事件”的文章。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8.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9.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0.下列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其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一定胜利的是(
)
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11.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历史事件爆发在(
)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
12.“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于北京首先爆发,人民的反应强烈而迅速,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
 )
A.工人阶级
B.爱国商人
C.爱国学生
D.农民阶级
13.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这表明吴佩孚(
)
A.极力支持北洋政府
B.掩饰军阀混战事实
C.主张维护国家主权
D.设法阻止北伐进军
1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材料反映的(

A.山东半岛的主权问题
B.辽东半岛的主权问题
C.
香港岛的主权问题
D.台湾岛的主权问题
15.1919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C.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D.巴黎和会促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
6月,上海
)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和约上签字!
(
1
)从材料中归纳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
2
)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
……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民族运动的情况?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场运动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三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次运动采取了什么方式?
(3)这场运动性质如何?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假如你是当时一名中国旅欧记者,高兴地采访了参加巴黎和会的中方代表后却愤怒了,为何高兴又为何愤怒?从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图2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与图1之间有何关系?
(3)图3、图4、图5分别反映了什么内容?说明这一事件结果如何。
答案
1-5BDCCC
6-10CBCDB
11-15BCCAB
(1)举行游行示威,学生罢课,工厂罢工,商人罢市,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关心时事,热爱祖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把发扬爱国精神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从自身做起,立志报效祖国。(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17、1)五四运动。[]
(2)从以学生为主体向以工人为主体转变。和平请愿、示威游行、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写出2点即可)。
(3)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1)高兴: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国家主权将得到维护。
愤怒: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被拒绝,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低下;弱国无外交。 
事件:五四运动。关系: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3)图3:北洋军阀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图4: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图5: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