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质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2 .让学生学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2.引出课题分解质因数(和学生解读课题的含义)
课件出示教学目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学课本内容。
二、新授
(一)质因数
1、出示例7:在5=1x5、28=4x7中,哪些数是5的因数?哪些数是
28的因数?在这些因数中,那几个数是质数?
学生读题、观察,指一名回答。
1和5是5的因数,4和7是28的因数,在1、5、4、7中,5和7又是质数。像5和7这样的数,既是因数,又是质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质因数。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质因数也不能单独存在,我们必须说明它是哪一个数字的质因数。
什么样的数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呢?
学生讨论5和28的区别,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质数只能写成它本身乘1,而合数可以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为分解质因数做准备)引导学生把28分成3个质数相乘的形式28=2x2x7.
2、大家试一试,你能把下面的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
15=()X()26=()X()
42=()X()66=()X()
(二)分解质因数
1、出示例8:把30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30
/ \
2 X 15
/ \
3 X 5
30=2X3X5
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分解质因数。
2、自我检测。
做一做:下面各算式哪些是分解质因数,哪些不是?为什么?你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把错题改过来吗?
①34=2 X 17 ④36=4 X 9
②12=2 X 2 X 3 ⑤15=3 X 5
③18=1 X2 X 3 X 3 ⑥7 X 5=35
3. 除了分枝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还可以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讲解短除法。
4.自我检测:
把10,27分解质因数。(找几名同学演板,而后分析。)
三、巩固练习
下列各式是分解质因数吗?为什么?
(1)8=2×4 (2)12=2+3+7
(3)15=3×5×1 (4)20=2×2×5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