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高级中学2020-2021(上)高三地理半期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长沙市高三期末)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2.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
A.4
300千米
B.1
500千米
C.4
500千米
D.2
800千米
(高考全国文综)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题。
3.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4.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6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2019·安徽A10联盟一模)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下图为贵州绥阳阴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完成7~9题。
7.壶穴形成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乙、丙、甲
9.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地势
D.基岩性质
(2019·江西六校联考一)在海边或河流边,我们有时会看到如下图的水工建筑,那就是“丁坝”。因为它一端与海(河)岸相接,另一端伸到水域中,与堤岸构成“丁”字形,因此叫“丁坝”。读以下两图,回答10~11题。
图Ⅰ 长江口横沙岛丁坝分布图
图Ⅱ 某河段示意图
10.图Ⅰ中,长江横沙岛修筑丁坝的主要目的是( )
A.拦截泥沙
B.防止河流冲击岸堤
C.便于发展水运
D.便于撒网捕鱼
11.图Ⅱ河流中,最需要修筑丁坝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019·山东临沂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C.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13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C.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D.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2.(2018·江苏地理,9~10)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15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2019·广东韶关一模)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一坡向、同一优势树种(米槠林)的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6~18题。
森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的关系示意图
16.武夷山森林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水、温
D.10~11月
17.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大
C.气温较高
D.枯枝落叶较多
18.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土壤温度较高
B.土壤湿度较大
C.土壤含水量较高
D.枯枝落叶量较多
二、综合题(共46分)
19.(2019·河南省郑州市高三质量检测)读华北平原主要冲积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该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区域冲积扇形成的原因。(6分)
(2)分析该区域冲积扇上多古城的原因。(4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于大陆性气候,该国中东部地区形成了许多沙漠和盐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位于中北部的卡维尔盐沼,多泥沼洼地,荒无人烟,面积达77
000平方千米。据美国宇航局一颗人造卫星记录,地球上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伊朗卢特荒漠,气温高达71
℃,这是有记录的最高地球表面温度,这里的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覆盖。
材料二 下图为伊朗区域图。
(1)简述该国的地形特点。(3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3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地球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卢特荒漠的原因。(3分)
(4)伊朗的波斯湾沿岸缺少优良大型的港口,结合材料试从自然条件分析其原因。(3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
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
000万,年增长率为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关注。
(1)说出图中沿AB线分布的自然带和反映的地带性规律及影响因素。(6分)
(2)说出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
(3)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多特有物种的原因。(4分)
(4)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6分)
福安市高级中学2020-2021(上)高三地理半期考
地理试卷(讲评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长沙市高三期末)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 )
A.西南方向
东西取劣弧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2.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
A.4
300千米
=(40-1)
111
B.1
500千米
C.4
500千米
D.2
800千米
(高考全国文综)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题。
3.该地可能位于( )
北半球中低纬度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4.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6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A.地热能
B.风能
不稳定
C.水能
冬季不足
D.太阳能
冬季不足
(2019·安徽A10联盟一模)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下图为贵州绥阳阴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完成7~9题。
7.壶穴形成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出现的季节,水位低。
8.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乙、丙、甲
9.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降水丰富
C.地势
落差大
D.基岩性质
软硬适中,有裂隙
(2019·江西六校联考一)在海边或河流边,我们有时会看到如下图的水工建筑,那就是“丁坝”。因为它一端与海(河)岸相接,另一端伸到水域中,与堤岸构成“丁”字形,因此叫“丁坝”。读以下两图,回答10~11题。
图Ⅰ 长江口横沙岛丁坝分布图
图Ⅱ 某河段示意图
10.图Ⅰ中,长江横沙岛修筑丁坝的主要目的是( )
A.拦截泥沙
B.防止河流冲击岸堤
C.便于发展水运
D.便于撒网捕鱼
11.图Ⅱ河流中,最需要修筑丁坝的是( )
A.甲处
凹岸易被侵蚀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019·山东临沂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C.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13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C.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D.不受风力侵蚀的影响
河床越窄说明,流速越快
阴坡
2.(2018·江苏地理,9~10)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
降水=蒸发(蒸腾)+下渗+地表径流
A.地表蒸发
28%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下渗占2%,除非裂隙多
D.转化为固态水
不算支出
15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
针叶林下本该是落叶林,但水分不足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水分过渡(主导)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2019·广东韶关一模)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一坡向、同一优势树种(米槠林)的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6~18题。
森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的关系示意图
16.武夷山森林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水、温
D.10~11月
常绿,冬季落叶不丰富
17.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较多
迎风坡
B.蒸发较大
C.气温较高
D.枯枝落叶较多
18.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土壤温度较高
B.土壤湿度较大
C.土壤含水量较高
D.枯枝落叶量较多
植被层次复杂,生物量更多
二、综合题(共46分)
19.(2019·河南省郑州市高三质量检测)读华北平原主要冲积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该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区域冲积扇形成的原因。(6分)
分布特点:太行山东麓地带(或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出山口)
2′
(
1′
+
1′
)
成因:河流流经太行山区,(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1′+
1′+
1′+
1′
(2)分析该区域冲积扇上多古城的原因。(4分)
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1′
+
1′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
+
1′
利于耕作,可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1′
气候条件优越。
1′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于大陆性气候,该国中东部地区形成了许多沙漠和盐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位于中北部的卡维尔盐沼,多泥沼洼地,荒无人烟,面积达77
000平方千米。据美国宇航局一颗人造卫星记录,地球上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伊朗卢特荒漠,气温高达71
℃,这是有记录的最高地球表面温度,这里的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覆盖。
材料二 下图为伊朗区域图。
(1)简述该国的地形特点。(3分)
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
分布:沿海有狭窄平原;
1′+
1′,
1′
倾斜:中东部地势较低(或地势南、西、北较高)。
1′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3分)
沼泽:地势低洼,有河流汇入;
0.5′+
0.5′
泥沼洼地,地表水难下渗;
0.5′+
0.5′
盐度:盐分随河流汇入低洼地,不断积累;
0.5′+
0.5′
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
0.5′+
0.5′
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容易形成盐沼。
0.5′+
0.5′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地球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卢特荒漠的原因。(3分)
纬度:纬度较低;
0.5′
大气: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晴天多(或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0.5′+
0.5′
地形: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显著);
0.5′+
0.5′
谷地容易形成逆温,热量不易扩散;
0.5′+
0.5′
下垫面:黑色的火山熔岩,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
0.5′+
0.5′
(4)伊朗的波斯湾沿岸缺少优良大型的港口,结合材料试从自然条件分析其原因。(3分)
平原狭小,不利于港口建设;
1′
海岸线较平直,缺少优良港湾;
1′
大部分地区为干旱气候,缺少水源,经济腹地小。
1′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
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
000万,年增长率为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关注。
(1)说出图中沿AB线分布的自然带和反映的地带性规律及影响因素。(6分)
自然带分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
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热量。
1′+
1′
(2)说出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
自然植被类型:东侧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
1′+
1′
原因:东侧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气流受纵贯南北的山地抬升,易形成降水,加之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终年降水较多,发育热带雨林;
4′
西侧,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发育热带草原。
1′+
1′
背风坡
降水少。
1′+
1′
(3)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多特有物种的原因。(4分)
独特:长期与大陆分离,形成独立的进化环境(缺少基因交流);1′+
1′
多:岛屿面积大,多山地,自然条件空间差异较大。
1′+
1′
(4)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6分)
掠夺式猎杀,致使其数量急剧下降;
2′
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动植物生存空间减少;
1′+
1′
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1′+
1′
全球气候变化,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
1′+
1′
9福安市高级中学2020-2021(上)高三地理半期考
参考答案
1-25:AABCD;ABCAB;ABCBB;CAD
19.答案 (1)分布特点: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或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出山口。
成因:河流流经太行山区,(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
20.答案 (1)以高原、山地为主,沿海有狭窄平原;中东部地势较低(地势南、西、北较高)。
(2)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山脉阻挡水汽深入,气候干旱;多内流河,在低洼处汇集;盐分随河流汇入低洼地,不断积累;泥沼洼地,地表水难下渗;蒸发量大,容易形成盐沼。
(3)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晴天多,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显著);谷地容易形成逆温,热量不易扩散;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覆盖,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
(4)海岸线较平直,缺少优良港湾;平原狭小,不利于港口建设;大部分地区为干旱气候,人口少,缺少大城市,经济腹地小。
21.答案 (1)自然带分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热量。
(2)自然植被类型:东侧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
原因:东侧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气流受纵贯南北的山地抬升,易形成降水,加之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终年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热带雨林;西侧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发育热带草原。
(3)该岛长期与大陆分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岛屿面积大,多山地,自然条件空间差异较大。
(4)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动植物生存空间减少;掠夺式猎杀某些种类动物或采伐某些种类植物,致使其数量急剧下降;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