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第1课时)
一、课标
1、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
2、通过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通过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2、难点:通过读图,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三、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我国农业包括的产业部门和农业的重要性:90%学生能够掌握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分布差异:80%学生能够掌握
3、农业分布差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7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我国农业部门地域差异及其原因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
2、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差异,简单分析农业差异的自然原因。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师:同学们,今天吃早饭了吗?没吃,不要紧,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精神美食,引出《农业》这节课。
看“吃货眼中的中国”,引出本节课的活动“超级吃货”比赛
活动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展示成果——总结归纳
自主学习
设置五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本(90-94页)
2、展示成果
设置三个问题:
(1)农业的对象,产品及定义
(2)农业的主要部门
(3)农业的地位
让学生回答、并上讲台展示,其他学生补充。
3、总结归纳
农业主要包括了四大部门,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活动二:我国农业地区分布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2
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成果——总结归纳
活动二共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东观西望分美食
1、小组合作
(1)每个吃货组选择一组题目,每一组将美食标注在图中相应位置,准备五分钟。
2、展示成果
每个小组将各自的美食标在图中相应位置。
第二环节:说出美食原料的地区差异及原因
小组合作
设置三个问题:如下图中2、3、4问题
展示成果
通过提问学生,在图中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交流学习成果,老师一边更正答案,一边总结归纳我国农业东西差异。并通过举例说明,总结东西农业部门差异的原因。
第三环节:实地考察说分布
学生自主学习:
任务:将我国的主要农业部门标在图中相应位置
展示成果
让学生在图中相应位置标示出来
第四环节:走南闯北评美食
1、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回答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回答南、北地区主要美食原料的差异。
2、阅读课本94页文字部分以及图4.11,了解南、北种植业的差异,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
3、展示成果
4、总结提升
我国农业分布主要表现在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东西差异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分界线,主要是农业类型的差异;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是种植业内部的差异。
六、综合建模
教学评价
基础达标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
A.
工业
B.
农业
C.
畜牧业
D.
种植业
读“中国主要牧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
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北纬度的差异B.
东西温度带的差异C.
东西降水的差异D.
南北干湿的差异
下列景观中属于种植业的是(
)
A.
B.
C.
D.
“甘蔗喜高温,需水量大;棉花喜温好光;油菜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大豆盛产于东北平原。”据此,对图中四种农作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甘蔗,②棉花,③油菜,④大豆B.
①甘蔗,②大豆,③油菜,④棉花
C.
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D.
①棉花,②油菜,③大豆,④甘蔗
5、下列美食与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烤全羊——新疆B.煎饼——山东C.小野鸡炖蘑菇——云南D.刀削面——山西
能力提升
(1)以曲线Ⅰ为界形成我国“东耕西牧”的农业格局,该线大致与_____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A为_______牧区;C、D牧区主要位于_______高原;
(3)曲线Ⅱ为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一线。改线以北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糖料作物是_______;
(4)小红想去吃地道的烤全羊,她应该到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小丽她说想吃地道的过桥米线她应该到_____(填数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