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章周末作业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80分)
1.冬天,北方海域的鱼类游到南方流域,这是对哪一环境因素的适应 ( )
A.昼夜的周期性变化 B.季节的周期性变化 C.阳光 D.引力
2.某人在一次车祸后,行走很难保持平衡,但听力仍然很好,则被损坏的器官结构可能是 ( )
A.大脑和耳蜗 B.大脑和半规管 C.小脑和耳蜗 D.小脑和半规管
3.一只小狗出现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等症状,其原因是 ( )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甲状腺激素缺乏 D.生长激素缺乏
4.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一般大而薄,其主要的适应对象是 ( )
A.充分利用阳光 B.减少阳光照射 C.低温 D.潮湿的环境
5.下列有关动物“本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本能是动物出生后头几天学得的行为
B.本能是先天获得的、不学而会的行为
C.有些本能行为要在动物发育到一定阶段时才能形成
D.有些本能行为与后天的学习有一定的联系
6.用针刺某人的脚趾皮肤时有痛觉,但不能发生缩腿反射,这可能是由于 ( )
A.脊髓下段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受损 B.脊髓灰质后角内感觉神经元受损
C.脊髓白质内传导束受损 D.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受损
7.甲亢病人情绪容易激动,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能够 ( )
A.促进新陈代谢 B.促进生长发育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压迫神经
8.小麦在灌浆时若天气阴雨连绵会造成减产,而在阴湿的气候条件下却有利于人参和三七的生长。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9.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湿度 D.光照、食物
10.猫头鹰有白天休息而晚上觅食的生活习性,这种现象是生物对环境( )刺激作出的反应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酸碱度
11.下列各项神经活动中,不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是 ( )
A.听到开饭铃响就分泌唾液 B.突然看见一只苍蝇飞到眼前,就会眨眼睛
C.学生听到铃声就进入教室 D.骑车人看到红灯就停止前进
12.发热对人体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下面对发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发热时白细胞增多,肝脏的解毒能力增强
B.在许多疾病中,发热往往预示人体有良好的生理反应能力
C.一定限度内的发热对人体有益
D.体温升高使病人心率增加,从而增加消耗人体大量的物质和能量
13.现有A、B两种哺乳动物,其体重和年龄都相似,将它们各取5只,分别关在环境条件相同的饲养槽里,每天各饲喂100克大麦种子,但不给饮用水,结果A动物生活了6天后死亡,B动物生活了10天后死亡。下列解释没有说服力的是 ( )
A.生物体内有机物代谢所产生的水维持了细胞暂时缺水的需要
B.A动物可能活动量大,消耗水分多(如出汗多),容易缺水先死亡
C.在正常情况下,B动物的寿命就比A动物的寿命长
D.B动物原生活在沙漠地区,A动物原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前者比后者更能忍受缺水环境
14.在燕麦胚芽鞘的顶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 )
A.向左弯曲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直立生长 D、不生长也不弯曲
15.下列现象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
A.草履虫游向食物 B.植物的根向水生长 C.鱼游向食物 D.白细胞吞噬病菌
16.在学习过程中,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 ( )
A.可以使大脑皮层各个部分得到交替活动和休息
B.有利于更多地使用大脑
C.有利于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D.以上三项都对
17.某人喝醉酒后,站立不稳,走路摇晃,酒精可能麻醉了他的 (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8.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分
甲 向阳处 200C 充足
乙 阴暗处 200C 不充足
A.都应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当是00C D.都应当不浇水
19.“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这一结论的推想者、“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这一结论的证实者分别是( )
A.达尔文、温特 B、达尔文、郭葛 C.温特、达尔文 D、温特、郭葛
20.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的繁殖活动
C.动物园用闭路电视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反应的敏感度
21.小明与同学争得脸红脖子粗,此时,他体内分泌量明显增加的激素可能是 ( )
A.甲状腺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雄性激素
22.某青年20岁,正在读大学一年级,成绩中等,但身高不足120厘米,他很可能是患 ( )
A.呆小症 B.侏儒症 C.糖尿病 D.甲亢
23.当手指偶然被针刺,往往是 ( )
A.先感到痛,后缩手 B.先缩手,后感到痛
C.缩手和痛同时发生 D.各人感觉各不相同
24.下列有关人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脑是由大脑和小脑两部分组成的 B.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C.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 D.大脑是记忆、思维活动的高级中枢
25.在动物的行为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是神经系统的调节处于主导地位。而下列动物行为中,以激素调节为主的是 ( )
A.黑猩猩的模仿学习行为 B.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
C.闻到辣椒味,打喷嚏 D.摘除辜丸的公鸡不再啼鸣,鸡冠萎缩
2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人体的神经系统能控制体内激素的分泌B.触动含羞草,其叶片合拢,这属于反射活动
C.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
27.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冬眠的根本原因是( )
A.因为怕冷 B.食物不足 C.气候干燥 D.体温不恒定
28.利用脊蛙(切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能观察脊髓的反射功能,但再将脊髓破坏,则脊蛙对任何刺激都不发生反应,这是因为在反射弧结构中被破坏了 ( )
A.全部结构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神经中枢
29.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 )
①调节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②调节心脏跳动 ③调节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④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⑤使人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⑥调节呼吸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②⑤
30.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31.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和种子横放或竖放无关,此现象反映了植物根的( )
A.适应性 B.向地性 C.向水性 D、向化性
32.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 ( )
A.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
B.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
C.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
D.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
33.运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称为 ( )
A.感受器 B.效应器 C、神经中枢 D、反射弧
34.食物和水分缺碘都会导致 ( )
A.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B.肢端肥大症 C.呆小症 D.侏儒症
35.某一科学工作者准备从菜豆植株中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部位是 ( )
A.幼叶 B.幼根 C.芽尖 D.幼嫩种子
36.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
A.脊髓 B.大脑 C.脑干 D.小脑
37.飞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中,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都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
38.皮肤对保持人的体温恒定有重要作用,夏天天热时 ( )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39.下列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 )
A.鹦鹉说话 B.老鼠打洞 C.蜜蜂采蜜 D.蚂蚁作巢
40.下列生理活动中,无激素调节的是 ( )
A.开始出现腋毛 B.女性的月经 C.保持血糖的稳定 D.瞳孔的调节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植物常见的感应性向光性、向地性 、 、 、 等。如猪笼草捕捉小虫属于______________; 倒放在地面的种子会把根长到土里去, 这是植物根的________________。
2.窗台上的植物会偏向窗台外生长,这是植物的 性,其原因是:单侧光照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 ,生长快,从而产生 变曲现象。
3.从实验中可以发现,植物胚芽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的 ,生长教快的一侧是 。
4.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缺乏症,如 、 、 。
5.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是由 完成的一种低级反射,因此在医学上常通过检查膝跳反射的灵敏性来检查 是否受到了损伤。
6.在反射活动中,感觉刺激的部位是 ,起分析控制作用的部位是 ,输送信息的部位是 和 ,发和具体反应的部位是 ,它们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 。
7.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于 ,而在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于 ,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散发出去的,而在炎夏、气温超过体表温度时, 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8.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后,4小时时测定的血糖含量乙为0.14%,甲为0.1%。然后给甲、乙两人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半小时测一次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右图中的曲线所示。请回答:
(1)血糖含量正常值在__________左右,由此可判断甲、乙两人中____________是病人,患的可能___________病。
(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液后的1小时内,血糖含量显著增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甲饮用葡萄糖液1小时后,血糖含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这与体内__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_作用有关。
(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_______排出了体外。
9.脑是 中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 、 、 三部分。
10.有一种蜜蜂的工蜂,它会掀开已死亡的幼蜂巢室的盖子,然后把死蜂拖走。工蜂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_行为,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11.下图是人缩手反射的过
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感知高温物体的部位是( ) ;
⑵获得的信息由( )
传到脊髓中的( ) ;
⑶信息处理后的人,指令由( ) 传递到( ) ,做出反应,手便缩回。
⑷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 神经中枢,它能控
制 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12.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其中第②号和第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
(1)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茎
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若将④装置放在匀速旋转器上,茎尖生长的情
况是 。
13.如图所示是三盘燕麦幼苗,将B盘的幼苗胚芽尖端剪掉,A和C盘不做处理。将B盘和A盘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盘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盘均有单侧光照射。请分析几天后,三盘幼苗生长的情况及其原因。
(1)A盘的生长状况: ,原因 。
(2)B盘的生长状况: ,原因 。
(3)C盘的生长状况: ,原因 。
14.右图是一幅竹节虫的形态图,识图并填写有关内容:
(1)竹节虫的形态像竹枝,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
(2)竹节虫静止不动时,可以使________不容易发现它,这有利于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延续; (3)竹节虫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
15.正常情况下,手接触到高温物体迅速地缩回,但并不都是这样,如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了抢救被大火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的高温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___________的神经中枢, 它能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