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二、看拼音,写字词。(
10分)
liánɡ
pénɡ
qīnɡ
tái
zhè
tián
xuán
pù
zēnɡ
jiā
shuǎi
diào
chǎo
rǎnɡ
jiànɡ
yóu
hónɡ
chún
bènɡ
tiào
三、选择多音字正确的读音填空。(4分)
1.
尽:A.jǐn
B.jìn
尽管(
)
尽头(
)
尽量(
)
尽职(
)
2.
缝:A.fènɡ
B.fénɡ
缝隙(
)
缝补(
)
缝纫(
)
裂缝(
)
四、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打“√”,正确的打“×”。(5分)
1.《夏天里的成长》的作者是铁凝。(
)
2.《爸爸的计划》围绕“爱订计划的爸爸”这一中心选择了多个事例来表达。(
)
3.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
)
4.《夏天里的成长》采用总分结构。(
)
5.
课文《小站》末尾一句“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歌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嚷嚷(rǎng)
酱油(jiàng)
应和(hé)
痱子(fèi)
B.嘴唇(chún)
浸湿(jìn)
烤干(kǎo)
窸窸窣窣(shuài)
C.嘟囔(nāng)
甩手(shuǎi)
袖筒(xiù)
斗篷(péng)
D.瓦蓝(wǎ)
情况(kuàng)
腥味(xīn)
喧闹(xuān)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指没有开放的花骨朵。(苞蕾)
B.植物界的一大类,植株矮小,有假根。分为苔和藓两类,有很多种,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苔藓)
C.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斗篷)
D.预先的报告(多用于天文、气象等方面)。(告诉)
3.《盼》一文中“我”盼的是什么,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盼着下雨。
B.“我”盼着穿上新买的雨衣。
C.“我”盼着在雨中奔跑。
D.“我”盼着体验雨点打在雨衣上的感觉。
4.下列对《夏天里的成长》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这句话写“看见”“听见”了植物的生长,短短“一天”“一夜”的生长,更突出了植物长得飞快的特点。
B.“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出现的“苞蕾”“鲜花”“小果实”几种生长状态浓缩在“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较短的时间段里,巧妙地写出了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C.“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句中“几天不见”“长满”“变成”形象地表现出苔藓、草坪菜畦短短的时间里生长的状态,生动、形象。
D.“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也要及时长,尽力长,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5.下列哪一项不是《爸爸的计划》的内容。(
)
A.
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B.
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C.
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有了自己的暑假计划。
D.爸爸为工厂订了计划。
六、填空题。(26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季节
(
)的苞蕾
(
)的花架
(
)的季节
(
)的苞蕾
(
)的花架
2.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6分)
(1)爷爷向四周(
),似乎在寻找什么。
(2)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
)着。
(3)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
)。
(4)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5)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
)这鲜红的国旗。
(6)星期天,我和妈妈去(
)外婆。
3.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
(2)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缩句)
.
4.按要求填空。(6分)
(1)《盼》围绕“盼”依次写了
、
、
三个事例来写的。
(2)《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描写夏天里
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把握
,“
”的道理。
5.
请以“夏天是……”开头写一段话。(4分)
.
.
七、阅读理解。(18分)
(一)课内阅读。(7分)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得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段话说明了
也在长的道理。(1分)
2.根据课文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2分)
.
.
3.这段话是告诉人们
。(2分)
4.选段中运用了两句谚语,你能再写两句谚语吗?(2分)
.
(二)课外阅读。(11分)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半信半疑——(
)
喜眉笑目——(
)
2.在第4自然段□里加上标点符号。(2分)
3.
“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
。(2分)
4.
“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
_。这句话表达了“我”_
。(3分)
5.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
八、习作展示。(25分)
题目:生活因________而精彩
提示:1.先想想你的生活因什么而精彩,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
2.运用对比的写法,通过写一件具体的事来体现生活因此变得更精彩。
3.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略。
二、看拼音,写字词。(
10分)
liánɡ
pénɡ
qīnɡ
tái
zhè
tián
xuán
pù
zēnɡ
jiā
凉棚
青苔
蔗田
悬瀑
增加
shuǎi
diào
chǎo
rǎnɡ
jiànɡ
yóu
hónɡ
chún
bènɡ
tiào
甩掉
吵嚷
酱油
红唇
蹦跳
三、选择多音字正确的读音填空。(4分)
1.
尽:A.jǐn
B.jìn
尽管(A)
尽头(B)
尽量(A)
尽职(B)
2.
缝:A.fènɡ
B.fénɡ
缝隙(A)
缝补(B)
缝纫(B)
裂缝(A)
四、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打“√”,正确的打“×”。(5分)
1.《夏天里的成长》的作者是铁凝。(×)
2.《爸爸的计划》围绕“爱订计划的爸爸”这一中心选择了多个事例来表达。(√)
3.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
4.《夏天里的成长》采用总分结构。
5.
课文《小站》末尾一句“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歌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A.嚷嚷(rǎng)
酱油(jiàng)
应和(hé)
痱子(fèi)
B.嘴唇(chún)
浸湿(jìn)
烤干(kǎo)
窸窸窣窣(shuài)
C.嘟囔(nāng)
甩手(shuǎi)
袖筒(xiù)
斗篷(péng)
D.瓦蓝(wǎ)
情况(kuàng)
腥味(xīn)
喧闹(xuān)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D
)
A.指没有开放的花骨朵。(苞蕾)
B.植物界的一大类,植株矮小,有假根。分为苔和藓两类,有很多种,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苔藓)
C.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斗篷)
D.预先的报告(多用于天文、气象等方面)。(告诉)
3.《盼》一文中“我”盼的是什么,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C
)。
A.“我”盼着下雨。
B.“我”盼着穿上新买的雨衣。
C.“我”盼着在雨中奔跑。
D.“我”盼着体验雨点打在雨衣上的感觉。
4.下列对《夏天里的成长》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这句话写“看见”“听见”了植物的生长,短短“一天”“一夜”的生长,更突出了植物长得飞快的特点。
B.“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出现的“苞蕾”“鲜花”“小果实”几种生长状态浓缩在“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较短的时间段里,巧妙地写出了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C.“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句中“几天不见”“长满”“变成”形象地表现出苔藓、草坪菜畦短短的时间里生长的状态,生动、形象。
D.“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也要及时长,尽力长,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5.下列哪一项不是《爸爸的计划》的内容。(
D
)
A.
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B.
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C.
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有了自己的暑假计划。
D.爸爸为工厂订了计划。
六、填空题。(26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丰收)的季节
(小小)的苞蕾
(高高)的花架
(温暖)的季节
(可爱)的苞蕾
(美丽)的花架
2.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6分)
(1)爷爷向四周(环视),似乎在寻找什么。
(2)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3)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4)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5)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6)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探望)外婆。
3.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妈妈长时间站立,或是走路走久了,就会腰痛,也许是太辛苦了。
(2)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缩句)
喷泉,杏花,带来了春意。
4.按要求填空。(6分)
(1)《盼》围绕“盼”依次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三个事例来写的。
(2)《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迅速生长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
5.
请以“夏天是……”开头写一段话。(4分)
夏天是美丽的,孩子们可以不再裹着厚厚的棉衣,穿着各色的短袖,自由的在蓝天下奔跑;脱光衣服,在河水里嬉戏。
七、阅读理解。(18分)
(一)课内阅读。(7分)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得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段话说明了
人
也在长的道理。(1分)
2.根据课文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2分)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了,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获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这段话是告诉人们要赶时候,尽量地用力地长,否则就一事无成了。(2分)
4.选段中运用了两句谚语,你能再写两句谚语吗?(2分)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立夏前后,种瓜点豆。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二)课外阅读。(11分)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半信半疑——(将信将疑)
喜眉笑目——(眉开眼笑)
2.在第4自然段□里加上标点符号。(2分)
,:“,!”
3.
“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母亲没有钱给我买伞。(2分)
4.
“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母亲很辛劳_。这句话表达了“我”_对母亲为了让自己有把伞而熬夜操劳的愧疚以及对母亲的疼惜之情_。(3分)
5.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八、习作展示。(25分)
题目:生活因________而精彩
提示:1.先想想你的生活因什么而精彩,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
2.运用对比的写法,通过写一件具体的事来体现生活因此变得更精彩。
3.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