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号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分析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从学生认知水平看,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而且这部分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重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小数的意义,明确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实际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善观察、爱动脑、喜创新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明确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是: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四、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比较、归纳,鼓励学生概况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大胆创新。
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实践操作的学习方法,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动手感知。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四)、反思课堂,总结升华。
下面,我来具体说说每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动手感知。
我出示两条不同长度的彩带,并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估测出它们的长度?学生们踊跃发言,并估测出其长度。
【设计意图:我以学生感兴趣的估测活动为切入点,使学生感受到在测量和计算时,有的能用整数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导入并板书前半部分课题:小数的产生。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第一个小环节:探究一位小数和十分之几的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3分米、5分米、7分米以米作单位时怎样表示,同时引导学生观察0.3、0.5、0.7与十分之三、十分之五、十分之七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表示成一位小数。教师同时板书这一发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借助旧知以分米和米为依托点,以米尺为探究工具,从学生熟悉的单位入手,采用独立完成的方式,自主操作、观察、分析、归纳获得新知,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二个小环节:合作探究、类推迁移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8厘米、14厘米、9毫米、129毫米以米作单位时怎样表示,通过对一位小数探索你能得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结论:
学生不难推导出:
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表示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一千的分数可以表示成三位小数。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类推照这样思考,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等有何那些分数有关系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个小环节: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领学生观察黑板上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同位合作的学习形式顺理成章的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了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们在静思中,在合作商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第四个小环节是认知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先出示问题
0.8里面有( )个0.1,也就是有( )个十分之一。
0.08里面有( )个0.01,也就是有( )个百分之一。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顺势解释引领像0.8、0.08这样的小数都是由若干个0.1、0.01、组成的,所以我们就说: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并解析因为0.1里面有10个0.01,0.01里面有10个0.001,所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和教师引领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解析小数的意义,即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分析、归纳能力,又加深了所学知识的印象。】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练习,第一个填一填:出示一个小数和分数互化的题目。第二个量一量:用厘米尺量出一物体的长度,再用米单位来表示。第三个找一找:找到生活中的小数并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起到加深和巩固的作用;二是注重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做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四)、反思课堂,总结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新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我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游戏引入、动手操作、交流感受、互动合作和课外延伸等手段最大化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得到美的熏陶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精简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本课时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