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上 7.1小数的加减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上 7.1小数的加减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5 16:0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小数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课
已有知识 数:小数的简单认识
运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单位:元角分 和 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结合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和退位)算理和算法。
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题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教学策略 二次备课
条 件


段 一、学习准备
1.情境引入
师:淘气最近在存零用钱,好像是要做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出示课件,板书村零用钱)
2.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你能从课件中找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一次把信息说全)
师:根据刚才的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如何列式?
1. 激活原有知识
师:看到这个标题,你联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师:从数的角度:小数我们学过小数的简单认识
从运算的角度思考:我们学过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从单位的角度:我们学过元角分。
师:从这三个角度思考,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学过,但把我们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组合,有时就会变为新的知识点。
师:关于这道问题,今天的课上你想学习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个别回答。 同化新知
二、知识获得
1.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索如何计算11.5+3.2=?要求:理解算式的意义并能准确的计算。找一名同学来读一读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学生独立思考,要求每名同学认真思考,将自己的想法简洁记录在便利贴上,然后贴在任务单上。
(2)小组交流,要求每名同学都要说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想法。
(3)全班汇报、交流。在其他人汇报的时候认真倾听,如果你有其他想法,可以补充,别人说过的观点不要重复,将自己没有想到的点子记录到自己的任务单上。
(4)教师总结与评价
方法一:转化
11.5元=114角,3.2元=32角,
115角+32角=147角,而147角=14.7元
方法二:计数器
方法三:竖式计算
.. 元 角
1 1. 5
+ 3. 2
1 4. 7
师:方法一与方法二都是利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解决新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维习惯。同学们能活学活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方法三是今天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大家通过整数竖式的知识迁移,写出了小数的竖式,并且通过三种方法的结果对比,这样思考后,我们也验证了小数竖式结果也是正确的。你们已经把老师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新方法自己学会了。你们太棒了。
小组合作学习,先独立思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画一画,拨一拨,并将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在小组讨论,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先试后导
三、巩固迁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本来这节课我要讲的内容你们自己就研究出来了,而且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种方法,刚刚同学还提出了一道减法问题,现在大家独立思考,找到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要求:计算的要又快又准。
师:还记得刚刚计算加法老师的要求是什么吗?第一次学习时我们要求理解算式意义并能准确计算。现在是要求计算又快又准。
1. 自主解决
师:这一次同学们多数同学选择了竖式计算。能说说你们这么选择的理由吗?
2. 教师小结
师:方法一和方法二是我们第一次学习时先理解算式背后的算理意义,当我们已经懂得了算理,那么我们再遇到这一类题时就需要大家快速准确的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发现竖式是相对来说比较快且准的方法。所以多数人选择了竖式。
3. 总结提升
师:;老师发现在同学们的竖式中,都是小数点对齐的。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写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呢? 学生自主解题,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总结竖式计算方法。
去情境化抽象教学
四、达标测试
1.达标测验
2.知识迁移
淘气身高1.2米,老师身高1.8米。老师比淘气升高高多少米?
3.拓展提升
14.2 + 23= 5.86 - 0.2= 学生独立完成三道测试题。
同桌学生调换批改,全对的记100分。
全对的做提升题,错的自己找原因,并订正。不会的求老师帮助。 反馈补救
五、总结评价
1.自我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我还想学哪些知识?
应用本节课我学习的内容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2.评价提升
学生对照反思单,回顾自己学的情况。 元认知策略
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
( 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