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
神话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便通过神话加以解释。所以,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远古人类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的特点:
(1)神话把自然加以形象化,进行了不自觉的艺术加工;
(2)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生活,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的;
(3)神话表现了远古人类政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念。
女
娲
造
人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想象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3、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袁珂(1916—2001),本名袁圣时,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史》《山海经校注》《古神话选释》《神话故事新编》《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百题》等。其中《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作者介绍
本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本文是一篇神话,根据古代神话的记载,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像,进行了富有人性化的扩充。 女娲造人的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还是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解释。而人类又想掌握自身的起源,就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她又帮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她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使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女娲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独异志》是:女娲是与伏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下,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相议结为夫妻,又自觉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请您将天上的云都合起来一团,要不就把云散了吧。」于是天上的云立即合起来,他们俩就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谁认识我吗?
女娲 莽莽榛榛
澄澈 掺和 揉团
掘起 捏泥
wā
chān
chéng
jué
mǎng
zhēn
róu
niē
女娲:
澄澈:
灵敏:
绵延:
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
(wā)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chéng chè)清澈透明。
反应快。
延续不断。
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草木丛生的样子。
解释词语: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3)女娲造人前后心情怎样?
4)人类获得生命后的反应怎么样?
5)女娲如何让人类繁衍生息的?
自学提示(小组讨论):
太寂寞了……她不愿忍耐这寂寞,也不愿世上没有活泼的生灵
捏泥巴造人
甩泥点子造人
让男女婚配
探 究 阅 读
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问:你喜欢女娲吗?为什么?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依据。请用
“我喜欢(不喜欢)女娲,因为…… ”这一句式说话。
讨 论
1、 文章塑造的女娲是怎样一个形象?
女娲
神性
人性
神通广大
勤劳、聪明、有爱心、有创造力
2、这篇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下面是这两则短文的译文。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是作者的想象。
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
思 考
神创造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是这类神话为什么能够世代流传?
(1)这类神话描写了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的情景,这是引人遐想的。
(2)这类神话都有奇妙的想像,这是非常有趣的。
(3)这类神话无非是现实的人类繁衍历史的改造,非常富有人性,令人感觉亲切。如女娲的形象分明是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这两篇神话都是想象的,大家比较一下,两则神话故事有哪些相同之处?
拓展阅读
西方造人故事:
亚当和夏娃
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无论东方西方,古人早都思考过人类起源问题。
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都有创造人的神,不过一则设想为女娲,一则设想为上帝罢了。
制造人的材料都设想为泥土,大地是人类的母亲。
人的形象都是按照创造者自身的形象设计的。
两则神话又都说到人类为什么有男女性的差别。
课文小结
课文通过大胆新奇合理的想象,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位神通广大、勤劳、智慧、伟大的女娲形象且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堂小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和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广袤的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的写法,请同学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选择一则我国古代神话改写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让我们一起去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