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1.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毒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体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2、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一、预防无机盐中毒
2.来源
饮用水
食物链
大气
1.主要有:含铅、铜、汞、砷、锰等元素的无机盐
必需的微量元素
有害的微量元素
镉Cd
铜Cu
铁Fe
钙Ca
汞Hg
碘I
铅Pb
镁Mg
硒Se
锌Zn
请指出下列矿物元素中,哪些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哪些是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
实验探究:蛋白质的性质
实验步骤
现象
加热鸡蛋清
向鸡蛋中滴加醋酸铅溶液
向鸡蛋清中滴加CuSO4溶液
向鸡蛋清中滴加浓硝酸
抽鸡蛋清中滴加甲醛溶液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凝结了的蛋白质放在洒精灯上加热
鸡蛋清凝固
鸡蛋清凝固
鸡蛋清凝固
鸡蛋清凝固
鸡蛋清变黄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结论:蛋白质在热、酸、甲醛及重金属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结构就会被破坏,生理活性随之消失。
二、不吃变质的食品
1.变质食品的特征:
2.变质食品的危害:
3.变质食品的识别:
三、拒绝烟草
1.CO的毒性:
2.尼古丁和焦油的危害:
3.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
四、远离毒品
1.常见的毒品:
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巴比妥类、大麻类
2.危害:
产生抗药性
对毒品的依赖性
“毒品万万试不得!”远离毒品就是保护自己!
2.如图为香烟中有害物质尼古丁的结构式(短线代表电子对),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其中含有 种元素。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都含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有毒成分。其中,通过呼吸导致中毒的是
A、煤气(一氧化碳)
B、假酒(甲醇)??????
C、霉米(黄曲霉毒素)
D、假盐(亚硝酸钠)
4.1840年在我国的历史上爆发了有名的“鸦片战争”,从那时起,中华民族就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民族灾难中。鸦片屡禁不止,是由于易于吸食上瘾,其可能原因是( )。
A. 鸦片味道好,是著名的美味剂
B. 人由于心理失去平衡,追求某种特殊剌激。
C. 鸦片中存在的吗啡的分子结构与人脑中的分泌物脑肽的分子结构相近。
D.生成鸦片的花罂粟很美。
5、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实验表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300多种化合物不同程度对人体有害。为了检验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变浑浊。试回答:
(1)①中发生的现象说明 。
(2)烟雾中是否存在CO? ,做出此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为 。
6.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 )
①用石灰水保存鲜蛋,②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钠,③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的纯碱,④为了让猪长得瘦,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生猪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7.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具有可燃性。甲、乙两小组同学为了确定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他们分别先将乙醇在氧气中点燃,再用燃烧后的混合气体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所用的鲜鸭血是指先加入抗凝剂,再用水稀释后的鸭血。它遇O2呈鲜红色,遇CO2 呈暗红色,遇CO 呈胭脂红。)甲、乙两小组的实验顺序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小组确定乙醇燃烧的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乙小组确定乙醇燃烧的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甲、乙两小组确定的产物为什么不同?
————————————————————。
(3)把A、B两个装置顺序对调,行吗?为什么?
————————————————————。
讨论:1.若不慎误服重金属盐,在去医院
之前可采取哪些方法来缓解症状?
2.医院常用下列手段来杀菌消毒,请解释原因:
煮沸法消毒医疗器械?
注射时用酒精棉球擦皮肤?
紫外线照射病房?
3.长期大量饮用酒精饮料对人体有无危害?
为什么?
4.怎样解释生活中的这些事例?
晒 被 子?
流行感冒时室内用醋熏?
豆浆中加盐卤制成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