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精品资料课件精选集:粤教版必修一 《汉乐府两首》课件(6份打包下载)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精品资料课件精选集:粤教版必修一 《汉乐府两首》课件(6份打包下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24 20:34:24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línɡ

yìn


zhǎn
zhuǎn
wèi
衰竭
悲哀
枯竭
渴望
连绵
棉花
妩媚
门楣
结为知己。
这里指“早晚”,一说是昨夜。
给牲畜喝水。
指代书信。
用尺把长的素帛写的来信。
“展”通“辗”
通“耶”,感叹词,相当于“啊”
动词,得到门径、初步学会;名词,初级
使,令。
性命,生命。
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方的路。
指各回自己家门。
读物(多用于书名)。
动词,落下、降下
名词,雨
问讯,告诉讯息
动词,说
名词,话
方位名词,下面
名词,书信的后一部分
变成
当、做
算是
副词,才
动词,是
副词,竟然
读信
思念
做梦
梦醒
收信
相 知无
绝衰(共11张PPT)
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
十八 汉乐府两首
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上邪
上邪! yé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shuāi
山无陵,江水为竭, líng
冬雷震震,夏雨雪, yù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问题答案2
诗中正是通过运用比兴的手法,把自然界中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来比喻女子不会与她的爱人分手的坚定之心。
饮(yìn)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jué
mèi
wèi
pēng
注音
“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所以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慷慨疏放,与“歌”的性质相似,常合称“歌行体” 。
“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片人路同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以后成为艰苦的行役生活的代名词。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萌生
——时序流转
——空间展布
兴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它是全诗的第一句,起到领起
全诗,奠定凄婉的情感基调的作用。
比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用枯桑感知到风吹,海水感知到天寒,来比喻自己感受到丈夫外出不在家的痛苦、悲凉。
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顶真
这是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前句的结尾用作后句的开头,上递下接,环环相扣,这种修辞方法叫“顶真” 。
运用顶真能使句子首尾连接,语气连贯,环环紧扣,叙事清晰,吸引读者的作用。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样的两地悬隔,一样的没的归期,都是天地间化解不去的一段相思之愁,如白居易《长恨歌》然,如曹雪芹《红楼梦》然。
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素朴的语言表现里,情味无限,感人至深。不逞才使气,是汉魏诗的一个巨大特点。(共25张PPT)
18 汉乐府两首
上邪
《乐府诗集》
乐府,本来是指汉代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逐渐
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乐府民歌是汉代乐府的精华,这些民歌 “ 感于
哀乐,缘事而发 ”,它们形式创新 情感丰富 文字
朴实 题材现实,代表了 那个时代诗歌创作的最高
成就。这些作品大多收在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
上邪
上邪! yé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shuāi
山无陵,江水为竭, líng
冬雷震震,夏雨雪, yù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
上邪! 同“耶”,啊
我欲与君相知,结为知己
长命无绝衰。使(之)
山无陵,江水为竭,山峰
冬雷震震,夏雨雪, 落下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鉴赏
《上邪》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歌。
是一首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诗。诗中描述一位女子对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老天啊!我想同意中人相爱,长久地使爱情不断绝衰退。
这是女子在向爱慕的意中人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这几句想象奇特,一连列举出五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从反面证实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陵,指“山峰”
只有高山没有了峰顶变成了平地,江水断流枯竭,冬天打雷雷声隆隆,夏天落下大雪,天地合并在一起,那时我才敢你断绝爱情。
拓展:敦煌曲子词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休,作罢,停止,指不再相爱。
艺术探讨
1、本诗最大的表现技巧是什么
2、乐府之秒,在能使人惊;
古诗之妙,在能使人思.
——钟惺[明]
A、诗中正是通过运用比兴的手法,把自然界中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来比喻女子不会与她的爱人分手的坚定之心。
B、直抒胸意
C、特的想象
饮马长城窟行
饮(yìn)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jué
mèi
wèi
pēng
注音
“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所以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慷慨疏放,与“歌”的性质相似,常合称“歌行体” 。
“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片人路同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以后成为艰苦的行役生活的代名词。
第一层 (1—8句)
第二层(9—13句)
第三层(14—20句)
写思妇昼思梦想远方丈夫的殷切和悲伤。
寒门独居的痛苦和不平。
思妇喜获夫信的情况。
青草
思念
做梦
梦醒
现实
思念之苦痛
等待之急切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引出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比兴:触景生情。岁月飘忽,岁月虚度,
倍添内心的寂寞凄寒。
三层痛苦:
一 丈夫远行,经年不归,独自一人,饱尝门庭冷
落 世态炎凉之苦。
二 和丈夫一同远行的人都回来了,惟独不见自己
的丈夫,眼看他人团聚,越发觉得自己凄凉寂寞。
三 回来的人中间竟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告诉自己丈夫
的情况。“谁肯相为言?”
双鲤鱼:
指代书信。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1、女子收信的喜悦。
2、侧面写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思念 关怀。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口语化:朴实而又温馨,表达了平凡而真挚的爱。
兴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它是全诗的第一句,起到领起
全诗,奠定凄婉的情感基调的作用。
比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用枯桑感知到风吹,海水感知到天寒,来比喻自己感受到丈夫外出不在家的痛苦、悲凉。
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顶真
这是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前句的结尾用作后句的开头,上递下接,环环相扣,这种修辞方法叫“顶真” 。
运用顶真能使句子首尾连接,语气连贯,环环紧扣,叙事清晰,吸引读者的作用。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样的两地悬隔,一样的没的归期,都是天地间化解不去的一段相思之愁,如白居易《长恨歌》然,如曹雪芹《红楼梦》然。
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素朴的语言表现里,情味无限,感人至深。不逞才使气,是汉魏诗的一个巨大特点。(共12张PPT)
汉乐府两首
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上 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相知:相爱。长:永远。命:使,让。绝:断绝。衰:衰减。]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陵:山头。竭:枯竭 。雷,用作动词,打雷。雨:用作动词,落下。乃:副词,才。敢:肯。 ]
上 邪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
全诗共9句,分为两层。
前三句,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 。
余下部分,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从反面证实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上 邪
简析题:
(1)作者假设了哪几种她认为不可能的自然现象?
五种:高山夷为平地,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一。
(2)为什么说“山无陵”以下六句,突出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
因为作者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就体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
上 邪
写作特点
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前三句指天发誓,用的是直笔。后六句则用曲笔。
作者一连假设了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恰因如此,使末句包含的实际语意与字面显示的语意正好相反,有力地体现了主人公“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坚定、永不变心的坚强性格。
延 伸 阅 读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说明]这首词通过坚定的誓言表现了健康忠贞的爱情,与《上邪》有异曲同工之妙。休,作罢,停止,指不再相爱。“青山烂”和“秤砣浮”、“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都是用来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物。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昼思梦想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引出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
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寒门独居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也是比兴,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这两句是说:丈夫不在家,使她深感门庭冷落,世态炎谅。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喜获夫信
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
剖鱼见书,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游子投书,又是极合情理的事。作者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
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写作特点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出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
“…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这几句,运用顶真手法,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缠绵悱恻,很有特色。(共24张PPT)
18 汉乐府两首
《上 邪 》
《饮马长城窟行》
《上邪》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歌。
是一首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诗。诗中描述一位女子对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老天啊!我想同意中人相爱,长久地使爱情不断绝衰退。
这是女子在向爱慕的意中人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这几句想象奇特,一连列举出五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从反面证实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陵,指“山峰”
只有高山没有了峰顶变成了平地,江水断流枯竭,冬天打雷雷声隆隆,夏天落下大雪,天地合并在一起,那时我才敢你断绝爱情。
敦煌曲子词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休,作罢,停止,指不再相爱。
《饮马长城窟行》汉代乐府古题
1 思妇昼思梦想的殷切和悲伤。
2 寒门独居的痛苦和不平。
3 喜获夫信的情况。
遗 尺素 长跪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 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谢眺
谢灵运(385——433) 南朝 宋
谢灵运喜爱山水,经常率众四处漫游,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他是中国重要的山水诗人。
谢灵运完全是诗人的性格,高傲、坦露、褊躁,不擅于政治权谋。永初三年被逐出京都,迁为偏僻的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太守。这是谢灵运首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来永嘉后的第一个冬天,他长久卧病,至明年(景平元年)春始愈,于是登楼观景,写下《登池上楼》这一名篇,抒写郁闷之情。
晋初,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山水寄托超脱尘世的情志。
官场失意后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
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潜游的虬龙怜惜美好的姿态,高飞的鸿鸟发出悠远的鸣声。 看到迫近云霄的飞鸿我深感惭愧,想起潜沉在深渊的虬龙我也不安。 要想增进德业限于智力拙劣,要想隐退躬耕体力不能胜任。 为追求禄位我来到了海边,卧病在床面对空荡荡的树林。
登楼所见满目春色
衾枕昧节候,
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
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久病在床在衾被之间分不清季节的变化,不如揭开帷帘打开窗子暂且登楼眺望。 倾耳聆听海上汹涌的波涛,放眼眺望险峻的山峰。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存的寒风,新春改变了已过去的残冬。 水池的堤岸上生长着春草,藏在园柳中的群鸟也变换了鸣叫声。
作者的怀归情绪
祁祁伤幽歌,
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
无闷征在今。
“采蘩祁祁”这首豳歌使我悲伤,“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感伤。 索居容易使人觉得长久,离开群体使人难以安心。 保持节操岂止古人才能做到,没有烦闷在今日得到了证明。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神来之笔。作者紧扣新春景色的特点,由远及近,绘声绘色,赋予春景以感情。这两句景情融化,自然贴切。历来为后人所赞赏,作者自己也曾激赏。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464——499)南朝 齐
《谢宣城集》 “大小谢”
他当时生活在黑暗的现实环境中,目睹仕途险恶,常常流露出忧生之叹。后来受诬陷,下狱而死,年仅三十六岁。
著名的山水诗人,诗风清新、秀丽。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避免了谢灵运诗作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
诗人评价: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将军”
杜甫:
《寄岑嘉州》:“谢朓每诗堪讽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
诗题的八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望的对象。
三山,在今南京西南,因有三座山峰相连而得名。还望,回头望。京邑,指京城建康。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化用古人诗句,以喻今日自己的心态。
白日丽飞甍,
參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
杂英满芳甸。
紧扣“望”字,描绘了“登三山望京邑”所见的壮丽景象。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去矣方滞淫,
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
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
谁能鬒不变?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融景入情,抒发诗人登山临江望京邑所引起的怀乡愁绪。
小结:
全诗开头两句以用典起始,借王粲、潘岳之典抒发愁思。中间六句大写江天美景,然后层层抒情。以乐景衬愁情,更见其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采用对比手法。一是色彩相对:绮红练白,红白相衬,对比鲜明。二是动静相对:霞动江静,动静相谐。 比喻得当。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形象生动、具体。 精于选词。前句之“余”和“散”:因为霞“散”才显得“余”(残余);后句之“澄”和“静”:因为江“澄”才现出“静”。选词的精当揭示了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共12张PPT)
汉乐府两首
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上 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相知:相爱。长:永远。命:使,让。绝:断绝。衰:衰减。]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陵:山头。竭:枯竭 。雷,用作动词,打雷。雨:用作动词,落下。乃:副词,才。敢:肯。 ]
上 邪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
全诗共9句,分为两层。
前三句,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 。
余下部分,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从反面证实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上 邪
简析题:
(1)作者假设了哪几种她认为不可能的自然现象?
五种:高山夷为平地,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一。
(2)为什么说“山无陵”以下六句,突出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
因为作者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就体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
上 邪
写作特点
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前三句指天发誓,用的是直笔。后六句则用曲笔。
作者一连假设了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恰因如此,使末句包含的实际语意与字面显示的语意正好相反,有力地体现了主人公“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坚定、永不变心的坚强性格。
延 伸 阅 读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说明]这首词通过坚定的誓言表现了健康忠贞的爱情,与《上邪》有异曲同工之妙。休,作罢,停止,指不再相爱。“青山烂”和“秤砣浮”、“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都是用来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物。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昼思梦想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引出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
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寒门独居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也是比兴,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这两句是说:丈夫不在家,使她深感门庭冷落,世态炎谅。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喜获夫信
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
剖鱼见书,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游子投书,又是极合情理的事。作者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
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饮 马 长 城 窟 行
写作特点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出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
“…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这几句,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