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汉魏晋诗三首
汉魏晋诗的文学地位
离骚 汉赋
诗经 汉乐府
杂言
抒情
四六文
抒情
四言
叙事
五言
叙事
文人创作
民间文学
汉末、魏、晋
文人有意识向
民歌学习,创作
五言抒情诗,五言
诗走向成熟,
同时出现七言诗。
汉魏晋诗的主要诗人和作品:
汉末文人诗最成熟的作品《古诗十九首》
曹操《短歌行》《龟虽寿》(旧题乐府)
曹丕(pi)《燕歌行》(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曹植《白马篇》。
建安七子:嵇(ji)康《赠秀才入军》
西晋的正始诗人:左思《咏史》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归园田居》系列
东晋末谢灵运的山水诗,代表作《登池上楼》
汉魏晋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发展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迢 迢 牵 牛 星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古诗已形成一种特定含义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后人有不少拟古作品。
美丽的传说源自江苏东台
相 爱
结 婚
牛郎织女的故事
受 阻
恳 求
分 离
遥 望
二、结合注解意读这首诗: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皎皎,灿烂。河汉,银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擢,摆动,举起。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章,经纬交织的布幅。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去,离。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盈盈,清澈。
脉脉,含情相视而不语。
一、听录音,朗读这首诗
一边是遥远的牛郎,
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
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
一扎一扎地穿梭纺织。
整天都织不出布来,
眼泪零落就像下雨。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
相隔的距离又有多远?
隔一条清清的银河,
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
三、结合译诗,情读这首诗
思想感情
牛郎织女 隔河相望 不能团聚
人间男女 相爱受压制 不能欢聚
抒写了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苦,突出表现了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汉时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比喻
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不但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感、节奏美,而且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生”的作用。
迢迢:写星空的距离远
皎皎:写星的光辉亮
纤纤:写手的形状秀美
札札:写织机的声音(织布繁忙)
盈盈:写水的形态清且浅
脉脉:写人的神情:脉脉含情
叠字的表达效果
曹 操
关于“歌行”
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听录音,整体感知这一首诗
自读这一首诗
要求:
1.搞清意思,大体上能翻译
2.以每八句为一层,归纳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并没有软弱消沉,却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第二层
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第三层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哈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第四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前四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礼待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等。
比
兴
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短歌行》相关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