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6 08: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没有从国体变更这样大的历史调整中重建秩序,更没有构建出中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信仰,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为解决“精神困惑”,中国人掀起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
A.民主与科学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自强与求富
3.上海世界书局于1921年6月发行了苏州吴县沈维钧编辑的《做白话文秘诀》一书。这本书的出版( )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D.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4.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5.“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
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6.“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和约电》)这一电文可以佐证( )
①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③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标举民主、科学的口号
B.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C.工人、农民是运动的主力
D.首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
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 )
A.尊孔复古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爱国主义
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海内外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0.“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轨迹。”以上材料描述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1.“东方欲晓现曙光,南湖红船逐激浪。志合道同辟新天,旗擎马列明方向。”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统治地位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2.如图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其孕育的精神被称为( )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二、判断题
1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以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红船命名的“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党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是动力之源,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早期共产党人的追求,和他们改变近代中国社会命运的迫切愿望。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胜利之本,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党品质,以及广大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是政德之基,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价值取向和根本宗旨、道德要求。正是以“红船精神”为内在源头,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革命精神。在我们党已经走过的96年伟大历程中,“红船精神” 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共同筑成了我们党不忘历史、映照现实、折射未来的永恒精神和思想丰碑。
——摘编自《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上述信息所表达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上述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
(1)首创、奋斗、奉献三大精神是红船精神最丰富、最深刻的内涵。( )
(2)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反抗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形成的革命精神。( )
(3)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
(4)红船精神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要求。( )
(5)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前行的动力。( )
三、填图题
14.观察《五四运动形势图》,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五四运动形势图
A.五四运动爆发的地点
B.6月5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
(2)据图指出五四运动的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
15.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重要阶段,对中国社会变革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不彻底,迁就妥协,使大盗窃国,军阀攘权……革命无统治之威,人民乏制裁之力,再看那旧染污俗,丝毫未能触及。
材料二 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作“评判的态度”……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方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
材料三 五四运动的发生推动中国社会思潮发生了分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内在结合……可以说,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新阶段,进而通过马克思主义实践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1)依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不彻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新阶段”?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五、简答题
16.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正确的道路引领崭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文化运动是用西方文化改造国民性的运动,哪一事件正式吹响了其号角?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什么?
(2)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呼唤新的政治力量,在新的理论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新的道路。下图人物是谁?请简述他为新政党的诞生所作的努力。
(3)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之事业,踏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哪一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这一任务?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A 6.A 7.B 8.D 9.C
10.A 11.D 12.B
13.(1)A (2)B (3)C (4)A (5)A
14.(1)上框填A;下框填B。
(2)爆发五四运动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五四运动参与的阶层多;五四运动影响范围广。
15.(1)革命果实被窃取;人民未获得民主权利,未改变封建旧俗。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先进的思想会促进社会进步。
16.(1)事件: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2)人物:李大钊。努力:他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3)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会议:中共二大。